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蒸汽制造应用技术 > 一种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及其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及其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2:33:26

本技术涉及电蒸汽发生器,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及其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电蒸汽发生器,也称电锅炉,是一种微型锅炉,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将水/软化水直接加热成为热水或者蒸汽的设备,其可自动补充水、加热并同时连续产生低压/中压蒸汽。

2、如今有许多地方用到供热,如北方冬季使用燃煤锅炉给居民供热,燃煤锅炉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造成雾霾,污染环境;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燃煤锅炉换成电锅炉,使用电锅炉虽然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大多情况是白天使用电锅炉,比如重要工业企业以及医院、宾馆等,需要随时供应蒸汽。目前,城市的供电与用电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存在着用电高峰与用电低谷的这种不平衡的用电状态,这种用电状态一方面会造成用电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经济支出。

3、在传统的电热蒸汽蓄热装置中,其采用电蒸汽锅炉或电蒸汽发生器+蒸汽蓄热器的结合方式,将蒸汽储存在蒸汽蓄热器内,但是,由于电蒸汽锅炉或电蒸汽发生器、蒸汽蓄热器为单独的设备,需要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同时,电蒸汽锅炉或电蒸汽发生器所产生的蒸汽为饱和蒸汽,往往含有比较多的水分,当蒸汽在蒸汽蓄热器内冷凝了部分水分时,还需要通过泵等动力设备,将冷凝水输送回电蒸汽锅炉或电蒸汽发生器内加热,导致该设备的节能效果不太明显,另外,蒸汽蓄热器也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才能储存更多的蒸汽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该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的供热系统。

3、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电加热管组及与所述电加热管组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壳体包括下端的加热部分及上端的蓄热部分,所述加热部分设有管座组及给水管座,所述电加热管组安装在所述管座组上,所述给水管座设于所述壳体的侧边,所述蓄热部分设有蒸汽阀、液位计、测温计及压力变送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蒸汽阀、液位计、测温计及压力变送器电性连接。

5、优选地,所述管座组包括多个第一管座及多个第二管座,各所述第一管座与各所述第二管座为间隔交错设置,各所述第一管座形成第一管座排组,各所述第二管座形成第二管座排组。

6、优选地,所述管座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管座组分别位于所述加热部分的相对两端。

7、优选地,所述给水管座的出水口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呈l状结构设置。

8、优选地,所述蓄热部分与所述加热部分的容积比为(2-5):1。

9、优选地,所述蓄热部分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加热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方,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所述第四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所述加热部分的容积>所述第三区域的容积>所述第一区域的容积。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容积比为(4-8):1,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加热部分的容积比为(2.6-3.2):1。

11、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蒸汽出口处安装有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为孔板分布器。

12、优选地,所述汽水分离器包括分离腔及安装在所述分离腔内的多个孔板,所述分离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汽阀、壳体连通,各所述孔板为从下到上间隔均匀分布设置。

13、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4、一种供热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通过设置壳体、电加热管组及控制系统,将加热部分和蓄热部分一体集成在壳体内,以减少蒸汽在蓄热过程中的热损失,同时利用较高压力下饱和水在降压过程中的闪蒸特征,以提高蓄热部分的饱和水的储存量,使其在夜晚/用电低谷时,储存更多的饱和水,以节约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的用电量,使其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17、2、传统的电蒸汽锅炉,由于电蒸汽锅炉或电蒸汽发生器、蒸汽蓄热器为单独的设备,在正常白天运行时,假定锅炉的额定压力是0.4mpa,它是需要将20℃的水加热成152℃的饱和蒸汽,而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在液位没有达到正常液位时,电加热管组是将锅内152℃的饱和水加热至152℃的饱和蒸汽,产出同样的蒸汽,而20℃水加热至152℃饱和水是利用低廉的谷电在夜间进行加热,从侧面上,也可以大大地减少白天峰电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电加热管组及与所述电加热管组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壳体包括下端的加热部分及上端的蓄热部分,所述加热部分设有管座组及给水管座,所述电加热管组安装在所述管座组上,所述给水管座设于所述壳体的侧边,所述蓄热部分设有蒸汽阀、液位计、测温计及压力变送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蒸汽阀、液位计、测温计及压力变送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组包括多个第一管座及多个第二管座,各所述第一管座与各所述第二管座为间隔交错设置,各所述第一管座形成第一管座排组,各所述第二管座形成第二管座排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管座组分别位于所述加热部分的相对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座的出水口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呈l状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部分与所述加热部分的容积比为(2-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部分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加热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方,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所述第四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所述加热部分的容积>所述第三区域的容积>所述第一区域的容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容积比为(4-8):1,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加热部分的容积比为(2.6-3.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蒸汽出口处安装有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为孔板分布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离器包括分离腔及安装在所述分离腔内的多个孔板,所述分离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汽阀、壳体连通,各所述孔板为从下到上间隔均匀分布设置。

10.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及其供热系统,该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电加热管组及控制系统,壳体包括加热部分及蓄热部分,加热部分设有管座组及给水管座,蓄热部分设有蒸汽阀、液位计、测温计及压力变送器。上述蓄热式电蒸汽发生器通过将加热部分和蓄热部分一体集成在壳体内,以减少蒸汽在蓄热过程中的热损失,同时利用较高压力下饱和水在降压过程中的闪蒸特征,以提高蓄热部分的饱和水的储存量,使其在夜晚/用电低谷时,储存更多的饱和水,以节约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的用电量,使其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技术研发人员:谢全虎,王忠,钱东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迪森(常州)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522技术公布日:2024/1/1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90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