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燃烧设备,加热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火排及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火排及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1:50:35

本发明涉及燃烧,尤其涉及一种火排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1、燃气热水器、燃气壁挂炉等燃气供热设备是通过燃烧器的点火燃烧实现对换热器中水加热的设备,其中燃烧器是燃气供热设备的核心部件,其燃烧充分性、稳定性等燃烧特性对整个燃气供热设备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特性。

2、现有应用于燃气供热设备中的燃烧器由多个燃烧器单体并排组装形成,为降低燃烧器单体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单体,其包括内芯、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具有连通的淡火焰引射通道和淡火焰预混腔,内芯插设于淡火焰预混腔中,且内芯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板材单体,相邻两个板材单体之间形成整流流道,每个整流流道的上端口形成淡火焰口;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外侧并与内壳体合围形成浓火焰预混腔,浓火焰预混腔与内壳体的浓火焰引射通道连通,浓火焰预混腔的上端形成浓火焰口,两个浓火焰口位于所有淡火焰口的两侧。

3、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淡火焰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浓火焰口实现浓淡燃烧及稳焰作用,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并通过多个板材单体实现对流出淡火焰口的预混气体的整流。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燃烧器单体,由于淡火焰口由两个板材单体的上端形成,导致淡火焰口的大小直接与整流流道的宽度相同,无法得到有效调控,使得流出淡火焰口的预混气体容易因流速过快而造成离焰等问题,影响燃烧器单体的燃烧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要提供一种火排,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火排因火孔流速难以控制而导致的燃烧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火排的燃烧稳定性,提高火孔处预混气体流速的控制便利性和灵活性。

2、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要提供一种燃烧器,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燃烧器存在的燃烧不稳定性的问题,提高燃烧器的燃烧稳定性。

3、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4、一种火排,包括:

5、内壳体,内部具有引射通道及第一火焰通道,第一火焰通道的上端敞口设置且下端与引射通道连通;

6、内芯组件,内芯组件的顶端覆盖第一火焰通道的上端开口,且内芯组件的顶端沿内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两排第一火孔,内芯组件与内壳体的顶端围设形成有两个分流通道,两个分流通道与两排第一火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分流通道的上端均与对应排的第一火孔连通,每个分流通道的下端均开设有气流孔,气流孔沿内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分流通道通过气流孔与第一火焰通道连通。

7、本发明的火排,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两个分流通道、两排第一火孔及设置于分流通道下端的气流孔,使得从第一引射通道引射进入第一火焰通道中的空气与燃气的预混气体通过气流孔进入到分流通道中,再由分流通道流向第一火孔处,由此使得气流孔的开孔面积影响流出第一火孔的气体流量,即在第一火孔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设置不变的基础上,可通过气流孔的参数设置,控制流出对应的第一火孔的气流流速,从而在第一火孔处的火焰燃烧稳定性的同时,降低第一火孔的设置限制,从而提高火排的设计灵活性,同时也可通过第一火孔和气流孔的配合,灵活改变第一火孔或气流孔的设计参数,对火排的性能进行灵活设计,更好地兼顾火排的热负荷、燃烧稳定性和燃烧充分性的同时,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含量;同时,通过在内芯组件上加工第一火孔,能够更好地控制第一火孔的加工精度,从而进一步保证燃烧的稳定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排第一火孔具有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火孔组,每个火孔组包括多个第一火孔;

9、每个分流通道的下端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气孔单元,每个气孔单元包括若干个气流孔,在长度方向上,火孔组与气孔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火孔组内所有第一火孔的开孔总面积为s1,对应气孔单元内所有气流孔的开孔总面积为s2,s2:s1=0.9~1.5。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2:s1=1.05~1.2。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火孔组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与对应气流孔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3、和/或,每个气孔单元包括一个气流孔,气流孔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芯组件包括火孔盖和整流组件,所述火孔盖盖设于所述内壳体的上端并开设有所述第一火孔,所述整流组件插设于所述内壳体内,两个所述分流通道均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且分别位于所述整流组件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整流组件上开设有所述气流孔;

15、和/或,所述火排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于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壳体的相对两外侧壁分别合围形成有两个第二火焰通道,所述第二火焰通道的上端口形成第二火孔;所述引射通道包括分隔的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所述第一火焰通道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引射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引射通道与所述第二火焰通道连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组件包括在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整流板部,每个所述第一整流板部的下端均连接有分流板部,两个所述分流板部沿背离彼此的方向向下延伸,每个所述分流通道均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整流板部和所述内壳体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分流板部形成所述分流通道的下侧壁且开设有所述气流孔。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组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整流板部,且所述第二整流板部连接于对应侧的所述分流板部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一整流板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内壳体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壁均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壳压型,所述第二整流板部与相邻侧的所述内壳压型抵接;和/或,所述火孔盖包括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两个火孔子板,每个所述火孔子板上均设置有一排所述第一火孔,每个所述火孔子板均与同侧所述第一整流板部弯折连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整流板部向下伸出所述分流板部的下端。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整流板部向上伸出所述分流板部且上部与所述内壳压型抵接,所述第二整流板部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内壳压型的上端;

20、和/或,所述第二整流板部的上端高于所述分流板部,所述第二整流板部的下端向内弯折设置有转接板部,所述转接板部与所述第二整流板部贴合且上端与所述分流板部的下端弯折连接;

21、和/或,所述第二整流板部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整流板部正对,所述第二整流板部沿朝向所述第一整流板部的方向凸设有第一整流凸筋,所述第一整流凸筋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整流板部沿朝向相邻所述第二整流板部的方向凸设有第二整流凸筋,所述第二整流凸筋与所述第一整流凸筋一一对应设置且相抵。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壳压型,所述整流组件位于所述内壳压型的上方。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组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整流板部,且所述第二整流板部连接于对应侧的所述分流板部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一整流板部平行且间隔设置;

24、所述火孔盖包括火孔板和连接于所述火孔板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内壳体的内侧壁抵接,所述侧围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板部的上端抵接;和/或,所述分流板部水平设置。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整流板部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整流板部之间形成有中间流道,所述中间流道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火焰通道连通,所述火孔盖上开设有一排中间火孔,所述中间火孔位于两排所述第一火孔之间,所述中间流道的上端与所述中间火孔正对连通。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火孔盖和所述整流组件分体设置,且所述第一整流板部的上端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在长度方向上,每个所述连接部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中间火孔之间。

27、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28、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火排。

29、本发明的燃烧器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上述的火排,能够提高燃烧器的燃烧稳定性,提升燃烧器的使用性能。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70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