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6:58:57
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艇,特别涉及一种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
背景技术:
1、摩托艇是驾驶以汽油机、柴油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等为动力的机动艇在水上竞速的一种体育活动,起源于19世纪末,操纵摩托艇的技术关键是起航、加速、绕标、超越和冲刺等。近年来,随着坐式摩托艇联赛的兴起以及普通市民对水上娱乐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各大水上景区都陆续增加坐式摩托艇娱乐项目。
2、现有的摩托艇一般采用外悬挂式的内燃发动机,以汽油、柴油和其它燃料作为动力燃料,内燃发动机存在噪音大、能耗大等缺陷,由于所用的燃料均为易燃物,造成其危险程度大,且成本较高。与燃油摩托艇相比,电动摩托艇可以避免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发动机噪音问题和燃油成本问题。
3、如何设置电动摩托艇的电池组件,使其能够安全可靠的为摩托艇提供电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4、此外,现有的摩托艇可控性也较低,在转向时,一般要打多圈才能实现运动转向,影响用户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流线型外壳,在所述流线型外壳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电池容纳舱,在所述电池容纳舱的后侧设置控制盒容纳舱,在所述控制盒容纳舱的下方设置流道安装槽;
5、流道喷推组件,设置于所述流道安装槽,用于提供电动摩托艇前进或者转向的动力;
6、转舵组件,用于调整流道喷推组件上转向口的方向,所述转向口设置在所述流道喷推组件的后端;
7、控制盒,用于调整流道喷推组件以及转舵组件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控制盒容纳舱内;
8、电池箱组件,放置于所述电池容纳舱内部,用于向流道喷推组件、转舵组件以及控制盒的工作提供电力。
9、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喷推组件从前到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组件、喷推流道、喷口流道和转向口,在所述喷推流道上设置流道安装板,所述流道安装板用于与流道安装槽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流道安装板上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喷口流道和转向口内灌注向前推进的水流,所述转向口与所述喷口流道铰接连接并能相对其向左右两侧摆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喷推组件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喷嘴组件和第二喷推组件,在所述流道安装板的前侧设置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流道安装槽可拆连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在所述流道安装板的后侧设置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流道安装槽可拆连连接并覆盖所述喷口流道和转向口。
11、进一步的,所述转舵组件包括转向舵机,所述转向舵机能够驱动舵机轴转动,在所述舵机轴的下端设置摇臂,所述摇臂通过连杆与两个流道喷推组件的转向口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摇臂包括摇臂主体,在所述摇臂主体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杆通过连接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在所述摇臂主体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舵机轴下端键槽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摇臂通过连接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一个转向口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摇臂通过连接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另外一个转向口铰接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在所述摇臂主体上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各通过一个连接螺钉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孔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舵机通过舵机安装架安装在控制盒容纳舱内,所述转向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或者传动齿轮带动舵机轴转动。
16、进一步的,在所述控制盒容纳舱内设置第一安装板,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电调组件,在所述电调组件的外侧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柱,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柱支撑固定所述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下表面与所述电调组件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舵机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控制盒容纳舱内第一安装板后方位置。
17、进一步的,所述电调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电调盒,两个电调盒用于单独控制两个流道喷推组件工作。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具有以下优势:
19、(1)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通过转舵组件以及转向口的设置,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的操控电动摩托艇,提高操控性,减少转向时的操作力度,改善用户操控体验。
20、(2)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结构紧凑,连接稳定,安装便捷,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控制,使得用户更精确地控制电动摩托艇的前进和转向,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
技术特征:1.一种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喷推组件(8)从前到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组件(801)、喷推流道(802)、喷口流道(803)和转向口(804),在所述喷推流道(802)上设置流道安装板(805),所述流道安装板(805)用于与流道安装槽(10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流道安装板(805)上设置进水口(8051),所述进水口(8051)用于向喷口流道(803)和转向口(804)内灌注向前推进的水流,所述转向口(804)与所述喷口流道(803)铰接连接并能相对其向左右两侧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喷推组件(8)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喷嘴组件(81)和第二喷推组件(82),在所述流道安装板(805)的前侧设置第一挡板(83),第一挡板(83)与流道安装槽(1012)可拆连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电机组件(801),在所述流道安装板(805)的后侧设置第二挡板(84),所述第二挡板(84)与流道安装槽(1012)可拆连连接并覆盖所述喷口流道(803)和转向口(8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舵组件(15)包括转向舵机(1501),所述转向舵机(1501)能够驱动舵机轴(1502)转动,在所述舵机轴(1502)的下端设置摇臂(1503),所述摇臂(1503)通过连杆(1504)与两个流道喷推组件(8)的转向口(80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1503)包括摇臂主体(15031),在所述摇臂主体(15031)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孔(15034),所述连杆(1504)通过连接螺钉(1508)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5034)连接,在所述摇臂主体(15031)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槽(15033),所述第一连接槽(15033)与舵机轴(1502)下端键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504)包括第一连杆(15041)、第二连杆(15042),所述第一连杆(15041)的一端与摇臂(1503)通过连接螺钉(1508)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5041)的另一端与一个转向口(804)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5042)的一端与摇臂(1503)通过连接螺钉(1508)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5042)的第二端与另外一个转向口(804)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在摇臂主体(15031)上设置两个第一连接孔(15034),所述第一连杆(15041)、所述第二连杆(15042)各通过一个连接螺钉(1508)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孔(1503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7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舵机(1501)通过舵机安装架(1505)安装在控制盒容纳舱(103)内,所述转向舵机(15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506)或者传动齿轮(1507)带动舵机轴(1502)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盒容纳舱(103)内设置第一安装板(17),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7)上设置电调组件(16),在所述电调组件(16)的外侧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柱(7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柱(71)支撑固定所述控制盒(7),所述控制盒(7)下表面与所述电调组件(1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舵机安装架(1505)固定在所述控制盒容纳舱(103)内第一安装板(17)后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调组件(16)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电调盒,两个电调盒用于单独控制两个流道喷推组件(8)工作。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流线型外壳,在所述流线型外壳上设置电池容纳舱、控制盒容纳舱、流道安装槽;流道喷推组件,设置于所述流道安装槽,用于提供电动摩托艇前进或者转向的动力;转舵组件,用于调整流道喷推组件上转向口的方向,所述转向口设置在所述流道喷推组件的后端;控制盒,用于调整流道喷推组件以及转舵组件的工作状态;电池箱组件,放置于所述电池容纳舱内部,用于向流道喷推组件、转舵组件以及控制盒的工作提供电力。本技术所述带舵机的电动摩托艇,通过转舵组件以及转向口的设置,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的操控电动摩托艇,提高操控性,减少转向时的操作力度,改善用户操控体验。技术研发人员:胡虎跃,朱忠文,施锐,梅杭俊,王华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一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8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57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