技术新讯 > 船舶设备制造技术 > 一种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6:50:07

本申请涉及船舶驳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船舶制造为航海运输、海洋开发等领域提供了技术装备,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船舶建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体量及需求也日益增长。在现代造船模式下,随着船体结构的日益大型化及复杂化,为了实现建造效率及完工率的提升,采用以中间产品为导向,船体结构分段分道建造的模式。在建造过程中将分段拆分为多个小、中、大组立并行建造后装配焊接成型。

2、针对现有船型,平直分段主要为液化气船3字组分段及集装箱船5字组分段。平直分段拆分为外板中组立及内底中组立,在平直分段的建造过程中,将外板中组立平台设于搁置状态,将内底中组立翻身倒扣在外板中组立上,并将外板中组立和内底中组立进行焊接装配,随后转移至下一流程进行预舾装。

3、目前,随着船舶订单的增加,人员及场地等生产资源日益紧张,为了降低平直分段占位周期,现有技术状态下,通常在内底中组立翻身之后,将外板中组立和内底中组立进行点焊固定,并采用平板车驳运至下一平台搁置;在需要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将外板中组立和内底中组立拆焊并重新定位焊接装配。

4、但是,先点焊驳运后拆焊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通过点焊固定的方式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分段的占位周期,浪费生产资源的同时,限制了分段生产的效率提升;在平直分段驳运至下一搁置平台后,拆焊的工作强度大,作业过程中易产生粉尘,辐射等安全隐患。

5、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能够解决平直分段驳运固定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便,操作灵活,不仅大大提高了分段驳运的效率和安全性,还降低了生产资源的浪费。

2、本申请具体提供了一种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所述驳运固定装置用于对外板中组立以及内地中组立进行固定;外板中组立至少包括第一t排和船体外板,内底中组立至少包括第二t排、底板以及船体肋板;所述驳运固定装置包括:

3、第一限位机构,用于对船体肋板及第一t排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横向支撑板,在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竖向支撑板,所述竖向支撑板与所述横向支撑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竖向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卡头和第二连接卡头,所述第一连接卡头用于与船体肋板的u型孔内壁卡接,所述第二连接卡头用于与第一t排的侧面抵接;

4、第二限位机构,设于第二支撑板上,至少包括驱动电机、钢丝绳卷筒、安全钩;所述安全钩用于与第一t排上的流水孔连接;在所述安全钩与所述流水孔连接后,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钢丝绳卷筒进行拉紧,使钢丝绳卷筒上的拉力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

5、第三限位机构,连接于第一t排和第二t排之间,所述第三限位机构至少包括两个分别设于端部的t排夹持器,每个所述t排夹持器连接一个拉力眼板,在两个所述拉力眼板之间设置花篮螺栓。

6、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在所述竖向支撑板的底部设置加强肘板,所述加强肘板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肘板的一个直角边与所述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肘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横向支撑板固定连接。

7、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横向支撑板为l型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小于第二支撑板的宽度,第一限位机构设于第一支撑板上。

8、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在横向支撑板的底部设置万向轮及电磁吸盘。

9、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在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横向支撑板之间设置弹簧减震件。

10、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与竖向支撑板之间通过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用于控制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的伸出量。

11、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液压控制部,所述液压控制部用于控制液压油缸的伸缩。

12、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均通过防倾杆与横向支撑板连接;所述防倾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铰接,所述防倾杆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撑板的上表面铰接。

13、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一连接卡头为十字式卡头,十字式卡头用于卡设于船体肋板的切面上;第二连接卡头为平底式卡头,平底式卡头用于与第一t排的侧面抵接。

14、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在所述拉力眼板与t排夹持器之间设置吊环;在t排夹持器的顶部向上伸出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设有吊孔,所述吊环扣设于所述吊孔内与t排夹持器连接,所述吊环的顶部与拉力眼板的端部铰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6、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平直分段外板中组立平台搁置状态下,将内底中组立翻身倒扣至外板中组立之上并通过驳运固定装置进行初步定位。操作轻便快捷,优化了原有点焊固定的施工方法,降低了点焊及拆焊的工作强度,减小了拆焊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粉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动能源等安全隐患,缩短了分段占位周期,提升了分段建造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运固定装置用于对外板中组立以及内地中组立进行固定;外板中组立至少包括第一t排和船体外板,内底中组立至少包括第二t排、底板以及船体肋板;所述驳运固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支撑板的底部设置加强肘板,所述加强肘板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肘板的一个直角边与所述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肘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横向支撑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支撑板为l型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小于第二支撑板的宽度,第一限位机构设于第一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支撑板的底部设置万向轮及电磁吸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横向支撑板之间设置弹簧减震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与竖向支撑板之间通过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用于控制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的伸出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液压控制部,所述液压控制部用于控制液压油缸的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均通过防倾杆与横向支撑板连接;所述防倾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卡头或者第二连接卡头铰接,所述防倾杆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撑板的上表面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卡头为十字式卡头,十字式卡头用于卡设于船体肋板的切面上;第二连接卡头为平底式卡头,平底式卡头用于与第一t排的侧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力眼板与t排夹持器之间设置吊环;在t排夹持器的顶部向上伸出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设有吊孔,所述吊环扣设于所述吊孔内与t排夹持器连接,所述吊环的顶部与拉力眼板的端部铰接。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平直分段的驳运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第三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包括横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卡头和第二连接卡头;第二限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钢丝绳卷筒、安全钩;第三限位机构连接于第一T排和第二T排之间,包括两个T排夹持器。在平直分段外板中组立平台搁置状态下,将内底中组立翻身倒扣至外板中组立之上并通过驳运固定装置进行初步定位。操作轻便快捷,优化了原有点焊固定的施工方法,降低了点焊及拆焊的工作强度,减小了拆焊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粉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动能源等安全隐患,缩短了分段占位周期,提升了分段建造效率。技术研发人员:李杰,付齐,杨春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52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