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4:48:15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平衡梁,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起重机是用于将重物吊起的装置,平衡梁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起重机,现有的平衡梁通常包括主梁与副梁,通过若干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将副梁固定在主梁上,副梁上固定若干挂钩,便于通过若干挂钩共同固定被吊设备,便于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

2、公告号为cn219792134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包括主梁与副梁,主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主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主梁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两个副梁远离主梁的一端均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连接孔,若干个第一连接孔与若干个第三连接孔共同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稳定组件,两个副梁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四个固定架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四个第二滑槽均滑动安装有挂钩平衡组件。该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稳定组件,达到快速连接上平衡梁、提升整体稳定性的目的;通过设置挂钩平衡组件,达到快速调整整体平衡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对应的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对应螺纹连接的螺纹套块滑动,进而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带动挂钩前后运动,四个挂钩均可做对应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承载力,达到快速调整整体平衡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由于起重机工作的场所灰尘较多,当灰尘进入螺纹杆与螺纹套块之间的连接处时,可能会造成螺纹杆与螺纹套块的连接处堵塞,使得螺纹套块无法正常滑动,造成挂钩无法正常活动,降低了对被吊设备的平衡效果,鉴于此,提供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一平面齿轮,所述密封盒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设有轴承,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部固定设有毛刷,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固定设有第二平面齿轮,所述第一平面齿轮与第二平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丝杆,所述密封盒的另一侧固定设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传动轴与密封盒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的传动轴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丝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侧面与密封盒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侧面与毛刷的内侧相贴合,螺纹座便于带动第一连杆前后移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固定设有挂钩,挂钩便于对被吊设备进行固定。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固定座便于固定第一转动轴。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三平面齿轮,所述第三平面齿轮与第二平面齿轮啮合连接,第三平面齿轮便于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一锥形齿轮便于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形齿轮便于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扇叶,若干所述扇叶均位于第一连杆的顶端,扇叶转动会产生向下的风力,使得毛刷与第一连杆连接处的灰尘被吹走。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通过设计配合,电机反转带动螺纹座向后移动时,正反转电机会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平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平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平面齿轮内侧的转动环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环内侧的毛刷转动,第一连杆表面的灰尘会被毛刷刷去,且灰尘被毛刷堵住,无法进入密封盒内,从而降低了螺纹座与丝杆连接处堵塞的概率,便于保证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挂钩稳定移动,且毛刷通过已有电机驱动,无需额外驱动电机,节约了成本;

1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通过设计配合,正反转电机反转时,会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平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平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若干扇叶转动,若干扇叶转动会产生向下的风力,使得堆积在第一连杆与毛刷连接处的灰尘被吹走,避免第一连杆与毛刷连接处堆积灰尘过多影响第一连杆活动,降低对被吊设备的平衡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密封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一平面齿轮(3),所述密封盒(1)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固定设有轴承(5),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有转动环(6),所述转动环(6)的内部固定设有毛刷(7),所述转动环(6)的外侧固定设有第二平面齿轮(8),所述第一平面齿轮(3)与第二平面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2)的一端固定设有丝杆(9),所述密封盒(1)的另一侧固定设有正反转电机(10),所述正反转电机(10)的传动轴与密封盒(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10)的传动轴与丝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9)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座(11),所述螺纹座(11)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2)的侧面与密封盒(1)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的侧面与毛刷(7)的内侧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杆(13),所述第二连杆(13)的底端固定设有挂钩(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座(15),所述第一固定座(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6)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三平面齿轮(17),所述第三平面齿轮(17)与第二平面齿轮(8)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6)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8),所述第一固定座(15)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座(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19)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0),所述第二转动轴(20)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二锥形齿轮(2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1)与第一锥形齿轮(18)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0)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扇叶(22),若干所述扇叶(22)均位于第一连杆(12)的顶端。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起重机平衡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起重机上平衡梁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密封盒,密封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一平面齿轮,密封盒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设有轴承,固定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内部固定设有毛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正反转电机反转带动毛刷转动,第一连杆表面的灰尘会被毛刷刷去,且灰尘被毛刷堵住,无法进入密封盒内,从而降低了螺纹座与丝杆连接处堵塞的概率,便于保证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挂钩稳定移动,且毛刷通过已有电机驱动,无需额外驱动电机,节约了成本。技术研发人员:唐茂良,吴宏伟,吴嘉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港口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9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3/2167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