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电磁屏蔽芯片结构的封装工艺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电磁屏蔽芯片结构的封装工艺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1 18:45:40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封装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有电磁屏蔽功能结构的芯片封装工艺,属于半导体封装。

背景技术:

1、在集成电路中,为了保证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正常工作,一般需要对电子组件做电磁屏蔽,一是符合电磁兼容(emc)规范,二是避免电子组件受到外部的电磁波干扰(emi)或避免电子组件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

2、传统方式是将金属屏蔽罩安装在封装基板上,通过与封装基板上的接地端相连构建“法拉第笼”,起到有效的电磁屏蔽效果。

3、当前电磁屏蔽加工方法为:在封装基板上完成晶圆粘贴、焊线、植球等封装工序后,产品切成单颗转贴到pi膜上,用片环固定,再放到溅镀载具上,溅镀设备采用真空溅镀技术,利用电浆对靶材进行离子轰击,将靶材表面的离子撞击出来,这些靶材原子以气体分子形式发射出来,到达沉积的基板上,经过附着、吸附、表面迁移、成核等过程后在半导体器件上形成一层金属层,即屏蔽层。

4、但是,溅镀工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芯片结构的封装工艺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磁屏蔽芯片结构的封装工艺方法,在基板完成晶圆的粘贴、封胶、植球、包封,包括以下步骤:

4、s1、于包封的塑封料面,将产品沿切割道划开;

5、s2、于塑封料面,覆盖金属膜;

6、s3、沿切割道将产品切割为芯片单品。

7、上述步骤s1中划开的切割道通透基板。

8、上述步骤s2中金属膜的覆盖区域包括切割道的道内。

9、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2中金属膜的覆盖区域包括基板的侧面。

10、上述金属膜的覆盖采用压膜工艺。

11、上述金属膜为可导电金属膜,一般为铝膜、铜膜、金膜、银膜。

12、上述金属膜的厚度为3-6微米。

13、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4、本发明的一种电磁屏蔽芯片结构的封装工艺方法,采用金属膜作为屏蔽层,在芯片用塑封料包封后,以膜压的金属膜替代溅镀工艺,在芯片除基板下表面外形成金属膜包裹层,达到电磁屏蔽的效果。

15、本发明的封装工艺方法,简化了工艺步骤,无需封装后将产品转贴在pi膜上再溅镀,可以直接在切割膜上进行压膜和后续切割,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地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屏蔽芯片结构的封装工艺方法,在基板完成晶圆的粘贴、封胶、植球、包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划开的切割道通透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金属膜的覆盖区域包括切割道的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金属膜的覆盖区域包括基板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的覆盖采用压膜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包括铝膜、铜膜、金膜、银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的厚度为3-6微米。

技术总结本发明的一种电磁屏蔽芯片结构的封装工艺方法,在基板完成晶圆的粘贴、封胶、植球、包封;于包封的塑封料面,将产品沿切割道划开;于塑封料面,覆盖金属膜;沿切割道将产品切割为芯片单品。其采用金属膜作为屏蔽层,在芯片用塑封料包封后,以膜压的金属膜替代溅镀工艺,在芯片除基板下表面外形成金属膜包裹层,达到电磁屏蔽的效果。本发明的封装工艺方法,简化了工艺步骤,无需封装后将产品转贴在PI膜上再溅镀,可以直接在切割膜上进行压膜和后续切割,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地适用性。技术研发人员:陈晗玥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03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