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压力泵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6:30:50
专利名称:双作用压力泵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气、液体喷洒器械,特别适合于应用到喷雾器及打气、抽气、抽液、加液等器械上。现在在喷雾器、打气筒及其它打气、抽气、抽液、加液等类器械上所使用的均为单作用压力泵,这种压力泵一般由泵筒、泵盖、泵座、活塞及活塞杆等几部分组成,这种压力泵活塞上、下运动一次(即二个行程)只对气体或液体产生一次压力,因此其使用效率不高。同时现有的背负式喷雾器的手摇杆阻力点较长,故其压力不大,不能满足远程喷雾的需要,而且活塞杆的出口处(即泵盖顶部)经常漏液,对人体的危害较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现有的单作用压力泵改进成双作用压力泵(即上、下一次的两个行程均对气体或液体产生压力),提高压力泵的使用效果,使之可广泛地适用于喷雾器及打气、抽气、抽液、加液等器械。如用其取代现有背负式喷雾器的单作用压力泵,并可减少压力气室,并能向喷雾器喷头提供高压药液,使喷雾器能适应远程喷雾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将压力泵的活塞分成上、下两层,两层间有一个活塞环槽,活塞的上层上部设置一只皮圈,活塞的下层上开设若干个通气、液小孔,并将出气、液孔设置于泵盖下部。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双作用压力泵结构示意图图2是喷雾器加水过滤装置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一种双作用压力泵,由泵筒〔13〕、泵盖〔6〕、泵座〔26〕、活塞〔16〕、活塞杆〔12〕等几部分组成,活塞〔16〕和活塞杆〔12〕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泵筒〔13〕与泵盖〔6〕、泵筒〔13〕与泵座〔26〕均紧密连接,它们之间分别由密封垫片〔9、27〕密封以防止气体或液体渗漏,泵座〔26〕上开有一进气、液孔,进气、液孔的孔沿上有一只进气、液阀〔19〕,进气、液阀〔19〕的上方有一根不锈金属丝〔18〕控制其上行高度,泵筒〔13〕上部与泵座〔26〕上各有一块定位板〔10、20〕,压力泵由螺母〔11、22〕分别通过定位板〔10、20〕安装定位。本实用新型将活塞〔16〕分成两层,两层间有一个活塞环槽〔15〕,活塞〔16〕的上层上部有一只皮圈〔14〕,活塞〔16〕的下层上开有若干个通气、液小孔〔28〕,同时将压力泵的出气、液孔〔8〕设置于泵盖〔6〕下部。为减轻因活塞〔16〕与泵筒〔13〕内壁相对运动摩擦而造成的对活塞〔16〕与泵筒〔13〕的磨损,延长压力泵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在活塞〔16〕的下层下部套装一只皮圈〔17〕或一只皮碗。为使泵盖〔6〕不漏气体或液体,提高其密封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可在泵盖〔6〕内壁顶部设置一个由皮圈〔7〕和定位环〔29〕组成的密封装置,也可以不用皮圈及定位环,而在泵盖〔6〕的内壁(即安置皮圈〔7〕的水平位置范围)设内圆周凹槽,安置“O”型橡胶密封圈组成密封装置。最好采用后一种方式,因为据有关设计资料介绍,当工作压力小于10MPa时,“O”型橡胶密封圈可直接用于运动密封,而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本实用新型可在受压方向设置挡圈以增强“O”型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为避免灰尘或废渣进入压力泵体内影响压力泵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在泵座〔26〕下部连接一套气、液体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由滤气、液筒〔23〕、滤网〔25〕及滤网骨架〔24〕组成,滤网〔25〕依附于滤网骨架〔24〕上,滤气、液筒〔23〕与泵座〔26〕紧密连接,其间设有一只密封垫片〔21〕以防渗漏。当双作用压力泵的作用物为液体时(如喷雾器或用于抽液、加液装置上),为防止液体从泵盖〔6〕顶部渗漏,本实用新型可在泵盖〔6〕中部开设一只回液孔〔30〕与器具的盛液桶通过管路相联通,并在回液孔〔30〕上方泵盖〔6〕与活塞杆〔12〕间设置一只“O”型橡胶密封圈〔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活塞〔16〕上行时,泵筒〔13〕内皮圈〔14〕上部的气体或液体被压缩而从出气、液孔〔8〕排出,同时皮圈〔17〕下部的空间扩大,气体或液体即从滤水筒〔23〕的内腔经过滤后顶开进气、液阀〔19〕进入皮圈〔17〕下部的空间,当活塞〔16〕上行到其上止点后再下行——上止点即定位环〔29〕的底侧(采用皮圈密封装置时)或泵盖〔6〕内壁的底侧(采用“O”型橡胶密封装置时)。由于压力的作用而将进气、液阀〔19〕关闭,气体或液体经过通气、液孔〔28〕进入活塞环槽〔15〕,同时由于上部活塞杆〔12〕下行部分需占用一定的空间,故皮圈〔17〕下部空间的缩小量将大于皮圈〔14〕上部空间的增加量,因此由于活塞的下行对皮圈〔17〕下部气体或液体的挤压将使气体或液体经通气、液孔〔28〕进入活塞环槽〔15〕并进而在其压力作用下冲开皮圈〔14〕进入皮圈〔14〕上部空间后经出气、液孔〔8〕以较大的压力喷出。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双作用形式,因此其使用效率及使用性能较之单作用压力泵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广泛地适用于喷雾器及打气、抽气、抽液、加液等器械上,若用本实用新型取代现有16型背负式喷雾器的单作用压力泵、并可减少压力气室,则可持续地向喷雾器喷头提供高压药液,使喷雾器能很好地适应远程喷雾的需要。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双作用压力泵的无气室背负式喷雾器,这种喷雾器的盛液桶和背带与现有的16型背负式喷雾器结构相同,但为了有效地阻止废渣等杂物进入盛液桶而影响喷雾器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在盛液桶的加水口〔1〕上设置了一只滤水器〔4〕,滤水器〔4〕上有滤水器骨架〔3〕,滤水器骨架〔3〕上蒙有一层尼龙滤网布〔2〕,同时采用双作用压力泵取代了16型喷雾器的单作用压力泵,并取消压力气室,双作用压力泵安装于原压力气室安装部位,出气、液孔〔8〕与喷雾器的喷管相联通,滤气、液筒〔23〕下部的通气、液孔与盛液桶的出水孔相通,回液孔〔30〕与盛液桶相通,喷雾器的手摇杆连接于活塞杆〔12〕顶部圆孔上。这种无气室背负式喷雾器由于采用双作用压力泵,因而其性能和使用效率较之现有的背负式喷雾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可较好地适应远程喷雾的需要。为了加强药液浓度的科学性,现设计一种量药器作为计量液态农药数量,从而能较准确地制配药液浓度。其结构类似医学上用的注射器,只要将注射针换成一根微孔小胶管即成。用透明塑料制作,量药器筒上有明显的容积刻度。使用时,只要将小胶管接触瓶内药液,就能按需吸取农药。权利要求1.一种双作用压力泵,由泵筒、泵盖、泵座、活塞、活塞杆等几部分组成,泵座上开有一进气、液孔,进气、液孔的孔沿上有一只进气、液阀,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活塞[16]分成上、下两层,两层间有一个活塞环槽[15],活塞[16]的上层上部有一只皮圈[14],活塞[16]上开有若干个通气、液孔[28],出气、液孔[8]设置于泵盖[6]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活塞〔16〕的下层下部套有一只皮圈〔17〕或皮碗。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作用压力泵,其特征在于在泵盖〔6〕内壁顶部有一由皮圈〔7〕和定位环〔29〕组成的密封装置或在泵盖〔6〕的内壁(即安置皮圈〔7〕的水平位置范围)的设内圆周凹槽,安置“O”型橡胶密封圈组成密封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作用压力泵,其特征在于在泵座〔26〕下部连接有一套气、液体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由滤气、液筒〔23〕、滤网〔25〕及滤网骨架〔24〕组成,滤网〔25〕依附于滤网骨架〔24〕上,滤气、液筒〔23〕与泵座〔26〕间有一只密封垫片〔2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作用压力泵,其特征在于为防止液体从泵盖〔6〕顶部渗漏,在泵盖〔6〕中部开有一回液孔〔30〕,回液孔〔30〕上方泵盖〔6〕与活塞杆〔12〕间有一只“O”型橡胶密封圈〔5〕。专利摘要一种双作用压力泵,由泵筒、泵盖、泵座、活塞、活塞杆等几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将活塞分成上、下两层,两层间有一个活塞环槽,上层活塞的上部有一只皮圈,下层活塞开有若干个通气、液孔,下层活塞的下部有一只皮圈(或皮碗)。压力泵的出气、液孔设置于泵盖下部。本实用新型较之单作用压力泵可显著地提高其使用效率和使用性能,可广泛地适用于喷雾器及打气、抽气、抽液、加液等器械上。文档编号F04B9/14GK2069491SQ9021144公开日1991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8日发明者黄载顶 申请人:黄载顶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731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人力旋转水泵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