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炉的通气排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1:17:56
本技术涉及燃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烧炉的通气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固废处理中,通过将固废物投入燃烧炉中,以进行燃烧处理。在燃烧过程中,会向燃烧炉中通入空气,以使固废物燃烧充分。从固废物的底部通入空气,能够使固废物燃烧充分,效果较好。但是,沉积在燃烧炉的炉底的灰烬不能及时清除,易导致空气输送不畅,进而导致燃烧不充分,因此设计一款能够使固废物充分燃烧且能够及时排出灰烬的装置,以满足固废物的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燃烧炉的通气排灰装置,能够从燃烧炉的底部通入空气,以促进固废物的充分燃烧,且能够及时排除燃烧后的灰烬,促使固废物持续充分燃烧,以有效满足固定物的燃烧处理需求,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支撑管体、空气输送装置、排灰板;
3、若干个所述支撑管体间隔设置于固定框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管体之间形成排灰间隙;所述支撑管体的底部设有排气孔;
4、所述空气输送装置用于向每个支撑管体中输送空气;
5、所述排灰板设置于支撑管体下方,排灰板上对应支撑管体设有排灰槽,以及对应排灰间隙设有封堵部;
6、所述排灰板的第一端与固定框架铰接,第二端具有靠近支撑管体的支撑位置和远离支撑管体的排灰位置;
7、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支撑管体的至少底部容纳于排灰槽中,且支撑管体与排灰槽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以及所述封堵部插置于排灰间隙中;在所述排灰位置,所述排灰槽远离所述支撑管体,且排灰槽上下倾斜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体的一端外露于固定框架;所述空气输送装置与支撑管体的外露的第一端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排灰槽的两端敞口设置;所述支撑管体的两端设有与排灰槽相适配的密封件;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密封件插置于排灰槽中,以能够封堵排灰槽的两端。
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橡胶件或海绵件。
11、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排灰装置包括锁定件;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锁定件具有将固定框架和排灰板相互锁定的锁定状态以及解除固定框架和排灰板之间锁定的解锁状态。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件活动设置于排灰板的第二端;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锁定件与锁定孔插接配合。
13、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封堵部的顶面不高于支撑管体的顶面。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5、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管体和排灰板在支撑位置相互配合,以能够对固废物进行支撑。通过布置在支撑管体底部的排气孔,经由排气孔输出的气流经由气流通道进入至燃烧炉中,以能够从燃烧炉的底部通入空气,并以防止排气孔被固废物或灰烬堵塞。将排灰板切换至排灰位置时,以使得燃烧后的灰烬能够经由排灰间隙下落至排灰板上,并被引导集中收集。上述方式的结合,能够从燃烧炉的底部通入空气,且能够及时排除燃烧后的灰烬,促使固废物持续充分燃烧,以有效满足固定物的燃烧处理需求,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1.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支撑管体、空气输送装置、排灰板;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体的一端外露于固定框架;所述空气输送装置与支撑管体的外露的第一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槽的两端敞口设置;所述支撑管体的两端设有与排灰槽相适配的密封件;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密封件插置于排灰槽中,以能够封堵排灰槽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橡胶件或海绵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排灰装置包括锁定件;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锁定件具有将固定框架和排灰板相互锁定的锁定状态以及解除固定框架和排灰板之间锁定的解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件活动设置于排灰板的第二端;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锁定件与锁定孔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位置,所述封堵部的顶面不高于支撑管体的顶面。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炉通气排灰装置,若干个支撑管体间隔设置于固定框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管体之间形成排灰间隙;支撑管体的底部设有排气孔;排灰板设置于支撑管体下方,排灰板上设有排灰槽和封堵部;排灰板的第一端与固定框架铰接,第二端具有靠近支撑管体的支撑位置和远离支撑管体的排灰位置;在支撑位置,支撑管体的至少底部容纳于排灰槽中,且支撑管体与排灰槽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以及封堵部插置于排灰间隙中;在排灰位置,排灰槽上下倾斜设置。本技术能够从燃烧炉的底部通入空气,以促进固废物的充分燃烧,且能够及时排除燃烧后的灰烬,促使固废物持续充分燃烧,以有效满足固定物的燃烧处理需求,实用性强。技术研发人员:邓长友,苗大川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中创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1技术公布日:2024/4/1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44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