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燃烧设备,加热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节能型燃烬炉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节能型燃烬炉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1:03:08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烬炉,具体为节能型燃烬炉,属于固体废物焚烧。

背景技术:

1、目前应用于处理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的热解技术路线采用:热解炉+绝热二燃室+余热锅炉+环保设施。热解炉负责物料的热解气化,绝热二燃室负责气化气的燃烧,在一定温度下,燃烧时间在2秒以上,通过控制供风量控制二燃室温度,确保二噁英的分解以满足相关标准,余热锅炉一般采用膜式壁结构,降低二燃室出来的烟气温度,保护除尘器、脱酸塔等环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可以用作工业生产、三效蒸发、发电等。

2、目前绝热二燃室需要大量耐材砌筑,而且使用寿命较短,一般2-3年需要更换,维护成本很高;另绝热二燃室通过过量空气控温,增大了排烟量,排烟损失,造成能源浪费,同时增加了环保设备投资,为此,提出一种节能型燃烬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燃烬炉,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炉体、第一冷却腔、布风孔、氧气泵、燃烧器、布风板、第二冷却腔、第三冷却腔、第四冷却腔、四个膜式冷却壁、排烟管、供气盒、气孔、循环泵、回收管和汽包;

3、所述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第三冷却腔和第四冷却腔等距开设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膜式冷却壁呈环形,四个所述膜式冷却壁的外侧壁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第三冷却腔和第四冷却腔的内侧壁,所述膜式冷却壁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膜式冷却壁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回收管与所述汽包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布风孔等距开设于所述布风板的内部,所述气孔等距开设于所述供气盒的上表面,所述燃烧器和氧气泵均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一侧,所述排烟管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另一侧。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腔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冷却腔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冷却腔的底部与所述第四冷却腔的底部连通,所述汽包和循环泵均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上表面。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组件还包括进烟管、耐火浇筑层、四个支撑腿、四个排灰斗和开关组;

6、所述进烟管安装于所述炉体远离所述排烟管的一侧,所述耐火浇筑层位于所述第一冷却腔的内部,所述耐火浇筑层覆盖于一个所述膜式冷却壁的内侧壁,所述进烟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冷却腔的内部。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烟管位于所述布风板的上方,所述布风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耐火浇筑层的内侧壁,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却腔的内部,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口位于所述布风板的下方。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供气盒位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口的下方,所述供气盒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氧气泵的出气口连通,四个所述支撑腿对称安装所述炉体的下表面。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开关组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前表面底部,四个所述排灰斗等距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第三冷却腔和第四冷却腔连通。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腔、第三冷却腔和第四冷却腔的内部均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辊刷、四个传动丝杆、八个齿板、四个驱动电机、四个升降座、两个齿轮、两个限位槽;

11、八个所述齿板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膜式冷却壁的内侧壁,四个所述传动丝杆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四个所述升降座对称螺纹连接于四个所述传动丝杆的外侧壁。

12、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槽对称开设于所述升降座的外侧壁,两个所述齿轮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清理辊刷辊轴的外侧壁,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升降座对称转动连接于所述清理辊刷辊轴的外侧壁。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座的内部,所述齿板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所述齿板啮合连接于所述齿轮的外侧壁。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下表面,所述传动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内顶壁,所述清理辊刷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膜式冷却壁的内侧壁。

15、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6、一、本发明通过设置四个冷却腔,可以使热解气充分与膜式冷却壁接触,通过燃烧器对热解气进行燃烧,通过氧气泵向供气盒内输入空气,可以确保热解气完全燃烧,通过耐火浇筑层可以对第一冷却腔内的膜式冷却壁进行保护,完全燃烧后的热解气通过膜式冷却壁进行换热降温,进而实现了余热的回收,本发明通过将二燃室从绝热结构改成水冷结构,不再采用高额耐材砌筑结构,与余热锅炉融为一体,优化了现有工艺,可以达到节能降耗、节约项目占地的效果;

17、二、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丝杆转动,传动丝杆通过螺纹带动升降座,升降座带动齿轮,由于齿轮与齿板啮合连接,因此升降座向上移动时,齿轮带动清理辊刷旋转,进而通过清理辊刷可以对膜式冷却壁内壁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以保证膜式冷却壁的换热效率。

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包括主体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01)包括炉体(11)、第一冷却腔(12)、布风孔(13)、氧气泵(14)、燃烧器(15)、布风板(17)、第二冷却腔(19)、第三冷却腔(20)、第四冷却腔(21)、四个膜式冷却壁(22)、排烟管(23)、供气盒(26)、气孔(27)、循环泵(28)、回收管(29)和汽包(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1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冷却腔(19)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腔(19)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冷却腔(20)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冷却腔(20)的底部与所述第四冷却腔(21)的底部连通,所述汽包(30)和循环泵(28)均安装于所述炉体(1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01)还包括进烟管(16)、耐火浇筑层(18)、四个支撑腿(24)、四个排灰斗(25)和开关组(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16)位于所述布风板(17)的上方,所述布风板(17)固定连接于所述耐火浇筑层(18)的内侧壁,所述燃烧器(15)的燃烧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却腔(12)的内部,所述燃烧器(15)的燃烧口位于所述布风板(17)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盒(26)位于所述燃烧器(15)的燃烧口的下方,所述供气盒(26)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氧气泵(14)的出气口连通,四个所述支撑腿(24)对称安装所述炉体(11)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31)安装于所述炉体(11)的前表面底部,四个所述排灰斗(25)等距安装于所述炉体(11)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腔(12)、第二冷却腔(19)、第三冷却腔(20)和第四冷却腔(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腔(19)、第三冷却腔(20)和第四冷却腔(21)的内部均安装有清理组件(401),所述清理组件(401)包括清理辊刷(41)、四个传动丝杆(42)、八个齿板(43)、四个驱动电机(44)、四个升降座(46)、两个齿轮(47)、两个限位槽(4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槽(48)对称开设于所述升降座(46)的外侧壁,两个所述齿轮(47)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清理辊刷(41)辊轴的外侧壁,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升降座(46)对称转动连接于所述清理辊刷(41)辊轴的外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47)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座(46)的内部,所述齿板(43)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48)的内侧壁,所述齿板(43)啮合连接于所述齿轮(47)的外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4)安装于所述炉体(11)的下表面,所述传动丝杆(42)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11)的内顶壁,所述清理辊刷(41)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膜式冷却壁(22)的内侧壁。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燃烬炉,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炉体、第一冷却腔、布风孔、氧气泵、燃烧器、布风板、第二冷却腔、第三冷却腔、第四冷却腔、四个膜式冷却壁、排烟管、供气盒、气孔、循环泵、回收管和汽包。本发明通过设置四个冷却腔,可以使热解气充分与膜式冷却壁接触,通过燃烧器对热解气进行燃烧,通过氧气泵向供气盒内输入空气,可以确保热解气完全燃烧,通过耐火浇筑层可以对第一冷却腔内的膜式冷却壁进行保护,完全燃烧后的热解气通过膜式冷却壁进行换热降温,进而实现了余热的回收,本发明通过将二燃室从绝热结构改成水冷结构,不再采用高额耐材砌筑结构,优化了现有工艺,可以达到节能降耗、节约项目占地的效果。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刘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汉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36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