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支架  >  正文

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支架

  • 国知局
  • 2024-09-23 15:06:55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支架。

背景技术:

1、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与普及,激光雷达(lidar)作为一种常用的环境感知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安装于自动驾驶车辆上。激光雷达通过快速且高频发射激光光束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从而获得可表示周围环境的位置、外形等特征的点云数据。出于对激光雷达可探测范围、探测精度的考虑,需要将激光雷达安装于车辆顶部,并保证其稳定性。

2、目前市面存在的激光雷达支架大部分只能进行高度调节,且不便于调节,无法对激光雷达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使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包括:雷达本体、安装板、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

2、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雷达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雷达本体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侧;

3、两个所述支撑板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一面上,且每一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一所述第一支撑杆和一所述第二支撑杆。

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为圆形孔板。

5、进一步地,所述雷达本体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安装板螺接,且所述螺栓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

6、进一步地,所述雷达本体为激光雷达。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每一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每一所述支撑板通过两个第二螺栓与所述安装板螺接,每一所述第二螺栓部分活动穿过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和一所述第二连接孔。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圆孔和弧形孔,所述圆孔用于固定一所述第一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板上活动设置第三螺栓,每一第三螺栓穿过一所述弧形孔与一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

9、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弧形孔为长弧形孔。

10、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圆孔开设于一所述弧形孔所对应的圆心处。

11、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撑板上开设一异形槽,每一所述异形槽位于所述圆孔和所述弧形孔中间。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四个类扇形孔,四个所述类扇形孔等距开设。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此车载激光雷达支架,通过雷达本体、安装板、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配合,能根据具体需求对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对激光雷达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使用范围广,保证激光雷达能提升至较高的高度的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探测视野,同时能兼顾到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本体、安装板、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圆形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本体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安装板螺接,且所述螺栓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本体为激光雷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每一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每一所述支撑板通过两个第二螺栓与所述安装板螺接,每一所述第二螺栓部分活动穿过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和一所述第二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圆孔和弧形孔,所述圆孔用于固定一所述第一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板上活动设置第三螺栓,每一第三螺栓穿过一所述弧形孔与一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弧形孔为长弧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圆孔开设于一所述弧形孔所对应的圆心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板上开设一异形槽,每一所述异形槽位于所述圆孔和所述弧形孔中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四个类扇形孔,四个所述类扇形孔等距开设。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支架,包括:雷达本体、安装板、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雷达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雷达本体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板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一面上,且每一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一所述第一支撑杆和一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使用此车载激光雷达支架,通过雷达本体、安装板、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配合,能根据具体需求对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对激光雷达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使用范围广,保证激光雷达能提升至较高的高度的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探测视野,同时能兼顾到整体的稳定性。技术研发人员:于善虎,罗奕滔,李巍华,卢仲康,郑润霖,陈少豪,陈浩,陈灿荣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理工大学技术研发日:20240312技术公布日:2024/9/1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3/3056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