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珍稀植物保护的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1 23:12:00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兼顾珍稀植物保护的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弃渣需要较大的场地进行集中堆放,这些弃渣的堆放占用面积大、且破坏了渣场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尤其是4级以上的弃渣场是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大型工程弃渣场所在地一般较为偏远,对原始生境中的植物,尤其对珍稀植物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例如,弃渣场废弃物的堆放、压迫和覆盖等物理破坏导致了珍稀植物的生境丧失;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珍稀植物造成化学污染,抑制其生长,破坏其繁殖能力,最终导致其种群消失,加剧濒临灭绝的程度。而珍稀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对于生态修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兼顾珍稀植物保护和弃渣场生态修复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2、现阶段已基本形成弃渣场边坡稳定、土壤改良、植物选配、群落演替及水土保持工程等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但传统的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往往采取分阶段、分工科的方式进行,在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未考虑珍稀植物的保护,导致了生态修复与植物保护的脱节和协同不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兼顾珍稀植物保护的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珍稀植物保护的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法,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珍稀植物保护工作的协同进行,解决了传统生态修复方法中分阶段、分工科导致的问题,提高了生态修复工程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兼顾珍稀植物保护的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获取工程弃渣场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和珍稀植物本底情况;
4、所述珍稀植物本底情况包括珍稀植物的群落结构、物种分布、生长周期和生境需求;
5、结合工程弃渣场的环境特征和珍稀植物的生境需求,确定生态修复方案;
6、s2:根据珍稀植物的物种分布界定保护区域、确定施工路线和施工技术;根据珍稀植物的生长周期确定施工时间;
7、s3:结合环境特征以及珍稀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生境需求,建立珍稀植物群落监测体系和生境管理体系,构建跨区域保护和生态监测网络。
8、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1中,获取工程弃渣场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和珍稀植物本底情况包括以下步骤:
9、将工程弃渣场划分为若干个样区,并将各样区进行编号;
10、在各样区开展地质特征、生态环境调查、珍稀本底情况调查;
11、根据珍稀植物的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计算物种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根据物种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编制珍稀植物保护清单;
12、其中,所述地质特征包括地理状况、地形特征;所述生态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植物资源。
13、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质特征包括海拔、面积、地理坐标、地质类型、坡向、坡度、坡高;
14、所述气候条件包括年平均降水量、主要降水月份、月平均气温、年最低气温、年最高气温;
15、所述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ph值、土壤类型;
16、所述植物资源调查包括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乔木类型、主要灌木类型和主要草木类型。
17、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物种重要值的计算方式如式1:
18、
19、式1中,pi为某一物种重要值,dr为相对多度,er为相对频度,pr为相对优势度;其中,针对乔灌木为主的样方,相对多度(%)=100×某个种的株数/所有种的总株数;相对频度(%)=100×某个种在统计样方中出现的次数/所有种出现的总次数;相对优势度(%)=100×某个种的胸高断面积/所有种的胸高断面积。如在草本群落中,可用物种的平均高度替代优势度,或相对盖度替代相对多度进行计算。
20、物种多样性指数包括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计算公式如式2、式3、式4和式5所示:
21、
22、h=-∑(pi×lnpi) 式3
23、d=∑pi2 式4
24、
25、式中,r为gleason丰富度指数,h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d为simpson优势度指数,e为pielou均匀度指数,s为物种总数,a为样方数,pi为物种i的相对重要值。
26、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态修复方案包括生态恢复方案和生态保护方案;
27、所述生态恢复方案包括对施工区域进行生态恢复;所述施工区域为工程弃渣场所在地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的区域;
28、所述生态保护方案包括对保护区域进行生态保护,所述保护区域为工程弃渣场所在地中所述珍稀植物所在的区域。
29、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还包括在所述施工区域周围设置防护设施;
30、在所述施工区域内,对于不可避免需要清除的物种资源,将物种资源进行迁移保护;
31、在所述保护区域内,对于不可避免施工的保护区域,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覆土保护。
32、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3中,所述珍稀植物群落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对修复后的施工区域进行珍稀植物群落的监测,记录珍稀植物的生长状态、种群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标;
33、定期对保护区域内的珍稀植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进行监测,获取珍稀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34、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的周期为五年,并在每个珍稀植物的生长季定期开展监测。
35、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3中,所述生境管理体系包括:定期更新保护区域的界限划分;
36、定期对修复后的施工区域进行水土保持、除草、病虫害防治;
37、对于生长较慢或数量较少的珍稀植物,采取种植增殖的方法,培育大批次的幼苗并进行后续的定植工作;
38、在保护区域内的珍稀植物周围设置保护标识。
39、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态监测网络用于监测修复后的施工区域和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并将监测的生态数据传输至网络服务器及其对应的控制平台上。
40、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1、本发明提供的兼顾珍稀植物保护的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法,将珍稀植物的保护应用于弃渣场的生态修复的全过程中,统筹考虑生态修复方法制定的早期阶段、修复施工过程中、修复工程完成后三个阶段不同的珍稀植物保护和生态修复需求,实现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与珍稀植物保护工作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监测”的“三同步”生态修复技术,实现了工程弃渣场生态修复与珍稀植物保护工作的协同进行,解决了传统生态修复方法中分阶段、分工科导致的问题,提高了生态修复工程的整体效率和生态效果;其次,将弃渣场生态修复与珍稀植物保护在设计、施工和监测阶段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降低了修复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确保修复效果持久稳定,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持续发展;此外,本发明通过将珍稀植物保护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全过程,确保弃渣场修复工程不对珍稀植物造成额外的损害,有效保障珍稀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对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963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