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0:09:57
本技术属于干熄焦,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干熄炉为通过惰性气体将红焦炭冷却的炉体,包括冷却区、斜道区、环形风道区和预存区。焦炭自上而下,惰性气体自下而上进行正向逆流热交换。换热后惰性气体高达900℃,汇聚在环形风道内,流向一次除尘。环形风道处在高温热气流冲刷的环境中。焦炭堆积产生的推力、下落冲击力及环形风道内外压差导致内环墙易出现鼓肚现象,甚至内环墙坍塌事故。因此,环形风道内侧墙体需要设置支撑结构,以保证环形风道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2、参照图9,传统支撑结构为小矮墙结构,小矮墙砌筑于环形风道内侧墙体的底部;该结构不仅支撑能力有限,支撑位置有局限性,且结构较为臃肿,占用环形风道大量的内部空间。
3、也有部分环形风道设计方案中采用水平横梁作为支撑结构,分别在环形风道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的底部对称砌筑竖墙,将水平横梁架在两堵竖墙上,水平横梁两端分别抵在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达到支撑效果;但竖墙依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且水平横梁多为立方体结构,气流流动不顺畅,长期受高热气流的冲击,其棱角处容易碎裂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包括内侧砌体、外侧砌体、支柱、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支柱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的椭圆段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配合面,支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配合面,通过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相拼接,将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装配于支柱的两端;
2、所述干熄焦环形风道包括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外侧墙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嵌槽,内侧墙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台,嵌槽与凸台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凸台上表面与嵌槽内腔的下表面位于同一高度,外侧砌体嵌入嵌槽内,内侧砌体架设在凸台上,使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固定安装于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之间。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面为阶梯状,第二配合面为倒置阶梯状,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相匹配。
4、进一步地,所述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均由方形段、椭圆段和曲面过渡段构成,方形段用于与外侧墙体或内侧墙体对接,椭圆段用于与支柱对接,曲面过渡段位于方形段和椭圆段之间,用于平滑的将方形段和椭圆段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面为正斜面,第二配合面为逆斜面,支柱的轴向纵切面呈梯形,正斜面的倾斜角度与逆斜面相匹配。
6、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1、通过在环形风道的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中部分别设置嵌槽和凸台,支撑结构通过嵌槽和凸台装配于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之间,大幅降低对环形风道空间的占用,减小了其内的气体流动的阻力,且该装配方式有利于支撑结构的更换,有利于后期维护;
8、2、支撑结构采用了三段式设计,主要分为内侧砌体、外侧砌体和支柱,通过自锁结构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9、3、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的椭圆段及支柱均采用椭圆形柱状结构,该外形没有突出的棱角,能够降低碎裂形变情况的发生频率。
技术特征:1.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砌体、外侧砌体、支柱、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支柱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的椭圆段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配合面,支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配合面,通过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相拼接,将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装配于支柱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为阶梯状,第二配合面为倒置阶梯状,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均由方形段、椭圆段和曲面过渡段构成,方形段用于与外侧墙体或内侧墙体对接,椭圆段用于与支柱对接,曲面过渡段位于方形段和椭圆段之间,用于平滑的将方形段和椭圆段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为正斜面,第二配合面为逆斜面,支柱的轴向纵切面呈梯形,正斜面的倾斜角度与逆斜面相匹配。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干熄焦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干熄焦环形风道支撑结构,包括内侧砌体、外侧砌体、支柱、第一配合面、正斜面、第二配合面和逆斜面。本方案通过在环形风道的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中部分别设置嵌槽和凸台,支撑结构通过嵌槽和凸台装配于外侧墙体和内侧墙体之间,大幅降低对环形风道空间的占用,减小其内的气体流动的阻力,且该装配方式有利于支撑结构的更换,有利于后期维护;支撑结构采用了三段式设计,主要分为内侧砌体、外侧砌体和支柱,通过自锁结构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内侧砌体和外侧砌体的椭圆段及支柱均采用椭圆形柱状结构,该外形没有突出的棱角,能够降低碎裂形变情况的发生频率。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杰,王莹,于师开,刘大巍,孙杰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中弘信冶金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0技术公布日:2024/4/1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308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