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5:45:17
本公开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型显示装置逐渐涌入市场,oled显示产品的形态也逐渐从刚性转变为柔性。为了获得更大的屏占比,提供更佳的视觉体验,窄边框的超薄模组(mdl)设计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可通过覆晶薄膜(chip on flex,cof)与衬垫弯曲(pad bending)技术实现。
2、然而,窄边框也带来了低可靠性的风险。例如,目前mdl产品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位于弯折区或折叠区处的边框(简称下边框)与mdl产品的连接强度低,无法良好的保护下边框处的弯折区,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能够在减小弯折区处的边框宽度的同时提高该出边框的粘接强度,进而提高显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公开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边框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4、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设有位于所述边框区处的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端通过所述弯折区弯折至所述显示模组的背光侧;
5、光学胶层和盖板层,依次层叠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6、保护胶层,设置在所述弯折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7、第一填充胶层,设置在所述弯折区所在的边框区,所述第一填充胶层至少覆盖所述保护胶层,并填充所述保护胶层、所述光学胶层和所述盖板层之间的间隙;在所述弯折区处所述边框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边缘和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填充胶层在所述盖板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边缘在所述盖板层上的正投影,和/或覆盖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层上的正投影。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所述盖板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填充胶层的侧面与所述盖板层的边缘齐平。
9、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挡墙,层叠在所述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边缘重叠。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胶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不高于2000pa·s。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胶层包括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填充所述间隙,所述第二胶粘层覆盖所述间隙外的所述保护胶层,所述第二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高于所述第一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不高于2000pa·s,所述第二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不低于1000000pa·s。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处的所述盖板层上,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第一子挡墙和层叠在所述第一子挡墙上的第二子挡墙,在垂直所述盖板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挡墙的高度大于所述间隙的高度,且高度差为5μm~10μm;所述间隙的高度为所述保护胶层与所述盖板层之间的最小高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胶层在所述第一边缘处具有倾斜的表面。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胶层的远离所述盖板层的表面。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依次层叠的第一背膜层、散热层、支撑层和第二背膜层,所述第二背膜层设置在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所述显示面板处;
17、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填充胶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背膜层、所述散热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第二背膜层之间的间隙内。
18、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9、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
20、通过本公开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2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具有弯折区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至少覆盖保护胶层,并填充保护胶层、光学胶层和盖板层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填充胶层来作为显示模组在显示面板弯折区处的边框,且第一填充胶层在盖板层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边缘在盖板层上的正投影,和/或覆盖第二边缘在盖板层上的正投影,既能进一步减小弯折区处的边框宽度,又能提高弯折区处的边框与显示模组,具体是第一填充胶层与盖板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和密封性能,进而提高显示模组的质量和可靠性。
22、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边框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盖板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填充胶层的侧面与所述盖板层的边缘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墙,层叠在所述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边缘重叠。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胶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不高于2000pa·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胶层包括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填充所述间隙,所述第二胶粘层覆盖所述间隙外的所述保护胶层,所述第二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高于所述第一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不高于2000pa·s,所述第二胶粘层在固化前的胶液粘度不低于1000000pa·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处的所述盖板层上,所述第二挡墙包括第一子挡墙和层叠在所述第一子挡墙上的第二子挡墙,在垂直所述盖板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挡墙的高度大于所述间隙的高度,且高度差为5μm~10μm;所述间隙的高度为所述保护胶层与所述盖板层之间的最小高度。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胶层在所述第一边缘处具有倾斜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胶层的远离所述盖板层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依次层叠的第一背膜层、散热层、支撑层和第二背膜层,所述第二背膜层设置在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所述显示面板处;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设有位于边框区处的弯折区;光学胶层和盖板层,依次层叠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保护胶层,设置在弯折区的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第一填充胶层,设置在弯折区所在的边框区,第一填充胶层至少覆盖保护胶层,并填充保护胶层、光学胶层和盖板层之间的间隙;在弯折区处边框区包括靠近显示区的第一边缘和远离显示区的第二边缘;第一填充胶层在盖板层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边缘在盖板层上的正投影,和/或覆盖第二边缘在盖板层上的正投影。该显示模组能够减小弯折区处的边框宽度的同时提高该处边框的粘接强度。技术研发人员:庞孟媛,石佳凡,翟建鹏,杨超,杨阳,胡鹏,张胜星,廖川东,陈立强,尹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0技术公布日:2024/7/2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76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