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  正文

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1-06 14:23:50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医疗领域,微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运送从微小分子到大分子的各类药物。微针能够穿透皮肤表层的角质层,同时巧妙避开表皮中敏感的神经和血管,实现无痛给药。目前,微针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多种药物的递送,尤其在肿瘤治疗、糖尿病管理、疫苗接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此外,一些微针产品已经商业化,如用于皮肤预处理的固态微针和医美用的玻尿酸微针。而随着微针研究和制造技术的进步,预计将在未来引发临床给药方式的重大变革。

2、可溶性微针是一种利用水溶性或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或糖类制成的微针,它们能够在皮肤内完全溶解或降解,释放内含的药物以发挥疗效。尽管可溶性微针在经皮递药效率上具有优势,但由于其在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较低,这限制了其在治疗上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为了突破这一局限,须通过主动控制手段提高药物的渗透深度和速度,从而使微针技术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治疗骨科疾病、深层肿瘤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医疗领域,例如,pei liu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带有氧气推进器的微针贴片,该贴片通过将过碳酸钠嵌入到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的可溶性微针中,实现了药物的更深层次和更快速的经皮递送。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气态氧驱动的光敏剂能有效治疗表层肿瘤。但其仅用于治疗肿瘤,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镁降解产生氢气气体,气体助力推动药物向病变运输,从而更加快速有效的治疗相关疾病。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背衬层和设置在所述背衬层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中的微针针体采用两段式结构,均包括针尖部和针尾部;其中,所述针尖部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和功效药物制备而成,所述针尾与所述背衬层为一体成型,且两者为镁颗粒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而成。

3、可选地,所述微针的针尖部直径为5~20μm,所述微针的针尾部直径为100~40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长度为500~800μm以及微针之间的间距为120~420μm。

4、可选地,所述镁颗粒为镁粉末或者二氢化镁颗粒,且粒子直径为15~75μm。

5、可选地,所述微针的针尖部和微针的针尾部的高度比为3:7~1:1。

6、可选地,所述药物选自以下任一种或者组合:

7、治疗浅表肿瘤的光敏剂、光热剂、化疗药,治疗糖尿病伤口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抑制剂,治疗骨关节炎的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皮肤病的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维a酸的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维生素类药物、生物制剂。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9、将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和药物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得到第一聚合物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药物的质量占比=30%~40%:20%~30%:30%~50%;

10、将聚乙烯吡咯烷酮、镁颗粒溶于二甲基亚砜有机溶剂中,得到含有镁的第二聚合物溶液;其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所述镁颗粒质量占比范围=50%~70%:30%~50%;

11、将第一聚合物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注入量为微针高度的30%~50%,并进行离心处理以及真空干燥处理,形成微针的针尖部;

12、将含有镁的第二聚合物溶液继续注入到微针模具中,将整个微针填满,进行离心处理以及真空干燥处理,形成微针的针尾部;

13、将含有镁的所述第二聚合物溶液继续填满整个微针模具,并进行离心处理以及真空干燥处理,形成所述微针贴片的背衬层;

14、将所述微针模具内的固化物脱模后得到两段式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物溶液的固含量在20%~40%,第二聚合物的固含量在20%~40%。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物离心处理以及真空干燥处理的条件为:

17、在3000~4000rpm/min条件下离心5~10min,在40~50℃下真空干燥15~30min。

18、可选地,所述第二聚合物离心处理以及真空处理的条件为:

19、在3000~4000rpm/min条件下离心5~10min,在40~50℃下真空干燥30~60min。

20、可选地,所述微针模具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制成,且针体呈圆锥状。

21、本发明提出了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两段式的微针结构设计,针尖部负载药物,针尾部分布有镁颗粒,当针尾的镁粉末与组织液发生反应,氢气会像火箭或者子弹一样推动针尖的药物向更深的皮下组织移动,从而使药物达到更深的深度和提高渗透浓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和设置在所述背衬层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中的微针针体采用两段式结构,均包括针尖部和针尾部;其中,所述针尖部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和功效药物制备而成,所述针尾部与所述背衬层为镁颗粒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针尖部直径为5~20μm,所述微针的针尾部直径为100~40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长度为500~800μm以及微针之间的间距为120~42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颗粒为镁粉末或者二氢化镁颗粒,且粒子直径为15~7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针尖部和微针的针尾部的高度比为3:7~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选自以下任一种或者组合: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溶液的固含量在20%~40%,第二聚合物的固含量在20%~4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离心处理以及真空干燥处理的条件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离心处理以及真空处理的条件为: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模具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制成,且针体呈圆锥状。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背衬层和设置在所述背衬层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中的微针针体采用两段式结构,均包括针尖部和针尾部;其中,所述针尖部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和功效药物制备而成,所述针尾与所述背衬层为镁颗粒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而成。本发明采用两段式的微针针体结构设计,针尖部负载药物,针尾部分布有镁颗粒,当针尾的镁粉末与组织液发生反应,氢气会推动针尖的药物向更深的皮下组织移动,从而使药物达到更深的深度和提高渗透浓度。技术研发人员:杨玮,展京美,宫海波,肖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卓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06/3218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