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信号传输结构、馈电网络及天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信号传输结构、馈电网络及天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14 14:26:41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结构、馈电网络及天线设备。

背景技术:

1、为了提升天线设备的传输性能,通常会增加天线设备的天线通道数,以提升天线设备的通信容量和增益。随着天线通道数的增加,馈电网络中传输线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走线方式愈发复杂。目前,大多数馈电网络均采用平面布线的方式部署在电路板上,而天线设备的内部空间有限,因此,导致电路板上的布线密度变高,导致相互平行的传输线之间隔离度降低,在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电磁耦合的问题,导致信号传输存在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结构、馈电网络及天线设备,通过将带状线结构与微带线结构层叠部署,提高传输线部署的集成度,增大布线区域,以增大传输线之间的走线间距,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耦合。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结构,包括n条第一传输线、m条第二传输线、第一绝缘框架、第一金属层和金属框架,n≥1,n为整数,m≥1,m为整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第一绝缘框架的第一表面;金属框架设置在第一绝缘框架上,第一金属层和金属框架之间形成金属腔体,金属腔体内填充有绝缘介质,第一传输线通过绝缘介质设置在金属腔体内,且第一传输线与金属腔体的内壁不接触;第二传输线设置在第一绝缘框架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离。

3、本技术提供的信号传输结构,通过第一绝缘框架、第一金属层和金属框架设置了两个布线区域,一个布线区域位于第一金属层与金属框架之间所形成的金属腔体内,第一传输线通过绝缘介质架空设置在该金属腔体内,使得第一传输线与金属腔体形成带状线结构。另一个布线区域位于第一绝缘框架的第二表面,第二传输线部署在第二表面上,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金属层形成微带线结构。通过两个布线区域实现带状线结构与微带线结构的层叠部署,提高了传输线的集成度。尤其针对有限的布线空间,相比于平面布线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信号传输结构在三维空间内扩展了布线区域,因此能够保证传输线中导线之间的走线间距,避免相互平行的导线之间由于走线间距过小,而导致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电磁耦合。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金属层为电镀层,也可以为贴合在第一表面上的金属薄膜。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框架由一种介质或者多种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形成。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介质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固定件,第一传输线固定在至少一个绝缘固定件上。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固定件的高度小于金属腔体的高度,绝缘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绝缘框架或者金属框架上,绝缘固定件的另一端与第一传输线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绝缘固定件与第一绝缘框架一体成型。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框架可以为复合结构包括第二绝缘框架和设置在第二绝缘框架的第三表面的第二金属层,或者,金属框架也可以为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纯金属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金属层为电镀层,或者为贴合在第三表面上的金属薄膜。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金属层和金属框架之间密封连接;或者第一金属层与金属框架之间存在缝隙。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框架和第一金属层与金属框架之间设置弹性导体,第一金属层与金属框架之间通过弹性导体密封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表面朝向金属腔体内部。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传输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结构,每个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对应的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结构包括凸出于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一凹槽和连接导体;

16、第一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为斜面结构;侧壁的第四表面与第一表面连通,侧壁的第五表面与第二表面连通;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导体设置在第五表面、第一通孔的内表面和第一凹槽的底面上;第四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层,且第四表面上设置的第一金属层与连接导体不连接;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通过连接导体连接。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金属层上的谐振缝隙,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通过谐振缝隙耦合连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通孔和连接介质,连接介质的一端与第一区域固定连接,连接介质的另一端与第一传输线的连接端连接,第一区域为第一绝缘框架上覆盖在第二通孔上的区域,第二传输线经过第一区域上,连接介质的介电常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区域的介电常数,连接介质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二通孔的尺寸。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通孔、开设在第一绝缘框架上的第三通孔和连接导体;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三通孔的尺寸,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连通;连接导体的一端与第一传输线连接,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穿过第三通孔与第二传输线连接。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表面朝向金属腔体内部,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通过绝缘介质连接。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腔体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金属结构,金属结构的高度小于金属腔体的高度。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结构焊接在金属框架上。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结构包括绝缘件和覆盖在绝缘件上的第一金属层。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结构中的绝缘件与第一绝缘框架一体成型,或者,当金属框架包括第二绝缘框架时,绝缘件与第二绝缘框架一体成型。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框架包括多个子框架,多个子框架排列设置在金属框架上,每个子框架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层。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子框架上设置的第一金属层与金属框架之间形成一个金属腔体;或者,每个子框架上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分别与金属框架之间形成一个金属腔体。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线包括绝缘内芯和包裹在绝缘内芯外部的第三金属层。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金属层为电镀层。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内芯与第一绝缘框架一体成型,示例性的,第三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可以通过电镀工艺同时设置在第一绝缘框架上,提高信号传输结构的集成度。或者,当金属框架包括第二绝缘框架时,绝缘内芯与第二绝缘框架一体成型。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腔体的腔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用于第一传输线与外部电路连接。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传输线通过电镀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表面上。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传输结构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覆盖在第二表面上,第二传输线位于第二表面和绝缘层之间。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中导线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非规则形状。

3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馈电网络,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述的信号传输结构。

3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馈电网络。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设备可以包括基站天线、车载天线、卫星天线等。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4/2941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