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方法及查验系统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31 22:10:15
本技术涉及安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方法及查验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车辆进行通关查验时,车辆和车辆上所有旅客都要进行相关查验的,通常情况下,驾驶员驾驶车辆通过查验车道进行车辆查验,通常在通关口岸的车辆通行的每一车道上只设定有一个查验位,那么多辆车辆即将在该车道通行时,需要一一排队进行,当通行车辆较多时,查验过程中容易造成车辆排队时间过长和车辆拥堵现象,以及容易增加拥堵时间。并且,车辆上其他旅客需要下车到查验大厅内进行相关证件查验,旅客携带证件在查验大厅的不同位置进行证件的资料页的旅客信息查验、证件签证标签的粘贴、相关印章的盖章以及人脸指纹信息采集等多项查验操作,如此,旅客需要在不同位置进行排队查验,容易造成旅客通关不便利性以及也可能出现遗漏某项查验操作的现象,同时人车分开查验方式对通关查验带来不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一车道多车辆查验以加快查验速度和减少拥堵风险、实现在一个查验工位实现车人证件同时查验以提高查验便捷性的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方法及查验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系统,其与后台监控系统通信连接且包括:
3、设置于每一车道的入口处的一级道闸,用于对通行车辆进行识别并放行识别成功的车辆进入车道;
4、间隔设置于每一车道同一侧且呈队列排布的多个车辆查验工位,每一车辆查验工位具有存储于后台监控系统的编号、工位入口和工位出口,每一车道上的一所述车辆查验工位的所述工位入口与该车道连通且该车辆查验工位的所述工位出口与该车道车流通行方向的右侧的另一车道连通;
5、与多个车辆查验工位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证件自动查验装置,每一所述证件自动查验装置连接后台监控平台且包括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用于对证件进行自动翻页、证件信息识别、证件贴标和证件盖章的证件查验模块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用于采集生物特征信息采集的平板;
6、设置于每一所述车辆查验工位的工位出口的二级道闸,用于对所有旅客证件经过查验后的车辆进行管控放行;以及,
7、设置于每一所述车道的出口处的三级道闸,用于识别并放行进行查验后的车辆以通过该车道。
8、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车道上所有车辆查验工位成阵列分布,所述证件自动查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用于打印查验凭条的打印机以及位于每一所述车道的出口处的岗亭。
9、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查验口;所述证件查验模块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可自自所述查验口伸缩的机械臂组、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承托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用于将所述机械臂组上的证件逐个夹取至承托件上的机械夹具、沿所述承托件运动轨迹分布的翻页机、证件识别器、贴标机和盖章机;所述机械臂组包括底框座、伸缩滑动于所述底框座上的伸缩臂、用于吸起所述伸缩臂上的证件的证件取证模块、位于所述伸缩臂相邻两侧边且用于采集吸起证件的侧视图的第一识别相机和第二识别相机、连接所述证件取证模块且用于调节由所述证件取证模块的吸起证件的开页侧至第一预设方向的第一旋转模块、与所述机械臂组上下设置的传送件、采集面朝向所述传送件设置的第三识别相机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械臂组上且用于调节所述传送件上的证件的正面至第二预设方向的第二旋转模块。
1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系统的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方法,其包括:
11、工位绑定:将每一车辆查验工位与该车辆查验工位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属于该车辆查验工位的证件自动查验装置、该车辆查验工位所属车道、所属车道的入口处一级道闸、该车辆查验工位的工位出口处的二级道闸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于后台监控系统中;
12、车辆一级放行:通过后台监控系统控制一级道闸识别车辆并放行识别成功车辆进入车道;
13、查验操作: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匹配搜索出车道内的处于空闲状态的所有车辆查验工位,语音指引车辆驶入任一空闲状态的车辆查验工位处并更新该空闲状态的车辆查验工位状态为忙绿状态,并驱动该车辆查验工位的证件自动查验装置的证件查验模块对驶入预设位置的车辆内的所有旅客证件进行证件信息识别、证件贴标和证件盖章的证件查验操作;在证件查验操作之后利用证件自动查验装置的平板依次采集所有旅客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人证核验;在后台监控系统中标记完成查验操作的车辆状态为已查验;
14、车辆二级放行:通过后台监控系统控制二级道闸打开并指引车辆驶出二级道闸进入该车道车流方向的右侧的另一车道内,并将二级道闸所属的车辆查验工位状态改为空闲状态;以及,
15、车辆三级放行:通过后台监控系统控制三级道闸打开以放行已查验的车辆驶出车道。
16、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证件查验操作包括:
17、驱动证件自动查验装置的壳体内的机械臂组自壳体上的查验口朝向车辆伸出,并驱动放置有层叠设置的所有旅客的证件的机械臂组缩回至壳体内;
18、驱动证件取证模块逐一吸起机械臂组上证件;基于第一识别相机获取的第一侧视图、第二识别相机的获取的第二侧视图和第一旋转模块旋转吸起的证件的开页侧朝向第一预设方向;
19、上传进行第一预设方向调整后的证件至传送件上,基于第三识别相机获得的俯视图和第二旋转模块调整传送件上证件的正面至第二预设方向;
20、驱动机械夹具夹取进行第二预设方向调整的证件至机架上的承托件上;
21、驱动承托件于机架上运动经过机架上的翻页机、证件识别器、贴标机和盖章机进行翻页、信息识别、贴标和盖章的证件查验操作;
22、再驱动机械夹具夹取查验操作后的证件至机械臂组上。
23、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识别相机获取的第一侧视图、第二识别相机的获取的第二侧视图和第一旋转模块旋转吸起的证件的开页侧朝向第一预设方向,包括;
24、步骤s321:判断第一侧视图和第二侧视图中哪一侧视图属于连接证件开页侧和合页侧的侧边的侧边图像f;
25、步骤s322:通过第一旋转模块和采集侧边图像f的侧边识别相机j调节证件的开页侧至第一预设方向,其中侧边识别相机j可为第一识别相机或者第二识别相机。
26、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一侧视图和第二侧视图中哪一侧视图属于连接证件开页侧和合页侧的侧边的侧边图像f,包括:
27、对第一侧视图和第二侧视图进行关于证件区域的直线检测;
28、获取第一侧视图中相交的所有直线形成的第一轮廓;
29、获取第二侧视图中相交的所有直线形成的第二轮廓;
30、若是第一轮廓为扇形开口的形状,则第一识别相机采集的第一侧视图为连接证件开页侧和合页侧的侧边的侧边图像f;
31、若是第一轮廓为扇形开口的形状,则第二识别相机采集的第二侧视图为连接证件开页侧和合页侧的侧边的侧边图像f。
32、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证件的开页侧朝向第一预设方向时证件的开页侧朝向第一识别相机,基于第一识别相机和第一旋转模块进行证件开页侧朝向的调整,包括:
33、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以第一侧视图中相交的多个线条的交点为原点、以证件取证模块吸证件时与证件接触的线条l为x轴且以垂直该线条l的直线为y轴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其中以图像坐标系的横轴正方向为x轴正方向且以图像坐标系的纵轴正方向为y轴正方向;
34、当判定证件扇形弧面在所述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象限时,利用第一旋转模块驱动证件取证模块沿第一方向转动90度以使开页侧朝向第一识别相机;
35、当判定证件扇形弧面在所述第一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二象限时,利用第一旋转模块驱动证件取证模块沿第二方向转动90度。
36、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二识别相机和第一旋转模块进行证件开页侧朝向的调整,包括:
37、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以第二侧视图中相交的多个线条的交点为原点,以证件取证模块吸证件时与证件接触的线条l为x轴且以垂直该线条l的直线为y轴建立第二直角坐标系,其中以图像坐标系的横轴正方向为x轴正方向且以图像坐标系的纵轴正方向为y轴正方向;
38、当判定证件扇形弧面在所述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象限时,利用第一旋转模块驱动证件取证模块沿第一方向转动180度;
39、当判定证件扇形弧面在所述第二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二象限时,利用第一旋转模块驱动证件取证模块转动0度。
40、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行翻页、信息识别、贴标和盖章的证件查验操作时,通过机架上的感应件感应承托件上的被感件以感应承托件在机架上滑行位置。
41、本技术提供的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方法及查验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每一车道处规划多个车辆查验工位,并在每一车辆查验工位处设置证件自动查验装置,并通过车辆查验工位和车道之间出入口的位置关系设置以保证查验过程中车辆的有序通行以减少拥堵风险,即可实现一车道同时查验多个车辆的功能,有利于缩短查验过程中车辆排队时间,可降低车辆拥堵风险;通过一级道闸识别核验通行车辆且通过三个道闸配合放行通行车辆,并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分配指引的空闲状态的证件查验工位处的证件查验模块对停靠在车辆查验工位内预设位置的车内的所有旅客的证件进行证件信息识别、证件贴标和证件盖章等查验操作,并通过车辆查验工位内的证件自动查验装置的平板才对现场旅客生物特征信息与证件信息识别过程获取的证件信息进行比对,以实现人证核验。如此,该多人免下车自助查验方法及查验系统可实现在车辆行驶于车道过程中同时实现人车证件查验,以有效防止人车分开查验方式带来的通关查验的不便捷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920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