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 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15 10:11:29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特别是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源浪费,其中,电力变压环节是主要能源浪费的环节。变压器是通过电磁互感原理进行变压,同时因铜损、铁芯损耗等会产生部分的热量,即变压器余热,变压器余热通常是由变压器油带出而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从而降低变压器内部温度,确保其安全运行。变压器自身存在运行损耗,且运行损耗的99%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经统计,变压器油温最高可达60℃以上,最低不低于10℃,若将变压器油直接通过散热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不进行任何利用,将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电网中35-220kv电压等级降压变压器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的能量约占发电量的1.6%。

2、在使用过程中,现有变压器余热回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换热器回收和利用热泵。其中换热器回收是通过在换热器与变压器油相互作用来对水和空气进行加热;热泵是对电力变压器的余热进行有效地回收热利用;热泵的余热制冷可采用吸收式制冷技术,但是吸收式制冷效率和效益受到余热的功率大小制约,功率过小将无法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或经济效益太差。cn202321637305.4提出了一种用于回收变压器余热的系统,利用变压器的热量为热用户提供热源,但该方案仍旧存在余热利用不足的问题。cn201420841495.6提出了一种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变压器,利用温差发电片为温度传感器供电,在变压器断电后还能正常显示变压器油温度,但是该方案仍旧存在效率低、余热利用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变压器余热利用均存在效率低、无法储能等局限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包括,

5、利用变压器油和水流与温差发电片两侧接触;

6、随后温差发电片输出电能,通过储能系统储能;

7、实现不间断储能,满足连续用电需求。

8、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能系统内包括控制器、逆变器与蓄电池。

9、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压器油可自然循环流动,实现零功耗取热。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包括转换部件,包括变压器,设置在所述变压器上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的储能系统、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的连通组件,以及,

11、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通组件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的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一侧的通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道组件内的活动组件。

12、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压器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温差发电片、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一侧的热端、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一侧的冷端、设置在所述热端一侧的热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冷端一侧的冷板。

13、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冷板与所述热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上的连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管上的油流道。

14、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油流道上的油液管道、设置在所述油液管道上的流通管、设置在所述流通管内的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支撑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的第一弹簧。

15、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下方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油液管道侧壁的分流板。

16、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通管一侧的水流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流管上的顶盖。

17、作为本发明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底部的伸缩杆、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底部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滚珠,以及开设在所述水流管侧壁的圆孔。

18、本发明的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的有益效果:变压器油流经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水流经温差发电片的冷端,形成温差,温差发电片输出电能,通过储能系统储能;替代了传统变压器的变压器油散热片,可同时实现冷却-发电-储能-供热多重收益;能够进行不间断储能,满足连续用电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103)内包括控制器、逆变器与蓄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101)油可自然循环流动,实现零功耗取热。

4.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101)余热转换系统,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2)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压器(101)上的支架(102a)、设置在所述支架(102a)上的温差发电片(102b)、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102b)一侧的热端(102c)、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102b)一侧的冷端(102d)、设置在所述热端(102c)一侧的热板(102e),以及设置在所述冷端(102d)一侧的冷板(102f)。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104)包括开设在所述冷板(102f)与所述热板(102e)上的凹槽(104a)、设置在所述凹槽(104a)上的连管(104b),以及设置在所述连管(104b)上的油流道(104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油流道(104c)上的油液管道(201a)、设置在所述油液管道(201a)上的流通管(201b)、设置在所述流通管(201b)内的固定架(201c)、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01c)上的支撑轴(201d),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轴(201d)上的第一弹簧(201e)。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0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201e)下方的隔板(202a),以及设置在所述油液管道(201a)侧壁的分流板(202b)。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组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通管(201b)一侧的水流管(203a),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流管(203a)上的顶盖(203b)。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余热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204)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203b)底部的伸缩杆(204a)、设置在所述伸缩杆(204a)底部的底座(204b)、设置在所述底座(204b)与所述顶盖(203b)之间的第二弹簧(204c)、设置在所述底座(204b)上的滚珠(204d),以及开设在所述水流管(203a)侧壁的圆孔(204e)。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余热转换系统及装置,包括转换部件,包括变压器,设置在所述变压器上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的储能系统、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的连通组件,以及,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通组件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的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一侧的通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道组件内的活动组件,变压器油流经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水流经温差发电片的冷端,形成温差,温差发电片输出电能,通过储能系统储能;替代了传统变压器的变压器油散热片,可同时实现冷却‑发电‑储能‑供热多重收益;能够进行不间断储能,满足连续用电需求。技术研发人员:陈梁远,赵坚,张磊,李锐,马源,饶夏锦,潘绍明,罗传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0/10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15/3167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