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3:24:47
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
背景技术:
1、绣花布是纺织面料的一种,其与常规的纺织布外观上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绣花布在常规的基础纺织布上增设了绣花纹饰,因此绣花布相比较常规纺织布其具有极大的美观性。
2、现有文献cn219133436u-一种绣花布,涉及纺织面料,包括基层,基层上设置有若干绣花组织,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纱网,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贴肤层,基层、加强纱网、贴肤层通过强力纱线缝合在一起,加强纱网由耐磨纱线经纬编织而成,耐磨纱线由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基层的上表面的加强纱网,从而避免了基层被尖锐的物品刺破,且在绣花布受到拉伸力的时候,加强纱网还能够分担基层受到的拉伸力,从而使得加强纱网的强度更高,耐磨性更好,因此绣花布的强度更高,寿命更长。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上述的绣花布,其纺织成型后整个布料为一个整体,而后续在进行二次绣花布生产时需要对整块布料进行裁剪,而裁剪时会造成布料的剪切边即使对其进行了铰边,但是仍然会产生一定的脱线现象的问题;
4、2、上述的绣花布,绣花布的基层上表面设置有加强纱网,加强纱网通过强力纱线缝制在绣花布基层上,其中强力纱网中的纱线和强力纱线的纱线相同,且具有因为纱线材质问题其表面具有极大的摩擦力,相互缝制并拉紧过程中会造成纱线丝相互刮蹭造成强力纱网以及强力纱线表面出现毛刺严重会造成纱线丝部分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通过利用左右拼接板和前后拼接板可将其他绣花布拼接在该绣花布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侧,便于拆装同时也不需要对其进行裁切,同时,利用防护纱网,而用于制造防护纱网的纱线以及用于将防护纱网缝制到绣花布本体上的纱线均采用两根加强纱线和两根棉线间歇式错位加捻组成,提高传统棉线的强度的同时,也可对绣花布起到防护效果,解决了上述的剪贴拼接绣花布所出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包括绣花布本体,绣花布本体由布匹基层和绣花层组成,且绣花层设置在布匹基层的外侧,绣花布本体的右侧、左侧、后侧和前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右拼接板、左拼接板、后拼接板和前拼接板,左拼接板上侧壁中缝合有第一粘接子贴,前拼接板的上侧壁中缝合有第二粘接子贴,右拼接板的底侧壁上缝合有第一粘接母贴,后拼接板底侧壁上缝合有第二粘接母贴;
4、绣花层的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纱网,防护纱网中的纱线由加强纱线和棉线组成,且加强纱线与棉线之间加捻揉编织构成一根整体。
5、进一步地,防护纱网通过纱线缝制在绣花层的外表面,且用于防护纱网缝制的纱线的结构与防护纱网中的纱线结构相同。
6、进一步地,防护纱网中的一根纱线中的加强纱线和棉线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加强纱线和两个棉线之间相互错位设置。
7、进一步地,右拼接板、左拼接板、后拼接板和前拼接板的厚度相同,且右拼接板、左拼接板、后拼接板和前拼接板的均为绣花布本体的厚度的一半大小设置。
8、进一步地,右拼接板和后拼接板的上侧壁与绣花布本体的上侧壁相互齐平,且右拼接板和后拼接板与绣花布本体之间一体式设置,左拼接板和前拼接板的底侧壁与绣花布本体的底侧壁相互齐平设置,左拼接板和前拼接板与绣花布本体之间一体式设置。
9、进一步地,第一粘接子贴和第二粘接子贴的结构相同,且第一粘接子贴的上侧壁中开设有方框型的第一框型槽,第一粘接子贴的厚度与第二粘接子贴的厚度相同,第一粘接子贴的上侧壁与左拼接板的上侧壁相齐平设置。
10、进一步地,第一粘接母贴和第二粘接母贴的结构相同,且第一粘接母贴的底侧壁上开设有长方形结构的第二框型槽,第一粘接母贴的厚度与第二粘接母贴的厚度相同,且第一粘接母贴的下侧壁与右拼接板的下侧壁相齐平设置。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拼接板、右拼接板、前拼接板和后拼接板,其中,左右拼接板分设在绣花布本体的左右两侧,相互之间分设在绣花本体的上下两侧,前后拼接板分设在绣花布本体的前后两侧,相互之间分设在绣花本体的上下两侧,在使用时,一个绣花布本体可通过左拼接板与另一个绣花布本体的有拼接板接触,两个拼接板之间通过粘接子贴和粘接母贴相互粘接,便于自由拆装,拼接板的厚度为绣花布本体的厚度的一半,因此两个拼接板相互拼接时其所组成的厚度与绣花布本体相同,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每一个绣花布本体均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每一个个体又可相互拼接满足使用需求。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纱网,防护纱网设置在绣花本体的外表比上,防护纱网由经纬纱线相互编织而成,同时,每一根经纬线的结构相同,都由两根加强纱线和两根棉线间歇式错位加捻组成,即所成型的防护纱网中的纱线的外表壁呈现出加强纱线和棉线相互交替呈现的结构,用于将防护纱网缝制在绣花布本体外壁上的缝合线也与防护纱网的纱线结构相同,因此在进行缝制时可有效的降低毛刺的产生也满足防护纱网的强度和韧性。
技术特征:1.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包括绣花布本体(1),所述绣花布本体(1)由布匹基层(101)和绣花层(102)组成,且绣花层(102)设置在布匹基层(10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绣花布本体(1)的右侧、左侧、后侧和前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右拼接板(2)、左拼接板(3)、后拼接板(5)和前拼接板(6),所述左拼接板(3)上侧壁中缝合有第一粘接子贴(4),所述前拼接板(6)的上侧壁中缝合有第二粘接子贴(7),所述右拼接板(2)的底侧壁上缝合有第一粘接母贴(8),所述后拼接板(5)底侧壁上缝合有第二粘接母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纱网(103)通过纱线缝制在绣花层(102)的外表面,且用于所述防护纱网(103)缝制的纱线的结构与防护纱网(103)中的纱线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纱网(103)中的一根纱线中的加强纱线(1031)和棉线(1032)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加强纱线(1031)和两个所述棉线(1032)之间相互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拼接板(2)、左拼接板(3)、后拼接板(5)和前拼接板(6)的厚度相同,且右拼接板(2)、左拼接板(3)、后拼接板(5)和前拼接板(6)的均为绣花布本体(1)的厚度的一半大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拼接板(2)和后拼接板(5)的上侧壁与绣花布本体(1)的上侧壁相互齐平,且右拼接板(2)和后拼接板(5)与绣花布本体(1)之间一体式设置,所述左拼接板(3)和前拼接板(6)的底侧壁与绣花布本体(1)的底侧壁相互齐平设置,所述左拼接板(3)和前拼接板(6)与绣花布本体(1)之间一体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子贴(4)和第二粘接子贴(7)的结构相同,且第一粘接子贴(4)的上侧壁中开设有方框型的第一框型槽(401),所述第一粘接子贴(4)的厚度与第二粘接子贴(7)的厚度相同,且第一粘接子贴(4)的上侧壁与左拼接板(3)的上侧壁相齐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母贴(8)和第二粘接母贴(9)的结构相同,且第一粘接母贴(8)的底侧壁上开设有长方形结构的第二框型槽(901),所述第一粘接母贴(8)的厚度与第二粘接母贴(9)的厚度相同,且第一粘接母贴(8)的下侧壁与右拼接板(2)的下侧壁相齐平设置。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剪贴拼接绣花布,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绣花布本体,绣花布本体由布匹基层和绣花层组成,且绣花层设置在布匹基层的外侧,绣花布本体的右侧、左侧、后侧和前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右拼接板、左拼接板、后拼接板和前拼接板;绣花层的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纱网,防护纱网中的纱线由加强纱线和棉线组成,且加强纱线与棉线之间加捻揉编织构成一根整体。本技术通过利用左右拼接板和前后拼接板可将其他绣花布拼接在该绣花布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侧,用于制造防护纱网的纱线以及用于将防护纱网缝制到绣花布本体上的纱线均采用两根加强纱线和两根棉线间歇式错位加捻组成,提高传统棉线的强度,也对绣花布起到防护效果。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华,惠启立,李治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金袁刺绣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1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396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耐折牛津布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