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09:46:41

本技术涉及焦化余热回收,具体为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焦炭在炼铁中的作用主要是骨架作用、提供热源、还原剂、渗碳剂,因此,需要全方位节约焦炭资源,所以制造出综合利用高温焦炭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2、目前,焦化厂对炭化室中的高温焦炭从炉顶装入炭化室,焦炭在950℃-1050℃的温度下高温干馏,经过26小时以后,成熟的焦炭被推焦车经拦焦车导焦栅推出落入熄焦车内,送至熄焦塔熄焦。在上述炼焦工艺过程中,炭化室机焦侧会出现撒焦或倒焦现象,处理高温尾焦的方法是通过尾焦斗落至刮板输送机,再输送到熄焦斗中,但此输送过程中由于焦炭颗粒大、温度高等问题,大颗粒焦炭会堵塞和腐蚀刮板输送机装置,造成链条损坏,需要经常检修,增加检修刮板输送机成本,影响生产效率,对此,焦化行业对高温尾焦的处理为先用冷却水将其降温处理,再通过刮板输送机运输,这种方法十分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上述两种方式中,上千度的成熟的焦炭在运输过程中余热未得到利用,造成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尾焦余热没有利用且高温易损坏输送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尾焦斗,其为由内筒体和外筒体组成的双层结构,且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有空腔,其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下端设有进口端,上端设有出口端,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贯穿外筒体侧壁;尾焦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顶部斗门,下端活动连接有底部斗门;尾焦斗下部设置有测温计,其测温端部设置在内筒体内。

3、优选的,尾焦斗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空腔为环形,换热管为螺旋状紧贴绕制在内筒体外壁处。

4、优选的,底部斗门上设有称重传感器。

5、优选的,外筒体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6、在上述优选方案中较优的,保温层采用气凝胶保温材料。

7、优选的,进口端连接有阀门,用于控制启闭和调节流速。

8、优选的,尾焦斗设置在推焦车的一侧,尾焦斗的外侧还设置有收集倾翻装置用于收集尾焦并倾翻倒入尾焦斗。

9、优选的,换热管由进口端供入除盐水,出口端蒸汽通至焦炉余热回收管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工序短,无需再用冷却水对尾焦降温处理,可有效降低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还能有效改善高温天气时工人的工作环境,产生的高温蒸汽可以与焦炉余热回收管道并网。

技术特征:

1.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焦斗(2),其为由内筒体(23)和外筒体(22)组成的双层结构,且内筒体(23)和外筒体(22)之间设有空腔,其内设有换热管(25),换热管(25)的下端设有进口端(29),上端设有出口端(30),进口端(29)和出口端(30)分别贯穿外筒体(22)侧壁;尾焦斗(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顶部斗门(21),下端活动连接有底部斗门(27);尾焦斗(2)下部设置有测温计(24),其测温端部设置在内筒体(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焦斗(2)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内筒体(23)和外筒体(22)之间的空腔为环形,换热管(25)为螺旋状紧贴绕制在内筒体(23)外壁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斗门(27)上设有称重传感器(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2)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采用气凝胶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端(29)连接有阀门(28),用于控制启闭和调节流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焦斗(2)设置在推焦车(1)的一侧,尾焦斗(2)的外侧还设置有收集倾翻装置(3)用于收集尾焦(4)并倾翻倒入尾焦斗(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5)由进口端(29)供入除盐水,出口端(30)蒸汽通至焦炉余热回收管道。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推焦车尾焦斗余热回收装置,涉及焦化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为解决尾焦余热没有利用且高温易损坏输送机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尾焦斗,其为由内筒体和外筒体组成的双层结构,且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有空腔,其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下端设有进口端,上端设有出口端,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贯穿外筒体侧壁;尾焦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顶部斗门,下端活动连接有底部斗门;尾焦斗下部设置有测温计,其测温端部设置在内筒体内;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技术研发人员:程峰,刘自民,邵福亮,曹欣川洲,唐嘉瑞,郁雷,桂满城,樊明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313技术公布日:2024/2/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92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