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3:11:18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后桥变速箱,尤其涉及一种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其具有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2、目前的电动三轮车采用电动电机连接变速箱驱动后桥传动轴转动,变速箱内一般设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组,并通过控制拨叉轴的移动带动拨叉切换实现换档。但目前的动力输出系统结构不够紧凑,受换档结构的影响换档数量也比较有限,导致每次换档速度差较大,换档不够平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目前的动力输出系统结构不够紧凑,受换档结构的影响换档数量也比较有限,导致每次换档速度差较大,换档不够平滑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变速机构和换挡机构;
3、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拨叉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和第三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机构的输入轴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输出轴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一同步环和加速档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传动连接驱动机构的输入轴,所述第一同步环轴向滑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三输出轴传动连接差速器输入齿轮;
4、所述第二输出轴沿其轴向依次设有第一从动齿轮、常用档齿轮、第二同步环、加力档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传动连接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第二同步环轴向滑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5、所述换挡机构带动所述拨叉轴沿其轴向移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轴向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轴向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出轴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同步环和所述第二同步环均通过接合齿套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7、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鼓、转动连接在壳体的换挡轴、回转弹簧、换挡拨板、固定在换挡鼓一端的换档盘和固定在换档盘一端的拨动盘,所述换挡轴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拨动盘的周边成型有若干拨动部;所述换挡拨板设在所述换挡轴上且随所述换挡轴同步转动,所述回转弹簧带动所述换挡拨板复位,所述换挡拨板上设有拨槽,所述拨槽通过拨动部分别向两个方向拨动所述换档盘转动,所述换档盘的周边成型有若干档位槽,所述换档盘一侧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一端铰接在壳体上,且铰接轴平行于所述换档盘的轴线,所述限位片另一端弹性压紧在所述档位槽内;所述拨槽拨动距离换挡轴最远的拨动部两侧的拨动部。
8、进一步的,所述换挡鼓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拨叉,两个所述拨叉分别带动第一同步环沿第一输出轴轴向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同步环与加速档齿轮啮合,以及带动第二同步环沿拨叉轴的轴向方向移动,以使第二同步环与常用档齿轮或加力档齿轮啮合;所述换挡鼓外间隔设有两个换档滑槽,两个所述拨叉的拨叉销分别嵌接到两个所述换档滑槽中,且分别能沿在两个所述换档滑槽的导向作用下绕换挡鼓转动。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所述换挡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外,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三输出轴以及驱动机构的输入轴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拨板沿换挡轴轴向滑动连接在换挡轴上,所述换挡轴上还设有限制换挡拨板轴向活动的压紧弹簧和固定环。
11、进一步的,所述换挡轴上还套设有与换挡拨板同步转动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所述拨动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片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换挡拨板通过拨槽拨动拨动盘,使其中一个拨动部至相邻拨动部的位置后,所述定位槽插入至另外两个拨动部之间并限制换档盘的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换挡轴上设有将所述换挡拨板弹性压紧在所述定位片上的伸缩弹簧。
13、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弹簧为扭簧,所述回转弹簧的套设在所述换挡轴上且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至同一平面,所述换挡拨板和所述定位片通过与换挡轴平行的拨动销带动同步转动,所述拨动销位于所述回转弹簧的两个端部之间。
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片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扭簧连接。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变速机构具有常用、加力、加速三种挡位变换,并通过换挡机构实现三个档位的切换,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且换挡机构保证了每次换档的准确以及换档后的稳定,进而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输出传递来满足不同使用情况,进而提高发电机电能的利用率,减少发电机的动力损耗,其适用性更高。
技术特征:1.一种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变速机构和换挡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10)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00)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0)轴向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00)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00)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10)轴向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轴(400)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00)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50)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400)上;所述第一同步环(330)和所述第二同步环(430)均通过接合齿套花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0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0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鼓(810)、转动连接在壳体的换挡轴(820)、回转弹簧(830)、换挡拨板(840)、固定在换挡鼓(810)一端的换档盘(850)和固定在换档盘(850)一端的拨动盘(860),所述拨动盘(860)的周边成型有若干拨动部(861);所述换挡拨板(840)设在所述换挡轴(820)上且随所述换挡轴(820)同步转动,所述回转弹簧(830)带动所述换挡拨板(840)复位,所述换挡拨板(840)上设有拨槽(841),所述拨槽(841)通过拨动部(861)分别向两个方向拨动所述换档盘(850)转动,所述换档盘(850)的周边成型有若干档位槽(851),所述换档盘(850)一侧设有限位片(870);所述限位片(870)一端铰接在壳体上,且铰接轴平行于所述换档盘(850)的轴线,所述限位片(870)另一端弹性压紧在所述档位槽(851)内;所述拨槽(841)拨动距离换挡轴(820)最远的拨动部(861)两侧的拨动部(86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鼓(810)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拨叉(210),两个所述拨叉(210)分别带动第一同步环(330)沿第一输出轴(300)轴向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同步环(330)与加速档齿轮(340)啮合,以及带动第二同步环(430)沿拨叉轴(200)的轴向方向移动,以使第二同步环(430)与常用档齿轮(420)或加力档齿轮(440)啮合;所述换挡鼓(810)外间隔设有两个换档滑槽(811),两个所述拨叉(210)的拨叉销分别嵌接到两个所述换档滑槽(811)中,且分别能沿在两个所述换档滑槽(811)的导向作用下绕换挡鼓(810)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所述换挡轴(820)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壳体(110)外,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300)、第二输出轴(400)、第三输出轴(500)以及驱动机构的输入轴(60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20)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拨板(840)沿换挡轴(820)轴向滑动连接在换挡轴(820)上,所述换挡轴(820)上还设有限制换挡拨板(840)轴向活动的压紧弹簧(880)和固定环(823)。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820)上还套设有与换挡拨板(840)同步转动的定位片(890),所述定位片(890)与所述拨动部(86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定位片(890)上形成有定位槽(891),所述换挡拨板(840)通过拨槽(841)拨动拨动盘(860),使其中一个拨动部(861)至相邻拨动部(861)的位置后,所述定位槽(891)插入至另外两个拨动部(861)之间并限制换档盘(850)的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820)上设有将所述换挡拨板(840)弹性压紧在所述定位片(890)上的伸缩弹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弹簧(830)为扭簧,所述回转弹簧(830)的套设在所述换挡轴(820)上且其中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至同一平面,所述换挡拨板(840)和所述定位片(890)通过与换挡轴(820)平行的拨动销(822)带动同步转动,所述拨动销(822)位于所述回转弹簧(830)的两个端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890)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扭簧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变速机构和换挡机构;所述变速机构传动连接驱动机构的输入轴;所述换挡机构用于带动变速机构进行换挡。本技术提供的后置变速箱三档结构,变速机构具有常用、加力、加速三种挡位变换,并通过换挡机构实现三个档位的切换,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且换挡机构保证了每次换档的准确以及换档后的稳定,进而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输出传递来满足不同使用情况,进而提高发电机电能的利用率,减少发电机的动力损耗,其适用性更高。技术研发人员:胡大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动沃机车产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1技术公布日:2024/7/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30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