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26:41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为了改善电池性能而使用包含单晶粒子和多晶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在专利文献4~5中公开了用碳被覆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表面的技术。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037576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45998号公报
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0-053386号公报
7、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283623号公报
8、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203-2291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在制作正极时,为了提高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的密度,对正极进行压缩,但如果使用包含单晶粒子和多晶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则在压缩时,多晶粒子有时会破裂。如果多晶粒子破裂,则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劣化,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变得显著。
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使用包含单晶粒子和多晶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也能够抑制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降低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
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集电体和配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上述正极合剂层包含由单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a和由多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b,上述正极活性物质a具有被覆上述单晶粒子的表面的碳质被膜,相对于上述单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质量,被覆于上述单晶粒子的表面的上述碳质被膜的被覆量为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b中,在上述多晶粒子的表面被覆碳质被膜的情况下,被覆于上述多晶粒子的表面的上述碳质被膜的被覆量少于被覆于上述单晶粒子的表面的上述碳质被膜的被覆量。
4、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二次电池用正极。
5、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用包含单晶粒子和多晶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也能够抑制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
技术特征:1.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具备正极集电体和配置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b中,在所述多晶粒子的表面被覆碳质被膜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多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质量,被覆于所述多晶粒子的表面的所述碳质被膜的被覆量为3质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b中,在所述多晶粒子的表面未被覆碳质被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a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b的含有比例以质量比计为2:8~8:2的范围。
5.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
技术总结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集电体和配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上述正极合剂层包含由单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A和由多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B,上述正极活性物质A具有被覆上述单晶粒子的表面的碳质被膜,相对于上述单晶粒子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质量,被覆于上述单晶粒子的表面的上述碳质被膜的被覆量为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B中,在上述多晶粒子的表面未被覆碳质被膜。技术研发人员:浦田翔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1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