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燃烧设备,加热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1:06:16

本技术涉及废盐熔融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

背景技术:

1、废盐高温熔融是废盐处理技术中的一种,其反应温度通常为800-1200℃,在此温度下废盐在炉内全部成为熔融态,其有机物完全分解,无机盐以液态熔盐排出。现有如申请号为202110724410.0的发明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2110641878.3的发明专利,通过先在堵头上缠绕石棉绳,在石棉绳上包覆粘稠度适当的耐火泥,然后再将堵头插入到排盐口,由于耐火泥干燥后易出现开裂,影响堵头与排盐口的密封性,容易出现漏盐的情况,降低了设备的安全性。

2、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密封性更好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利用冷却通道产生的低温将流至排盐通道与塞柱相接触位置的液态熔盐凝固为盐封,达到密封排盐口的效果,且持续向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介质,使得塞柱与排盐通道缝隙处的盐封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不会融化失效,提高了排盐口的密封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包括用于排出液态熔盐的排盐通道,所述排盐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沿所述排盐通道的周圈布置,所述排盐通道内设有可插入或拔出所述排盐通道的塞柱,所述塞柱能与所述冷却通道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重叠;

4、优选地,所述冷却通道位于所述排盐通道的外侧;

5、优选地,所述排盐通道的外侧至少设有两条互不连通的所述冷却通道,其中一条所述冷却通紧挨所述废盐熔融炉的出盐口内壁面,紧挨所述出盐口内壁面的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出盐口在长度方向上相重叠;另一条所述冷却通道紧挨所述排盐通道,紧挨所述排盐通道的所述冷却通道能与所述塞柱在长度方向上相重叠;

6、优选地,紧挨所述排盐通道的所述冷却通道长度不小于所述塞柱的长度,紧挨所述出盐口的所述冷却通道长度不小于所述出盐口的长度;

7、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排盐通道相连通的排盐出口,所述塞柱与用于控制所述塞柱直线运动距离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塞柱的直线运动距离大于所述塞柱靠近所述废盐熔融炉内腔的端面与所述排盐出口之间的最小距离;

8、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丝杠传动机构,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与所述塞柱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冷却通道内设有用于测量所述冷却通道内部温度的测温装置;

10、优选地,所述塞柱与所述排盐通道在径向间隙配合;

11、优选地,所述塞柱由具有高耐热性、高导热性的材料制成;

12、优选地,所述冷却通道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却介质源和冷却介质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外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管道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管道介于所述冷却介质源与所述冷却通道以及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冷却介质回收装置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盐通道的一侧设置冷却通道,利用冷却通道产生的低温凝固流至排盐通道与塞柱之间缝隙处的液态熔盐,使其凝固为盐封,达到密封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塞柱的外表面缠绕石棉绳,在石棉绳外部涂抹耐火泥,以密封塞柱与排盐通道的方式,本申请通过持续向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介质,使塞柱与排盐通道连接处持续处于低温环境,降低了盐封融化失效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排盐通道的密封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丝杠与塞柱固定连接,通过调节丝杠的转动调节塞柱直线移动的距离,从而调整排盐出口的开度,实现对排盐流量的有效控制,此外,通过丝杠传动机构控制塞柱的运动,还能够实现机械控制,降低人员的操作强度。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入或排空冷却通道内的冷却介质,实现排盐通道的关/开,因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液态熔盐的冷却温度,所以此种关闭排盐通道的方式安全性较高,不会存在漏盐的情况,而且相对于在堵头上涂抹耐火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打开/关闭排盐通道的方式,操作较为便捷,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排出液态熔盐的排盐通道,所述排盐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沿所述排盐通道的周圈布置,所述排盐通道内设有可插入或拔出所述排盐通道的塞柱,所述塞柱能与所述冷却通道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位于所述排盐通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通道的外侧至少设有两条互不连通的所述冷却通道,其中一条所述冷却通紧挨所述废盐熔融炉的出盐口内壁面,紧挨所述出盐口内壁面的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出盐口在长度方向上相重叠;另一条所述冷却通道紧挨所述排盐通道,紧挨所述排盐通道的所述冷却通道能与所述塞柱在长度方向上相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紧挨所述排盐通道的所述冷却通道长度不小于所述塞柱的长度,紧挨所述出盐口的所述冷却通道长度不小于所述出盐口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排盐通道相连通的排盐出口,所述塞柱与用于控制所述塞柱直线运动距离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塞柱的直线运动距离大于所述塞柱靠近所述废盐熔融炉内腔的端面与所述排盐出口之间的最小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丝杠传动机构,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与所述塞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内设有用于测量所述冷却通道内部温度的测温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柱与所述排盐通道在径向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柱由具有高耐热性、高导热性的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却介质源和冷却介质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外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管道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管道介于所述冷却介质源与所述冷却通道以及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冷却介质回收装置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盐熔融炉排盐装置,属于废盐熔融炉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排出液态熔盐的排盐通道,所述排盐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沿所述排盐通道的周圈布置,所述排盐通道内设有可插入或拔出所述排盐通道的塞柱,所述塞柱能与所述冷却通道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重叠;通过在排盐通道的一侧设置冷却通道,利用冷却通道产生的低温将流至排盐通道与塞柱相接触位置处的液态熔盐凝固为固态形成盐封,达到密封排盐通道的效果,且持续地向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介质,使塞柱与排盐通道接触位置持续保持低温环境,降低了盐封融化失效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排盐通道和塞柱连接处的密封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姚敏,毛丁,周晨霞,单博远,何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羿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24技术公布日:2024/3/2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38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