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分配电路及延时分配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5:29:41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延时分配电路及延时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1、时钟信号被广泛的用于同步半导体器件的操作时序的信号。当从外部装置产生的时钟信号被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内部电路时,该内部电路可能会引起时间延迟问题。因此,通常会在半导体器件中集成延迟锁相环电路以补偿时间延迟,以使半导体器件内部的时钟信号与外部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
2、然而,目前的延迟锁相环电路一般都采用全数字电路来调整时间延迟。但由于全数字电路中每个延时单元的延迟时间均为固定值,从而造成延时精度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延时分配电路,该延时分配电路包括: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第零延时信号,并对第零延时信号延迟m倍的预设时长并产生第m延时信号,其中,预设时长为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中每个数字延时单元对接收的信号所延迟的时间,m倍的预设时长为数字延时时长;第一延时参考电路,与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耦合,被配置为对第m延时信号延迟第一参考时长以产生第一时钟信号;模拟延时电路,与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耦合,被配置为对第m延时信号延迟模拟延时时长以产生第二时钟信号;第二延时参考电路,与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耦合,被配置为对第m延时信号延迟第二参考时长以产生第三时钟信号,其中预设时长小于第一参考时长且大于第二参考时长;相位比较电路,分别与第一延时参考电路和模拟延时电路耦合,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三时钟信号产生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其中第一相位信号指示第一参考时长和模拟延时时长的大小关系,第二相位信号指示第二参考时长和模拟延时时长的大小关系;及控制电路,耦合在相位比较电路和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之间,被配置为根据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产生多个控制信号,其中,多个控制信号控制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中所接入的数字延时单元的个数以调整数字延时时长,从而调整模拟延时时长以得到调整后的模拟延时时长;其中当调整后的模拟延时时长处于预设时长范围内时,模拟延时电路输出调整后的第二时钟信号;其中,预设时长范围处于第二参考时长与第一参考时长之间。
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延时分配方法,应用于上述延时分配电路。该延时分配电路包括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第一延时参考电路、模拟延时电路、第二延时参考电路、相位比较电路和控制电路。该延时分配方法包括: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对第零延时信号延迟m倍的预设时长并产生第m延时信号,其中,预设时长为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中每个数字延时单元对接收的信号所延迟的时间,m倍的预设时长为数字延时时长;第一延时参考电路、模拟延时电路和第二延时参考电路对第m延时信号分别延迟第一参考时长、模拟延时时长和第二参考时长以对应产生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三时钟信号,其中,预设时长小于第一参考时长且大于第二参考时长;相位比较电路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三时钟信号产生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其中第一相位信号指示第一参考时长和模拟延时时长的大小关系,第二相位信号指示第二参考时长和模拟延时时长的大小关系;及控制电路根据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产生多个控制信号以控制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中所接入的数字延时单元的个数,从而调整数字延时时长,进而调整模拟延时时长以获得调整后的模拟延时时长;当调整后的模拟延时时长处于预设时长范围内时,模拟延时电路输出调整后的第二时钟信号。
技术特征:1.一种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电路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数字延时单元以及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电路,其中,每个数字延时单元均对应连接一个开关电路,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中的第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中的第m开关电路导通,除所述第m控制信号之外的其他控制信号控制除所述第m开关电路之外的其他开关电路断开,从而使m个数字延时单元对所述第零延时信号进行延迟以产生所述第m延时信号,进而将所述第m延时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模拟延时电路和所述第一延时参考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比较电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比较器包括第一触发器、第一非门、第二非门、第一或非门、第二触发器、第三非门、第四非门和第二或非门,其中,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触发器的时钟端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以向所述复位电路输出所述第一相位信号,所述第二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以接收所述复位电路产生的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复位端连接,所述第三非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所述第三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器的时钟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以接收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端与复位电路耦合以向所述复位电路输出所述第二相位信号,所述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器的复位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组触发器、第二组触发器、第三或非门和第五非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比较电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超前于或同步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条件下,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到来时,所述第一相位信号由第一电平跳变为第二电平,当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到来时,所述复位信号由第一电平跳变为第二电平,从而控制所述第一相位信号由第二电平跳变为第一电平;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滞后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条件下,所述第一相位信号和所述复位信号均一直处于第一电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比较器包括第一触发器、第一非门、第二非门、第一或非门、第二触发器、第三非门、第四非门和第二或非门,其中,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触发器的时钟端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以向所述复位电路输出所述第一相位信号,所述第二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以接收所述复位电路产生的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复位端连接,所述第三非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三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器的时钟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以接收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器的复位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多个控制单元,
12.一种延时分配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延时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分配电路包括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第一延时参考电路、模拟延时电路、第二延时参考电路、相位比较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延时分配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出一种延时分配电路,包括: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对第零延时信号延迟m倍的预设时长以产生延时信号;第一、第二延时参考电路、模拟延时电路,对延时信号延迟第一、第二参考时长、模拟延时时长并产生第一、第三、第二时钟信号;相位比较电路,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三时钟信号产生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及控制电路,根据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产生多个控制信号,其中,多个控制信号控制级数可调数字延时电路中所接入的数字延时单元的个数,以调整数字延时时长,从而调整模拟延时时长以得到调整后的模拟延时时长,其中当调整后的模拟延时时长处于预设时长范围内时,模拟延时电路输出调整后的第二时钟信号。技术研发人员:殷宁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科学院集成电路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63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