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零部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阀管导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阀管导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4:58:23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导油,尤其涉及一种阀管导油装置。

背景技术:

1、压缩机一般由上盖、下盖、壳体、固定在内部提供旋转动力的马达和实现制冷剂压缩的泵体构成,所述泵体包括上轴承、下轴承、气缸组件、活塞以及曲轴等结构。

2、现有技术中,压缩机运转时,冷冻机油会由设置于曲轴底部的油叶片泵送入泵体各个运动部件的接触面进行润滑。

3、但是在低速运转时,油叶片泵吸力小,曲轴在轴承中长时间运转而无法得到润滑,容易造成零件过热,从而导致可靠性问题的发生,时压缩机运转时会有一部分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混合,通过定子卷线间隙/马达气隙/定子冷媒孔/转子冷媒孔进入压缩机上部空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压缩机上腔冷冻油回油不良以及压缩机低频运转时曲轴润滑不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包括:

3、压缩机,压缩机内设置有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

4、压缩机内的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之间留有间距,以便压缩机运转结构的安装;

5、导油组件,导油组件设置在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之间;

6、导油组件的结构设置,使得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两个腔体上下连通;

7、将压缩机上腔内的流体导入至压缩机下腔中;

8、导油组件的连通结构,实现压缩机上腔内的流体向压缩机下腔内导入;

9、阻止压缩机下腔中的流体向上回流。

10、导油组件内的连通结构,通过特斯拉管的结构设置实现上述目的。

11、优选地,导油组件为长方体结构;

12、长方体的导油组件,使得其内部管路可以按照特斯拉管的结构进行组合连接;

13、导油组件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流通孔;

14、流通孔的结构,将外界流体导入至导油组件内部的连通结构内;

15、流通孔与压缩机上腔连通;

16、以使流通孔将压缩机上腔内的流体导入至导油组件内部的连通结构中。

17、优选地,导油组件内设置有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组成;

18、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共同实现导油组件向下加速流通,向上阻碍流通的功能;

19、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分别与一个流通孔连通;

20、压缩机上腔内的流体通过流通孔的结构,分别进入至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中;

21、优选地,主流通道为连续的折线形圆管结构;

22、使得从主流通道上方和下方进入其内的流体进行折线运动。

23、优选地,导油组件中支流通道由上支流道和下支流道共同组成;

24、从上方进入支流通道的流体依次通过上支流道和下支流道,从下方进入支流通道的流体依次通过下支流道和上支流道;

25、上支流道为直线形圆管;

26、从上支流道下方进入的流体,使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减速,从上支流道上方进入的流体,使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加速。

27、下支流道为弧形圆管;

28、从下支流道内外两侧进入的流体,在下支流道另一侧流出时,均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

29、上支流道的上端与下支流道的外侧下方连通。

30、下支流道对从上支流道下方向上运动的流体进行方向引导,使其在与主流通道交汇时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下支流道内侧流向外侧的流体经过引导使其方向向下,进入上支流道内进行二次加速。

31、优选地,上支流道的下端与主流通道拐点的上方连通;

32、上支流道对从下方进入主流通道的流体进行分流,从而实现阻碍下方流体向上流动,并通过上支流道向下的加速运动,使得主流通道内向下的流体进行加速。

33、下支流道的内侧下方与主流通道拐点的下方连通。

34、下支流道将向上流动的流体向相反方向引导,使其与主流通道内向上流动的流体发生碰撞,使其减速。

35、优选地,主流通道三个拐点设置为一段;

36、每一段均通过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对自上而下的流体进行加速,对自下而上的流体进行减速。

37、每一段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共同组成一个循环节;

38、每一个循环节的加速和减速效果恒定;

39、导油组件内的循环节数量不少于四个。

40、循环节的数量超过四个后,使得压缩机下腔内的流体不会上升至压缩机上腔内。

41、优选地,导油组件竖直安装在曲轴的上方;

42、将压缩机上腔内的流体导入至曲轴的中部内;

43、曲轴安装在轴承的上方;

44、曲轴的下方与轴承的中部连通;

45、曲轴中部内的流体进入至曲轴与轴承之间的连接处,对两者进行润滑;

46、轴承与压缩机下腔连通。

47、使得轴承内的流体进入压缩机下腔;

48、优选地,曲轴的外侧安装有压缩机转子;

49、压缩机转子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压缩机定子;

50、压缩机定子固定在压缩机中部内壁上。

51、优选地,压缩机转子上设置有流通孔;

52、流通孔内竖直安装有导油组件;

53、压缩机转子的下方设置有转子下腔;

54、转子下腔与导油组件的下方连通;

55、曲轴与轴承的连接部位设置在转子下腔内。

5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57、1、通过导油组件只能够正向通过,而很难反向逆流的结构,阻碍压缩机下腔的油直接通过曲轴的油槽直接喷出到压缩机上腔中,增加了压缩机的吐油率;

58、2、通过压缩机上腔的油可以在流入压缩机下腔中,保持冷冻油能够对曲轴足够润滑,避免压缩机运转时会有一部分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混合的前提下,通过定子卷线间隙/马达气隙/定子冷媒孔/转子冷媒孔进入压缩机上腔;

59、3、通过将导油组件安装在压缩机转子内,使得压缩机转子组件上腔的冷冻油回油到压缩机转子组件下腔,对曲轴进行润滑的同时,也可以对压缩机转子和压缩机定子之间的转动进行润滑。

技术特征:

1.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导油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组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油组件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压缩机上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组件内设置有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组成,所述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分别与一个所述流通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通道为连续的折线形圆管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通道由上支流道和下支流道共同组成,所述上支流道为直线形圆管,所述下支流道为弧形圆管,所述上支流道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流道的外侧下方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流道的下端与所述主流通道拐点的上方连通,所述下支流道的内侧下方与所述主流通道拐点的下方连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通道三个拐点设置为一段,每一段所述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共同组成一个循环节,所述导油组件内的循环节数量不少于四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组件竖直安装在曲轴的上方,所述曲轴安装在轴承的上方,所述曲轴的下方与所述轴承的中部连通,所述轴承与所述压缩机下腔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外侧安装有压缩机转子,所述压缩机转子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压缩机定子,所述压缩机定子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中部内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转子上设置有流通孔,流通孔内竖直安装有所述导油组件,所述压缩机转子的下方设置有转子下腔,所述转子下腔与所述导油组件的下方连通,所述曲轴与所述轴承的连接部位设置在所述转子下腔内。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导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内设置有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导油组件,导油组件设置在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之间,将压缩机上腔内的流体导入至压缩机下腔中,阻止压缩机下腔中的流体向上回流。通过导油组件只能够正向通过,而很难反向逆流的结构,阻碍压缩机下腔的油直接通过曲轴的油槽直接喷出到压缩机上腔直接中,增加压缩机的吐油率,且压缩机上腔的油可以在流入压缩机下腔中,保持冷冻油能够对曲轴足够润滑;同时,避免压缩机运转时会有一部分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混合,通过定子卷线间隙/马达气隙/定子冷媒孔/转子冷媒孔进入压缩机上腔。技术研发人员:吴源,巩庆霞,万鹏凯,陈严兵,安益庆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30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90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