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蓄冷梁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5 12:18:41
本发明属于冷链运输设备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传热蓄冷梁。
背景技术:
1、随着冷链技术的发展,以蓄冷技术为代表的装备应用越来越多。其中蓄冷梁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储能释冷结构,一般应用在冷库、保温集装箱等装备中。通过对蓄冷梁充冷将冷能储存在蓄冷梁中,依靠蓄冷梁自然释冷特性来维持冷库或保温集装箱所需环境温度。因此蓄冷梁需要较高的传热能力,现有的蓄冷梁充冷时间较长,释冷时释冷速度较慢,不能完全释放所储存冷能,及时调节箱内温度,导致箱温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蓄冷梁,旨在解决现有的蓄冷梁释冷速度较慢,不能及时调节箱内温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热蓄冷梁,包括:
3、壳体;
4、充冷管,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充冷管的内部可填充载冷剂;及
5、支管,其连接在所述充冷管的侧面上,并于所述充冷管相通;所述载冷剂可从所述充冷管中进入所述支管后再次进入所述充冷管。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管设有多组,每组所述支管设置有多个,每组所述支管沿着所述充冷管的周向均布。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充冷管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内翅片,所述内翅片与所述支管错位设置。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外翅片。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充冷管内部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口,所述载冷剂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口进入所述支管中。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环设有多个,相邻的所述调节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13、驱动件,其设置在所述充冷管的一端;及
14、驱动杆,其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调节环上;所述驱动件通过驱动杆驱动所述调节环滑动。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口为异形孔。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部分所述调节环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口。
17、本发明提供的传热蓄冷梁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传热蓄冷梁充冷时,由充冷装备将载冷剂从蓄冷梁入口进入充冷管路,载冷剂在充冷管路内流动,由于充冷管上支管的存在,载冷剂被分成过多个支路,支管流速同时降低。由于多个支管的存在,增大了充冷管路与相变材料接触面积,同时促使充冷管内载冷剂处于紊流状态,使相变材料与充冷管充分进行较热交换,提升充冷效率。
技术特征:1.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设有多组,每组所述支管(3)设置有多个,每组所述支管(3)沿着所述充冷管(2)的周向均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充冷管(2)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内翅片(4),所述内翅片(4)与所述支管(3)错位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翅片(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充冷管(2)内部的调节环(6),所述调节环(6)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口(61),所述载冷剂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口(61)进入所述支管(3)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6)设有多个,相邻的所述调节环(6)之间通过连接杆(62)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口(61)为异形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热蓄冷梁,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调节环(6)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口(65)。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热蓄冷梁,属于冷链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充冷管以及支管;充冷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充冷管的内部可填充载冷剂;支管连接在所述充冷管的侧面上,并于所述充冷管相通;所述载冷剂可从所述充冷管中进入所述支管后再次进入所述充冷管。本发明提供的传热蓄冷梁充冷时,由充冷装备将载冷剂从蓄冷梁入口进入充冷管路,载冷剂在充冷管路内流动,由于充冷管上支管的存在,载冷剂被分成过多个支路,支管流速同时降低。由于多个支管的存在,增大了充冷管路与相变材料接触面积,同时促使充冷管内载冷剂处于紊流状态,使相变材料与充冷管充分进行较热交换,提升充冷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姬连凯,张贝,武鑫,石志国,王蒙,田澎,李春海,马宏宇,廖良金,孟娣,弓鹏飞,景朝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2/2620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