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信号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系统  >  正文

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系统

  • 国知局
  • 2024-07-31 21:24:51

本技术涉及车载安全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1、汽车驾驶员在对骑车驾驶过程中,随着驾驶时间和自身状态的不同,会逐渐出现驾驶疲劳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提醒,以使得驾驶员能够作出相应的调节保持清醒。

2、相关技术中,智能车辆的座舱室内设置有相应的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存在疲劳,并于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的特征时,提醒驾驶员进行自调节,以保持相对清醒的驾驶状态.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驾驶员出现驾驶疲劳时存在多种原因,当驾驶员由于长时间驾驶而引起疲劳时,以提醒作为调节方式时,并不能有在需要保持驾驶的前提下效地缓解驾驶疲劳,不利于降低驾驶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针对驾驶员的疲劳原因进行相应的调节,以增加缓解驾驶疲劳的效果,达到降低驾驶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包括:

4、获取驾驶座舱内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信息;

5、判断驾驶行为信息和预设的基准疲劳行为信息是否拟合;

6、当驾驶行为信息和基准疲劳行为信息拟合时,发出疲劳调节提示;

7、基于疲劳调节提示对驾驶行为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疲劳类型;

8、基于疲劳类型进行匹配以确定调节方式;

9、根据调节方式对驾驶员进行疲劳调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精神疲劳和驾驶疲劳进行分析,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产生驾驶疲劳时,分析出相应的疲劳类型,并匹配对应的调节方式,以使得驾驶员能够有效地从缓解疲劳或从疲劳状态中脱离,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的目的。

11、可选的,对驾驶行为信息进行分析时,包括:

12、分析以确定驾驶行为信息中的人员坐姿和人员表情图像;

13、当人员坐姿和预设的肩颈拉伸坐姿一致时,发出肩颈疲劳提示;

14、当人员表情图像和预设的犯困表情特征一致时,发出精神疲劳提示;

15、基于肩颈疲劳提示进行匹配以确定座椅调节参数,并指示驾驶座椅按照座椅调节参数进行调节;

16、基于精神疲劳提示进行匹配以确定个性化语音互动内容,并指示预设的语音助手按照个性化语音互动内容进行互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驾驶行为信息分析过程中,通过对驾驶员的坐姿和表情图像进分析,从而分析出驾驶员出现疲劳时是肢体上出现肩颈疲劳或是精神不佳而引起的犯困,从而通过座椅进行调节,以对肩颈疲劳进行舒缓,对精神疲劳进行语音互动,以缓解驾驶员的精神疲乏,以使得不同类型疲劳得到针对性的调节。

18、可选的,驾驶座椅按照座椅调节参数进行调节时,还包括:

19、根据人员表情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驾驶员的眼部区域图像;

20、将眼部区域图像和预设的眼部倦怠特征对比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一致的眼部倦怠特征;

21、若不存在,则发出用眼正常提示;

22、若存在,则发出用眼疲劳提示;

23、基于用眼疲劳提示以指示挡风玻璃上预设的抬头数字显示仪启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座椅调节以缓解肩颈疲劳的同时,进一步分析驾驶员后续是否存在用眼疲劳的情况,从而增加对其他类型疲劳的监测,当驾驶员存在用眼疲劳时,通过启动抬头数字显示仪,以使得驾驶员能够减少低头或者转移眼睛视线至仪表盘上的动作,提高驾驶员对驾驶路况感知的同时,能够提高驾驶专注性。

25、可选的,抬头数字显示仪启动时,还包括:

26、获取透过挡风玻璃的光线强度;

27、判断光线强度是否小于预设的干扰强度值;

28、若小于,则发出无需调节提示;

29、若等于或大于,则根据光线强度进行匹配以确定透光调节参数;

30、指示预设的透光调节装置按照透光调节参数对降低挡风玻璃的透光性;

31、当透过挡风玻璃的光线强度小于预设的干扰强度时停止调节透光性。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头数字显示仪启动时,进一步分析挡风玻璃上的光线强度,以确定抬头数字显示仪在挡风玻璃上的投影显示是否会受到光照亮度较强的影响,从而对防风玻璃的透光性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增加抬头数字显示仪的显示清晰度,有助于驾驶员有效得知驾驶路况。

33、可选的,光线强度等于或大于预设的干扰强度值时,还包括:

34、将光线强度和预设的增强系数进行匹配,以确定图像增强系数和专注亮度值;

35、基于图像增强系数指示预设的抬头数字显示仪对投影区域进行图像色彩调节;

36、基于专注亮度值指示预设的抬头数字显示仪对投影区域进行中心显示亮度值调节。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光线强度达到或超过干扰强度值时,在对挡风玻璃的透光性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抬头数字显示仪的显示图像进行色彩调节,增强投影图像的清晰度,同时对投影区域的中心亮度进行增强,使得投影区域的中心亮度相对更高,有助于驾驶员在用眼疲劳的状态下,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抬头数字显示仪的投影图像,并提高视线在投影区域中心的集中。

38、可选的,进行中心显示亮度值调节时,还包括:

39、获取投影区域所对应路面的路面图像;

40、基于路面图像进行图像亮暗分析,以确定路面环境暗度;

41、当路面环境暗度小于预设的基准暗度时,发出光照补偿提示;

42、基于光照补偿提示以指示预设的前照灯启动,并减弱投影区域内的边沿亮度值。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抬头数字显示仪将投影的中心区域亮度进行调节过程中,对投影区域中对应路面的图像暗度进行分析,当暗度较小时启动前照灯,以使得挡风玻璃的投影区域中能清晰地将路面和投影图像进行结合,投影提示和现实路况的契合度更高,为驾驶员提供更真实的驾驶提示。

44、可选的,发出疲劳调节提示时,还包括:

45、获取历史音乐播放列表并进行分析,以确定动感曲目;

46、指示预设的音乐播放装置播放动感曲目,并对座舱内降噪;

47、于曲目播放时,获取行驾驶目的地的路线轨迹和汽车位置;

48、根据路线轨迹进行分析,以确定曲折轨迹路段;

49、当汽车位置处于曲折轨迹路段内时,发出专注提示;

50、基于专注提示指示座舱内的主动降噪装置以预设的调节方法对座舱内的降噪进行减弱。

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得知驾驶员存在疲劳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动感曲目播放,以使得驾驶员能够在熟悉的音乐中提高处于相对兴奋的状态,有助于减少精神疲劳,同时对座舱内进行降噪,提高播放曲目的播放效果,在经过曲折路段时,减少降噪效果,使得驾驶员能够感知到路况环境的声音,保持驾驶的专注和增加车辆驾驶感知。

52、可选的,预设的调节方法包括:

53、获取座舱环境分贝值和外环境分贝值;

54、根据外环境分贝值和座舱环境分贝值进行分析,以确定降噪比例;

55、基于降噪比例和预设的通透降噪比例进行比较;

56、当降噪比例大于预设的通透降噪比例时,发出降噪提调节提示;

57、基于降噪调节提示指示主动降噪装置进行降噪比例调节;

58、当降噪比例等于或小于预设通透降噪比例时,指示主动降噪装置停止调节,并获取新的专注提示。

5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座舱内外的声音分别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主动降噪时的降噪比例,当降噪比例较高时,指示降噪装置降低降噪比例,直至座舱内能够听到车外环境音,使得行驶于曲折路段时,能够保持相应的驾驶专注,当车辆驶过曲折路段时,停止降噪比例的减弱,并重新恢复降噪比例,便于驾驶员继续通过倾听动感曲目,保持精神兴奋。

6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1、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系统,包括:

6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座舱内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信息;

63、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驾驶行为信息和预设的基准疲劳行为信息是否拟合;

64、当驾驶行为信息和基准疲劳行为信息拟合时,发出疲劳调节提示;

65、基于疲劳调节提示对驾驶行为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疲劳类型;

66、基于疲劳类型进行匹配以确定调节方式;

67、处理模块,根据调节方式对驾驶员进行疲劳调节;

68、存储器,用于存储任一项的一种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的程序;

69、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任一项的汽车疲劳驾驶调节方法。

7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精神疲劳和驾驶疲劳进行分析,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产生驾驶疲劳时,分析出相应的疲劳类型,并匹配对应的调节方式,以使得驾驶员能够有效地从缓解疲劳或从疲劳状态中脱离,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的目的。

7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72、1.分析驾驶员在产生驾驶疲劳时的疲劳类型,并匹配对应的调节方式,以使得驾驶员能够有效地从缓解疲劳或从疲劳状态中脱离,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达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的目的;

73、2.缓解肩颈疲劳的同时,进一步分用眼疲劳的情况,从而增加疲劳类型的监测多样性,当驾驶员存在用眼疲劳时,启动抬头数字显示仪,以使得驾驶员能够减少低头或者转移眼睛视线至仪表盘上的动作,提高驾驶员对驾驶路况感知的同时,能够提高驾驶专注性;

74、3.在调节中心区域亮度过程中,分析投影区域中对应路面的图像暗度,并于暗度较小时启动前照灯,以使得挡风玻璃的投影区域中能清晰地将路面和投影图像进行结合,投影提示和现实路况的契合度更高,为驾驶员提供更真实的驾驶提示。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95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