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蒸发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3:33:02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蒸发冷凝器。
背景技术:
1、蒸发冷凝器的热流道走蒸汽和凝液,冷流道走淋水和环境空气,冷流道内淋水下行,直接接触来自环境的不饱和空气(简称触水风),淋水蒸发降温;此时相对而言,触水风温度高于水温,它就向淋水传热,导致触水风也降温。所以冷流道里水风温度都降低,成为冷源。冷源间壁吸收热流道中蒸汽的热量,使得蒸汽凝结成液体。
2、常见的蒸发冷凝器的结构有列管式、板管式、板式和板翅式。列管式和板管式蒸发冷凝器中,蒸汽走管内,淋水和触水风走管外;板式蒸发冷凝器中,蒸汽走换热板束的热流道,淋水和触水风走换热板束的冷流道;板翅式蒸发冷凝器中,蒸汽走水平流道,淋水和触水风走直立流道。这些蒸发冷凝器共同的不足是蒸汽流道平直或近似平直,热流道传热系数不够大,换热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传热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蒸发冷凝器。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蒸发冷凝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蒸发冷凝器,包括机身、一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两侧的蒸发冷凝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机身顶部中间的风机;所述蒸发冷凝机构包括换热板束、冷水组件和喷淋组件;所述换热板束包括若干热道箱和若干冷流道;所述热道箱内形成热流道;所述热流道和所述冷流道交替相邻设置;所述冷流道供所述风机驱动的横向流动的触水风和向下流动的喷淋水接触传热;所述热流道供蒸汽自上而下流动;所述热道箱包括一对与所述冷流道相邻的翅板;所述翅板包括长方体状的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正面的冲击翅阵列;所述冲击翅阵列位于热流道内;所述冲击翅阵列包括若干翅弧;所述冷水组件用于冷却从所述冷流道流出的水;所述喷淋组件用于把所述冷水组件冷却的水输送到所述冷流道的上方。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冷水组件冷却的水在喷淋组件的作用下到达冷流道的上方,冷水喷淋流下且在冷流道侧壁上形成水膜;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触水风横向进入冷流道,与水膜接触,此过程中水风传质传热,使得水温和触水风的温度均下降,成为冷源;水膜吸收触水风的热量后又以蒸发水蒸汽的形式,即以潜热的形式,返回触水风,使得触水风经历增湿降温的热力过程;蒸汽从热道箱的上端进入,在向下流动过程中,碰到翅弧,其中一部分蒸汽沿着翅弧冲向底板,产生冲击流,强化翅板两侧的冷热流体传热,从而使得蒸汽间壁吸收较多的冷量而快速凝结,较好地实现“冷凝器”功能。由于冷量传递较快,所以可在凝结潜热更大的更低温度下凝结,从而起到降低蒸汽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作用。
5、可选的,所述冲击翅阵列包括若干冲击翅;所述冲击翅由翅脚和翅弧组成,所述翅弧的底部与所述翅脚一体相连;所述翅脚焊接在所述底板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翅脚的存在使得冲击翅定位更加准确,分布更加均匀。
7、可选的,所述冲击翅阵列包括若干冲击翅排;所述冲击翅排包括长方体状的翅脚排和多个一体成型在所述翅脚排一侧的翅弧;所述翅脚排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翅脚排的长度方向与蒸汽流动方向垂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翅脚排的存在使得冲击翅排容易拿取和安放,同时焊接方便,另外蒸汽在流动过程中也会冲击翅脚排,诱发涡流,增强湍动,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
9、可选的,所述翅弧自上而下弯曲或者自下而上弯曲。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翅弧自上而下弯曲有利于蒸汽导向,翅弧自下而上弯曲有利于蒸汽换热。
11、可选的,所述底板背面成型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平短肋;所述水平短肋冲压成型并且在所述底板正面对应成型为水平短槽;所述水平短肋位于所述冷流道的内侧壁上;所述水平短槽位于所述热流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冷流道两侧的所述底板上的所述水平短肋一一水平相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水平短肋减缓了冷流道内的水膜下落,延长了与触水风的接触时间,使得水膜充分蒸发,充分降温,从而提高与蒸汽的间壁换热效率;一体成型的水平短槽也会诱导蒸汽在水平短槽处形成涡流,增强湍动,进一步提高蒸汽与冷流道水膜的间壁换热效率。
13、可选的,所述水平短肋的冲压拔模角为0.5°;所述水平短肋的上表面中间高于两端且从中间到两端设置有2°的俯角;所述水平短肋的下表面为水平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短肋的冲压拔模角为0.5°,使之既能拔模,又不至于短肋倾斜过度而疏水过快;水平短肋的上表面从中间到两端设置有2°的俯角,使水平短肋上的水膜优先向两端流动,这样有利于水膜在冷流道壁面上往复折返缓慢下行,从而加强水膜与触水风传质传热。
15、可选的,所述水平短肋均匀分为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短肋组;所述冲击翅的连接位置位于两个上下相邻的短肋组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冲击翅连接。
17、可选的,每个短肋组均包括若干行所述水平短肋;上一行的所述水平短肋位于下一行相邻的两个水平短肋之间的间隙的正上方且上一行的所述水平短肋的两端分别位于下一行相邻的两个水平短肋的正上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膜沿着上一行的水平短肋两端流下时会流到下一行的水平短肋上,这样水膜逐级流下,减小了水膜的下落速度,延长了水膜与触水风的接触时间,使得水膜充分蒸发,充分降温,从而提高冷流道的水膜与热流道的蒸汽的间壁换热效率。
19、可选的,所述热道箱还包括矩形框状的支撑框;一对所述底板分别密封固定在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开口处;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框的四个转角之间分别成型有冷流道支撑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零部件生产简单,换热板束装配方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冷流道只有四个冷流道支撑杆,这样可减少阻挡,有利于进风进水。
21、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四个预留边分别向所述热流道一侧折弯以形成一对水平折边和一对竖直折边;所述竖直折边和所述水平折边分别与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壁密封焊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折边和水平折边可增加整个换热板束的刚度。
23、可选的,所述冷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填料布水盘和填料;所述填料布水盘设置在所述换热板束和所述填料之间;所述机身的两侧正对所述填料的位置设置有下进风口;所述下进风口用于填料自然风进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板束和填料之间装有填料布水盘,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对填料均匀布水,以保证填料各处面积都对淋水降温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填料布水盘维持一定的积水高度,起到水封作用,将换热板束出风与填料进风隔开,避免互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6、1.蒸汽从热道箱的上端进入,在向下流动过程中,碰到翅弧,一部分蒸汽沿着翅弧冲向底板,产生冲击流,强化翅板两侧的冷热流体传热,从而使得蒸汽间壁吸收较多的冷量而快速凝结,较好地实现“冷凝器”功能。
27、2.一体成型的水平短肋减缓了冷流道内的水膜下落,延长了与触水风的接触时间,使得水膜充分蒸发,充分降温,从而提高与蒸汽的间壁换热效率;一体成型的水平短槽也会诱导蒸汽在水平短槽处形成涡流,增强湍动,进一步提高蒸汽与冷流道水膜的间壁换热效率。
28、3.在换热板束和填料之间装有填料布水盘,其作用一是对填料均匀布水,以保证填料各处面积都对淋水降温充分发挥作用,作用二是填料布水盘维持一定的积水高度,起到水封作用,将换热板束出风与填料进风隔开,避免互窜。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51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