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0-15 09:27:59

本发明属于蟹苗育种,尤其涉及一种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1、自2020年开始,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爆发“牛奶病”,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在50%以上。病蟹的典型特征为步足关节膜处呈乳白色,围心腔内可见大量白色乳状液体,“牛奶病”由此得名。现有研究发现,河蟹“牛奶病”病原为二尖梅奇酵母,该病主要在秋季至越冬期间感染,次年春季随水温升高出现发病,4~5月为发病高峰,6月后逐渐减少。二尖梅奇酵母可通过饲喂、水流等方式在河蟹之间传播,尚未发现垂直传播途径,从仔蟹到成蟹均可被感染。目前该病的病原来源尚不清楚,缺乏可用的有效渔药,严重阻碍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因此,亟需繁育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管控措施,以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提高宿主抗病力等多途径,达到阻止病原侵入的目的,获得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选择无病原、生长状况良好的成蟹作为亲蟹;

5、(2)对亲蟹雌雄分开暂养育肥;

6、(3)刺激亲蟹进行交配产卵、孵化、排幼处理,得到幼体;

7、(4)培育幼体至大眼幼体期,得到蟹苗;

8、(5)培育蟹苗,经8~9次蜕壳后,得到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1龄蟹种。

9、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无病原为二尖梅奇酵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以及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0、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亲蟹雌蟹体重75g~120g,雄蟹90g~150g。

11、作为优选,所述亲蟹中雌蟹与雄蟹的比例为2~3:1。

12、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暂养育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5.1)亲蟹入池前,对亲蟹、池塘、水、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14、(5.2)将亲蟹雌雄分别放入池塘中进行单独培育;

15、(5.3)投喂亲蟹总重量6%~10%的饵料进行强化培育。

16、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交配的方法为:将亲蟹按2~3:1的雌雄比例放入同一池中,使亲蟹受到盐度为20~25的海水刺激,进行交配。

17、作为优选,步骤(4)所述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7.1)溞状幼体期以投喂200~400克/亩·天单胞藻为基础饵料。z1期补充投喂1.5~3.5千克/亩·天的轮虫,z2期补充投喂4~6千克/亩·天的轮虫;z3期补充投喂8~12千克/亩·天的轮虫,并辅以含虾片、藻粉、酵母的饲料,日投喂量为每一百万幼体1~3g;z4期补充投喂18~22千克/亩·天的轮虫,同时辅以含虾片、藻粉、酵母的饲料,日投喂量为每一百万幼体2~5g;z5期以补充投喂40~50千克/亩·天的轮虫为主,并加投2~10千克/亩·天的卤虫无节幼体进行喂养;大眼幼体期补充投喂30~40千克/亩·天轮虫、3~5千克/亩·天卤虫成虫;

19、控制水温,其中z1期变态到z2期,水温13℃~16℃,z2期到z3期,水温14℃~16℃,z3期到z4期,水温14℃~16℃,z4期到z5期,水温14℃~16℃,z5期变态到m期,水温16℃~19℃;

20、控制水质,ph控制在7.5~8.5,盐度稳定在20~25,氨氮控制在1.5mg/l以下,亚硝酸盐氮控制在0.5mg/l以下,溶解氧保持在5mg/l~8mg/l;

21、(7.2)对大眼幼体进行淡化处理;

22、(7.3)在大眼幼体变态前捕捞蟹苗出售。

23、作为优选,步骤(7.2)所述淡化处理为:于大眼幼体完成变态第3~4天,采用逐步降盐的方法,前期盐度每天下降2~3,后期盐度每天下降3~5,逐渐将盐度降至3以下,淡化时间4~6天,每天盐度降低幅度不超过5。

24、作为优选,步骤(5)所述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1龄蟹种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9.1)选择相对独立的稻田,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在稻田与沟渠四周设置防逃墙;

26、(9.2)对水源、稻田、进排水渠、沟渠进行消毒;

27、(9.3)在养殖沟渠内种草植螺,放养蟹苗;

28、(9.4)蟹苗进入稻田培养,投喂饵料;

29、(9.5)监控稻田环沟内水质;

30、(9.6)收集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蟹种;

31、(9.7)将蟹种放入池塘进行越冬储养,监测池塘水质;

32、(9.8)越冬后起捕,得到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1龄蟹种。

33、作为优选,所述蟹苗的投放量为0.15~0.25千克/亩,所述饵料中添加有复合免疫制剂,所述蟹种的越冬储养密度为200~250千克/亩。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管控措施,以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提高宿主抗病力等多途径,达到阻止病原侵入的目的,获得了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两年累计生产大眼幼体1.05万千克,收获蟹种28万千克,蟹苗及蟹种经检测二尖梅奇酵母均为阴性,蟹种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了优质种源,促进稻渔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无病原为二尖梅奇酵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以及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亲蟹雌蟹体重为75g~120g,雄蟹体重为90g~150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蟹中雌蟹与雄蟹的比例为2~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暂养育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交配的方法为:将亲蟹按2~3:1的雌雄比例放入同一池中,使亲蟹受到海水刺激,进行交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2)所述淡化处理为:于大眼幼体完成变态第3~4天,采用逐步降盐的方法,前期盐度每天下降2~3,后期盐度每天下降3~5,逐渐将盐度降至3以下,淡化时间4~6天,每天盐度降低幅度不超过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1龄蟹种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蟹苗的投放量为0.15~0.25千克/亩,所述饵料中添加有复合免疫制剂,所述蟹种的储养密度为200~250千克/亩。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培育方法,属于蟹苗育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无病原、生长状况良好的成蟹作为亲蟹;(2)对亲蟹雌雄分开暂养育肥;(3)刺激亲蟹进行交配产卵、孵化、排幼处理,得到幼体;(4)培育幼体至大眼幼体期,得到蟹苗;(5)培育蟹苗,经8~9次蜕壳后得到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1龄蟹种。本发明建立严格的管控措施,以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提高宿主抗病力等多途径,达到阻止病原侵入的目的,获得无特定病原的中华绒螯蟹苗种。累计生产大眼幼体1.05万千克,蟹种28万千克,蟹种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了优质种源,促进稻渔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丽,钟文慧,王菁,姜宏波,郝俊,郝爽,张韦,蔡琰,刘皓,王永辰,邱金来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0/10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15/3142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