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扭簧、操作机构以及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扭簧、操作机构以及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32:28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气,具体涉及一种扭簧、操作机构以及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1、在传统开关行业中,特别是旋转隔离开关,扭簧用于与旋转隔离开关内的操作机构配合。具体为,扭簧套设在与动触盘配合的棘轮上,通过操作机构带动扭簧运动实现扭簧的储能,当锁定机构解除锁定时,扭簧快速释能,扭簧带动棘轮快速转动,从而实现棘轮带动动触盘运动,实现分合闸效果。

2、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机构的径向转动(左转或者右转)过程中以及扭簧在释能带动棘轮转动的过程中,扭簧的受力点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即一上一下,导致受力不均,使得扭簧的支脚很容易发生断裂,严重影响到整个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扭簧的支脚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簧,包括:

2、主体部;

3、第一支脚,其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下延伸;

4、第二支脚,其与所述主体部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上延伸;

5、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侧视图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在投影平面上两者至少部分重叠。

6、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形成夹角α,30°≤α≤60°。

7、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侧视图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在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上下对称。

8、还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均为圆弧,圆弧的半径为r,r为所述主体部的线径的2-3倍。

9、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的夹角为钝角。

10、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俯视图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在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圆弧弯曲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弧形方向相反。

11、所述主体部的圈数为2-6圈。

12、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扭簧的支脚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机构,具有上述的扭簧。

13、还包括:

14、输出部,其与动触盘联动,所述输出部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固定柱以及固定块;

15、驱动盘,其与手柄联动,所述驱动盘上设有储能凸起;

16、所述主体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分别与所述固定块的两侧相抵,所述第一支脚或所述第二支脚位于所述储能凸起的运动轨迹上。

1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扭簧的支脚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具有上述的操作机构。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扭簧,第一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下延伸,第二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上延伸,两者配合,使得操作机构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支脚的受力点位于两个支脚配合的中间位置上,使得受力均匀,支脚不易发生断裂,从而提高扭簧的使用寿命。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扭簧,两个支脚的夹角角度的限定,使得支脚的受力点得到限定,提高使用寿命。

2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扭簧,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通过上下对称设置,进一步提高受力的均匀性,使得支脚不易发生断裂。

2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扭簧,圆弧的半径限定,相对于扭簧行业中,折弯圆弧r为线径的1-1.5倍,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适当增加圆弧的半径,会大大提高扭簧的使用寿命。

2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操作机构,通过此种扭簧与输出部配合,从而实现驱动输出部转动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扭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12)和所述第二支脚(13)侧视图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脚(12)与所述第二支脚(13)形成夹角α,30°≤α≤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12)和所述第二支脚(13)侧视图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在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支脚(12)与所述第二支脚(13)上下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折弯部(14)、第二折弯部(15),所述第一折弯部(14)连接所述主体部(11)与所述第一支脚(12),所述第二折弯部(15)连接所述主体部(11)与所述第二支脚(13),所述第一折弯部(14)与所述第二折弯部(15)均为圆弧,圆弧的半径为r,r为所述主体部(11)的线径的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14)与所述主体部(11)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15)与所述主体部(11)的连接处的夹角为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12)和所述第二支脚(13)俯视图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在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折弯部(14)、所述第二折弯部(15)的圆弧弯曲方向与所述主体部(11)的弧形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扭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的圈数为2-6圈。

8.一种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扭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机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扭簧、操作机构以及隔离开关,包括:主体部;第一支脚,其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下延伸;第二支脚,其与所述主体部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侧视图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在投影平面上两者至少部分重叠。第一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下延伸,第二支脚朝向外侧斜向上延伸,两者配合,使得操作机构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支脚的受力点位于两个支脚配合的中间位置上,使得受力均匀,支脚不易发生断裂,从而提高扭簧的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金显将,张红伟,薛豪,何金垚,计新华,李刚,苏国俊,郑彬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1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6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