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装置、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29 14:14:32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装置、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空调器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需要从室外环境(低温空气)进行吸热,室外换热器的盘管表面的温度一般比较低(0℃以下),因此在运行制热模式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在冷凝器表面凝结成霜。冷凝器的盘管表面结霜后,盘管接收室外环境热量的能力下降,会导致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一步降低,进而导致盘管表面结霜的情况更加严重,以形成恶性循环。在相关技术中,当系统检测到换热器结霜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启动除霜模式,通过提高冷媒的温度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化霜,在完成化霜之后再恢复制热模式。在除霜过程中,室内换热温度较低,一般情况下室内风机停机,因此在除霜过程中,室内停止制热,将会导致室内温度的波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储液装置,储液装置安装于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中,转动件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转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可以在储液腔内存储或者放出部分冷媒,进而调节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量。在盘管存在结霜风险时,增加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量,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减少了室外换热器内蒸发至气相的冷媒量,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较高,进而避免或者延缓了室外换热器的盘管结霜,空调系统不需要切换至除霜状态就可以实现除霜,避免室内的温度波动过大。
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
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液装置,包括:
5、具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6、转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转动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储液腔以及流动腔;
7、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驱动部件使所述转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8、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进液口连通于所述流动腔以及所述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部分冷媒,所述流动腔连通于所述出液口;
9、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进液口连通于所述流动腔,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流动腔连通于所述出液口。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腔为圆柱状空腔,所述转动件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转动件的半径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半径,所述转动件内形成有所述储液腔,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流动腔,且所述转动件的侧壁形成有连通于所述储液腔的储液口;
11、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储液口对应于所述进液口;
12、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储液口对应于所述出液口。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有轴孔,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穿设于所述轴孔内且连接于所述转动件。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轴设有定位缺口,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限位平台,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限位平台与所述定位缺口相对应。
15、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至少包括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部件、室内换热器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液装置连接而成的冷媒循环回路。
16、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17、获取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
18、确定所述盘管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使储液腔内的冷媒沿出液口流出,以增加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量。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0、确定所述盘管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使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内的部分冷媒存入所述储液腔,以减少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量;
21、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3、确定所述盘管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根据所述盘管温度确定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盘管温度确定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25、将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之间划分为多个区间,并将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划分为多个角度,多个所述区间与多个所述角度一一对应;
26、根据所述盘管温度确定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角度。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8、控制所述转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作往复摆动,以加快所述储液腔内的所述冷媒流入所述出液口。
29、本发明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30、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液装置,包括壳体、转动件以及驱动部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连通于容纳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转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且转动连接于壳体,转动件将容纳腔分隔为储液腔以及流动腔;驱动部件连接于转动件,驱动部件使转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进液口连通于流动腔以及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存储部分冷媒,流动腔连通于出液口;在第二位置,进液口连通于流动腔,储液腔和流动腔连通于出液口。储液装置安装于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中,转动件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转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可以在储液腔内存储或者放出部分冷媒,进而调节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量。在室外换热器的盘管存在结霜风险时,将转动件切换至第二位置,冷媒流出储液腔并沿着出液口进入冷媒循环回路,增加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量,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减少了室外换热器内蒸发至气相的冷媒量,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较高,进而避免或者延缓了室外换热器的盘管结霜,空调系统不需要切换至除霜状态就可以实现除霜,避免室内的温度波动过大。
技术特征:1.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圆柱状空腔,所述转动件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转动件的半径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半径,所述转动件内形成有所述储液腔,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流动腔,且所述转动件的侧壁形成有连通于所述储液腔的储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壳体的侧壁形成有轴孔,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穿设于所述轴孔内且连接于所述转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设有定位缺口,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限位平台,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限位平台与所述定位缺口相对应。
5.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部件、室内换热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液装置连接而成的冷媒循环回路。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盘管温度确定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装置、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储液装置的壳体外侧壁设置有连通于容纳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转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且转动连接于壳体,转动件将容纳腔分隔为储液腔以及流动腔;驱动部件使转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二位置,进液口连通于流动腔,储液腔和流动腔连通于出液口。在室外换热器的盘管存在结霜风险时,将转动件切换至第二位置,冷媒流出储液腔并沿着出液口进入冷媒循环回路,增加了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的冷媒量,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减少了室外换热器内蒸发至气相的冷媒量,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温度较高,进而避免或者延缓了室外换热器的盘管结霜。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达,刘守宇,娄广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82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