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聚丙烯膜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2:18:53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拉伸的聚丙烯膜。
背景技术:
1、以往,拉伸聚丙烯膜利用其优异的透明性、机械强度、防湿性、刚性等而广泛用于以包装材料为首的各种用途。但是,近年来,从削减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以削减聚丙烯的使用量为目的,在减少厚度等方面下了工夫,但是为了不损害使用感,用户要求维持刚性。
2、即,对于厚度薄的拉伸聚丙烯膜,需要与以往的拉伸聚丙烯膜相比显著地提高刚性。另外,为了对拉伸聚丙烯膜进行印刷、层压加工,在提高刚性的同时,还要求充分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知使用具有高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丙烯制成拉伸膜,由此制成具有高温刚性、耐热性的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聚丙烯而言,可拉伸的温度范围窄,需要在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工序中进行严格的温度管理,进而存在因拉伸不均的产生而导致不良率的产生增加的问题。
4、另外,提出了一种使用了聚丙烯组合物的拉伸膜,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从作为高立构规整性指标的五单元组分率为92%以上的聚丙烯中选择的2种成分的聚丙烯,两者的五单元组分率的值之差为1~5%(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由于使用五单元组分率低的聚丙烯,因此虽然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膜相比,拉伸性提高,由拉伸不均引起的不良率降低,但是还不能充分满意。进而,没有研究耐热性、尺寸稳定性,有改善的余地。
5、进而,提出了使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为由丙烯均聚物和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形成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的α-烯烃含量为0.3~1.6重量%且全同立构五单元组指数为0.97以上、基于二甲苯的提取量为3%以下、其熔体流动速率为0.5~10(g/10分钟)(参照专利文献3)。对于该方法,拉伸性也不充分,存在可产生拉伸不均的倾向。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5327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35228号公报
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235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提供了一种拉伸聚丙烯膜,该拉伸聚丙烯膜提高了膜的刚性、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同时拉伸性也良好、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品质稳定的膜,且也能够有助于二次加工中的生产效率化。
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4、即,第一发明涉及拉伸聚丙烯膜,其为层叠膜,该层叠膜包含基材层和层叠在该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上的表层,并满足:利用热机械测定装置(tma)测定的以5℃/分钟从30℃升温至150℃、施加负荷0.32n时的md方向的140℃下的尺寸变化率为30%以下,且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以升温速度3℃/min、频率1.0hz测定的120℃下的td方向的储能模量(e’)为600mpa以上以及140℃下的td方向的储能模量(e’)为300mpa以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利用树脂混合体构成,所述树脂混合体是在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mmmm)为95%以上的聚丙烯树脂(a)中混合有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而得的至少2种以上不同的树脂的混合体,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相对于所述树脂混合体100重量%以1~10重量%的量混合。
5、第二发明涉及第一发明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为选自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6、第三发明涉及第二发明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为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
7、第四发明涉及第三发明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为5~15mol%、丁烯含量为5~20mol%。
8、第五发明涉及第一至第四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层叠膜在150℃、5分钟的加热处理中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各自为6.5%以下。
9、第六发明涉及第一至第五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层叠膜在采用脉冲nmr的固体回波法的测定中,将70℃下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近似为3种成分时的运动性最低的结晶成分(h)的成分量为55~70%,运动性最高的非晶成分(s)的成分量为5~11%。
10、发明的效果
11、根据第一发明涉及的拉伸聚丙烯膜,由于该拉伸聚丙烯膜为层叠膜,该层叠膜包含基材层和层叠在该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上的表层,并满足:利用热机械测定装置(tma)测定的以5℃/分钟从30℃升温至150℃、施加负荷0.32n时的md方向的140℃下的尺寸变化率为30%以下,且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以升温速度3℃/min、频率1.0hz测定的120℃下的td方向的储能模量(e’)为600mpa以上以及140℃下的td方向的储能模量(e’)为300mpa以上,其中所述基材层利用树脂混合体构成,所述树脂混合体是在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メソぺンタッド分率)(mmmm)为95%以上的聚丙烯树脂(a)中混合有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而得的至少2种以上不同的树脂的混合体,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相对于所述树脂混合体100重量%以1~10重量%的量混合,因此能够提高膜的刚性、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同时拉伸性也良好,可高效地生产品质稳定的膜,且也能够有助于二次加工中的生产效率化
12、根据第二发明涉及的阻气性树脂组合物,由于在第一发明中,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为选自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因此能够维持膜的尺寸稳定性、刚性,且提高拉伸性。
13、根据第三发明涉及的拉伸聚丙烯膜,由于在第二发明中,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为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因此能够维持膜的尺寸稳定性、刚性,且提高拉伸性。
14、根据第四发明涉及的拉伸聚丙烯膜,由于在第三发明中,所述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为5~15mol%、丁烯含量为5~20mol%,因此能够维持膜的尺寸稳定性、刚性,且提高拉伸性。
15、根据第五发明涉及的拉伸聚丙烯膜,由于在第一至第四发明的任一项中,所述层叠膜在150℃、5分钟的加热处理中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各自为6.5%以下,因此尺寸稳定性优异,能够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16、根据第六发明涉及的拉伸聚丙烯膜,由于在第一至第五发明的任一项中,所述层叠膜在采用脉冲nmr的固体回波法的测定中,将70℃下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近似为3种成分时的运动性最低的结晶成分(h)的成分量为55~70%,运动性最高的非晶成分(s)的成分量为5~11%,因此能够抑制拉伸不均,且形成刚性、耐热性优异的膜。
技术特征:1.拉伸聚丙烯膜,其为层叠膜,该层叠膜包含基材层和层叠在该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上的表层,并满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为选自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为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为5~15mol%、丁烯含量为5~20mol%。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层叠膜在150℃、5分钟的加热处理中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收缩率各自为6.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聚丙烯膜,其中,所述层叠膜在采用脉冲nmr的固体回波法的测定中,将70℃下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近似为3种成分时的运动性最低的结晶成分(h)的成分量为55~70%,运动性最高的非晶成分(s)的成分量为5~11%。
技术总结课题是提供拉伸聚丙烯膜,其可提高膜的刚性,且具备良好的拉伸性、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有助于二次加工中的生产效率化。解决方案是拉伸聚丙烯膜,其为层叠膜,该层叠膜的以5℃/分钟从30℃升温至150℃、施加负荷0.32N时的MD方向的尺寸变化率(140℃)为30%以下,且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以升温速度3℃/min、频率1.0Hz测定的TD方向的储能模量(120℃)为600MPa以上以及TD方向的储能模量(140℃)为300MPa以上,其中基材层利用树脂混合体构成,所述树脂混合体是在内消旋五单元组分率为95%以上的聚丙烯树脂(A)中混合有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而得的至少2种以上不同树脂的混合体,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相对于所述树脂混合体100重量%以1~10重量%的量混合。技术研发人员:奥村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二村化学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2/2355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