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0:37:01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

背景技术:

1、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天然气采集后需要进行脱水、脱硫及脱碳等一系列处理工艺,而在进行这些工艺时通过再生塔和吸收塔进行相应的操作,而在吸收塔和再生塔中会用到胺液。胺液在使用前是富胺液,使用后变成贫胺液,就需要对贫胺液进行补水修复,使得达到使用要求,而吸收塔和再生塔中的胺液在使用中会将天然气中携带的杂质过滤出来,使得这些杂质混到胺液中,因此还需要对胺液进行过滤操作。

2、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能够接入天然气处理工艺中,对胺液进行过滤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包括垂直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封头,顶端设有端盖,所述封头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端盖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筒体内侧壁设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将筒体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筒体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与上腔室相连通的进液管,靠近底端的位置设有与下腔室相连通的出液管,所述支撑隔板上表面卡置有过滤芯件,所述过滤芯件中部设有流道,所述支撑隔板上对应流道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端盖上设有放空管。

4、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设有拉环,所述筒体侧壁设有带动端盖移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转动轴套,所述转动轴套内转动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轴套内,另一端设有吊钩,所述吊钩与拉环相连。

5、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法兰,所述端盖和筒体通过连接法兰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封头上设有排污管。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隔板上表面设有环状的卡棱,所述过滤芯件的底端卡置在卡棱内。

8、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过滤芯件位置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集机构包括压盖、拉杆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固定设置设于支撑隔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架中部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压盖设于过滤芯件顶部,所述压盖上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拉杆穿过第一连接孔,流道和第二连接孔,且拉杆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所述拉杆的直径小于流道的直径。

9、进一步的,所述压盖包括压板和固定在压板下表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入流道内,所述定位块的侧壁与流道侧壁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与过滤芯件之间以及过滤芯件与支撑隔板之间均设有防滑垫片。

11、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侧壁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耳座,所述耳座,所述耳座上开有安装孔,所述耳座上还设有防静电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侧壁固定设置有结构加强板,所述耳座固定在结构加强板上。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天然气处理系统连接,胺液由进液管进入筒体的上腔室内,经过过滤芯件由流道流入下腔室,在由下腔室的出液管流出,同时通过端盖上的放空管将产生的气体排放至筒体外,避免筒体内部气压过高,而影响胺液正常输入筒体内,甚至影响筒体的结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封头,顶端设有端盖,所述封头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端盖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筒体内侧壁设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将筒体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筒体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与上腔室相连通的进液管,靠近底端的位置设有与下腔室相连通的出液管,所述支撑隔板上表面卡置有过滤芯件,所述过滤芯件中部设有流道,所述支撑隔板上对应流道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端盖上设有放空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拉环,所述筒体侧壁设有带动端盖移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转动轴套,所述转动轴套内转动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轴套内,另一端设有吊钩,所述吊钩与拉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法兰,所述端盖和筒体通过连接法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上设有排污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板上表面设有环状的卡棱,所述过滤芯件的底端卡置在卡棱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过滤芯件位置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压盖、拉杆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固定设置设于支撑隔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架中部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压盖设于过滤芯件顶部,所述压盖上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拉杆穿过第一连接孔,流道和第二连接孔,且拉杆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所述拉杆的直径小于流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包括压板和固定在压板下表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入流道内,所述定位块的侧壁与流道侧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过滤芯件之间以及过滤芯件与支撑隔板之间均设有防滑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侧壁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耳座,所述耳座,所述耳座上开有安装孔,所述耳座上还设有防静电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侧壁固定设置有结构加强板,所述耳座固定在结构加强板上。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天然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胺液活性碳过滤器,包括垂直设置的筒体,筒体的底端固定设封头,顶端转动设端盖,筒体内侧壁设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将筒体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筒体侧壁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与上腔室相连通的进液管,靠近底端的位置设有与下腔室相连通的出液管,支撑隔板上表面卡置有过滤芯件,过滤芯件中部设有流道,支撑隔板上对应流道的位置开有通孔;端盖上设有放空管。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天然气处理系统连接,胺液由进液管进入筒体的上腔室内,经过过滤芯件由流道流入下腔室,由出液管流出,通过端盖上的放空管将产生的气体排放至筒体外,避免筒体内部气压过高,影响胺液正常输入,影响筒体的结构稳定。技术研发人员:郭洪亮,蔡腾,熊有明,谢磊,叶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炘扬航能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5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327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