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带、电池串、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32:46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焊带、电池串、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太阳能电池发电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来源,其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
2、相关技术中,多个太阳能电池通过焊带电性连接形成电池串,电池串经封装后形成电池组件。然而,焊带与太阳能电池的颜色差异很大,导致电池串的颜色一致性较差。
3、基于此,如何提高电池串的颜色一致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焊带、电池串、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电池串的颜色一致性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焊带,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背接触电池与待连接件,所述焊带包括本体和黑色层,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所述待连接件的一侧形成有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所述待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区,所述黑色层覆盖并超出所述非连接区。
3、可选地,所述黑色层的厚度为5μm-150μm。
4、可选地,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伸入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对应的所述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形成有多个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焊点,所述黑色层避让所述第一焊接部;或,所述黑色层覆盖所述第一焊接部的部分区域。
5、可选地,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2mm。
6、可选地,所述待连接件包括第二背接触电池,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与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相邻,所述焊带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
7、可选地,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伸入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对应的所述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形成有多个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的焊点,所述黑色层避让所述第二焊接部;或,所述黑色层覆盖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部分区域。
8、可选地,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2mm。
9、可选地,在所述焊带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黑色层的中点与所述焊带的中点的间距为0mm-4mm。
10、可选地,所述待连接件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背离所述焊带的一侧设有黑色膜,所述焊带连接相邻的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汇流条。
11、可选地,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汇流条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伸入所述汇流条对应的所述连接区,所述黑色层覆盖所述汇流条对应的所述连接区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
12、可选地,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汇流条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1.5mm。
13、可选地,所述汇流条与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间距为0.3mm-5mm,所述黑色层的长度为2mm-9mm。
14、本申请提供的电池串,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焊带。
15、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件,包括上述的电池串。
16、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组件。
17、本申请实施例的焊带、电池串、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由于黑色层覆盖并超出未设有第一背接触电池和待连接件的非连接区,故使得自第一背接触电池和待连接件露出的焊带的颜色与第一背接触电池正面的颜色相近,可以提高电池串的颜色一致性。
技术特征:1.一种焊带,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背接触电池与待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包括本体和黑色层,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所述待连接件的一侧形成有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所述待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区,所述黑色层覆盖并超出所述非连接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层的厚度为5μm-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伸入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对应的所述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形成有多个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焊点,所述黑色层避让所述第一焊接部;或,所述黑色层覆盖所述第一焊接部的部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连接件包括第二背接触电池,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与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相邻,所述焊带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伸入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对应的所述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形成有多个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的焊点,所述黑色层避让所述第二焊接部;或,所述黑色层覆盖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部分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第二背接触电池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2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焊带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黑色层的中点与所述焊带的中点的间距为0mm-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连接件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背离所述焊带的一侧设有黑色膜,所述焊带连接相邻的第一背接触电池和汇流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汇流条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伸入所述汇流条对应的所述连接区,所述黑色层覆盖所述汇流条对应的所述连接区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层从靠近所述汇流条的一侧超出所述非连接区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与所述第一背接触电池的间距为0.3mm-5mm,所述黑色层的长度为2mm-9mm。
13.一种电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焊带。
14.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串。
15.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组件。
技术总结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焊带、电池串、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焊带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背接触电池与待连接件,焊带包括本体和黑色层,本体朝向第一背接触电池和待连接件的一侧形成有连接区和非连接区,第一背接触电池和待连接件设于连接区,黑色层覆盖并超出非连接区。如此,由于黑色层覆盖并超出未设有第一背接触电池和待连接件的非连接区,故使得自第一背接触电池和待连接件露出的焊带的颜色与第一背接触电池正面的颜色相近,可以提高电池串的颜色一致性。技术研发人员:彭青青,徐业海,张凌杰,请求不公布姓名,何达能,陈刚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3技术公布日:2024/7/2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6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