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乐器声学设备的制造及制作,分析技术 > 十二半音同构乐器与配套十二半音同构记谱法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十二半音同构乐器与配套十二半音同构记谱法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18 18:11:43

本技术包括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发明。涉及乐器设计制造和记谱法领域。具体首先涉及键盘乐器上各音键形状构造、位置布局、颜色分配和传动机构的新的设计方案;也涉及打击乐器(如钟琴、木琴、马林巴、颤音琴等)上各音板的位置布局和构造新的设计方案;也涉及一种与上述键盘乐器或打击乐器配套的音乐记谱法系统及其制谱唱谱唱音方法和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是:怎样让键盘乐器打击乐器演奏指法更简单,辨音找音更快更容易。本技术的技术主题是:大幅度简化键盘乐器打击乐器演奏难度的方法与相应的产品和装置。ipc分类:十二半音同构乐器:g09b1/00采用用来形成或带有符号、标志、图形或类似物的部件的手动或机械操作的教学用具,上述部件的一种或多种特殊方式进行排列或适合于这样的排列;g09b1/04每一个部件带有单个的符号或单个的符号组合;g09b5/04对教材给予可听显示;g09b15/00音乐教具;g09b15/02给出音符指示的板或类似装置;g09b15/04有发音器的;g09b19/04说话;g09b21/00教授盲人、聋人或哑人或与盲人、聋人或哑人通信;g09b21/04与聋盲人对话的装置;g10c钢琴、大键琴、立式钢琴或类似的带有一个或更多键盘的弦乐器;g10c1/00钢琴、大键琴、立式钢琴或类似的带有一个或多个键盘的弦乐器的一般设计;g10c3/00零部件或附件;g10c3/12键盘;键;g10c3/16机械装置;g10c3/163在低于键盘的平面上设置的装置;g10c5/00和其他乐器的组合,例如和铃或木琴的组合;g10d13/00打击乐器;零部件或附件;g10d13/01打击乐器总体设计;g10d13/08由能发响声的条、块、叉、锣、板、棒或齿等组成的多音调乐器;g10h电声乐器;由机电装置或电子发生器产生音调的乐器,或从数据存储器合成音调的乐器;g10h5/00应用电子发生器产生音调的乐器;g10h7/00从数据存储器合成音调的乐器;g06f3/04886通过将触摸屏的显示区域或数字化板的表面划分为独立可控的区域,例如虚拟键盘或菜单。十二半音同构记谱法:g10g3/00将声乐记录成乐谱形式;g09b用于教学或与盲人、聋人或哑人通信的用具;g09b5/04对教材给予可听显示;g09b5/02对教材给予目视显示;g09b15/04有发音器的;g09b19/04说话;g09b21/00教授盲人、聋人或哑人或与盲人、聋人或哑人通信;g06v图像或视频识别或理解;g06v30/304乐谱;g06v30/224具有附加代码标记或包含代码标记的印刷字符;g06v30/41文件内容分析;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3/16声音输入;声音输出;g06k图形数据读取。

背景技术:

1、钢琴是键盘乐器的代表,被誉为“乐器之王”。钢琴采用十二平均律,根据其有效触键点,传统键盘布局可以视为每个基本单元十二半音由“下排并排的七个白键+上排穿插五个凸起的黑键”(“白黑白黑白白黑白黑白黑白”)的非均匀排列分布方式,这就决定了以十二半音为主音的音阶,就有十二种互相不同的音位形状,和十二种指法手型变化。这是钢琴难的原因之一。

2、为了简化合并指法,国内外陆续有改良者尝试按照匀排方式对传统钢琴键盘布局样式进行改造,国外称为“isomorphic keyboard”,翻译为“同构键盘”。(注:本文提及的对比技术名称和公开号等,皆出于客观分析对比技术要点与技术效果、方便审查员审查的目的,并非贬低先行者。相反,本人对先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根据互联网搜索显示,曾有人尝试在传统钢琴键盘两排布局的框架内对音键进行一些位置的调整,比如公开号cn109360537a(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的生效)、cn85203204u(法律状态: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终止)、cn202258274u(法律状态: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终止)、cn2153118y(法律状态: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终止)、cn201117227y(法律状态: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终止),虽然理论上可以把十二调指法、手型变化简化为两种,但是,同构后两排键上,当大调主音出现在下排时,弹音阶会出现较难处理的指法问题,指法别扭不便,需要频繁穿指影响速度;有的上黑下白两排设计因为各调在音阶进行中使用的音键过于相似,识别上反而难以区分容易混淆,反而引发新的问题。也有尝试者在传统钢琴黑白键音位分配的基础上提出了超过两排音键的设计。比如三排的cn213635316u“六六型键盘”,但仍然存在指法不畅问题。四排以上的扬可键盘(janko keyboard,参见图1)可以较好实现简化指法的效果,但外形改为“同构”之后的扬可键盘(以及前述三排的cn213635316u“六六型键盘”)仍然沿用了传统钢琴音键组每个单元“七白五黑”的颜色分配(这是传统键盘的显著技术特征),是与五线谱“浮动七音记谱”相对应或配套的。而五线谱属于“非同构”记谱法,它有四个主要缺陷:一是线或间音高不固定,频繁浮动造成混乱,不利于固定记忆,影响视奏视唱识别速度;二是各个八度之间并非同构关系;三是高中低各个音域存在四种调号,音高基准不一致,并非同构关系;四是“移调记谱”的混乱。所以,外形改为“同构”之后的扬可键盘是一种矛盾纠结的存在,是一种不彻底的“同构”,不可避免受到五线谱的拖累,影响演奏速度。而本技术彻底摆脱了键盘颜色传统布局的束缚和五线谱浮动变音的束缚,通过十二半音“同构乐器”与“同构记谱法”的统一设计解决了这一矛盾。

3、记谱法是对音乐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对数据进行图文记录的某种方法。记谱的作用,是通过记录音乐信息,以供学习、教学、排练时可以方便地读取音乐信息和进行交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各种记谱方法里,经过数百上千年音乐发展历史的实践,目前,五线谱与简谱成为当今主流记谱法。除此之外,目前小范围使用的还有专用于吉他的记谱法、专用于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工尺谱、减字谱等记谱法。

4、但是,即便五线谱与简谱成为当今主流记谱法,相对有较大优点,但它们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5、简谱:以自然调七音为基本记音单位、以首调唱名和相对音高关系来组织调性、以数字及其他辅助符号记录音高等信息、以数字图文形式呈现的一种记谱法。优点是直接表示乐音之间的相对关系,调性指示明晰,对变化音指示清晰,简便易写,谱面紧凑规整,是乐者必知必会的入门记谱法。缺点是对超过三个八度的音域不便于记录;音高不够形象直观;对自然调外音需要借助调内七音附加变音符号表达。

6、五线谱:一种以c大调自然调七音为基本记音位,通过附加升降音符号改变音高来记录十二音的“浮动七音位记谱法”。五线谱调性指示基本明晰(调号可以传递信息提示乐段调性属于某一个大调或对应小调),自然调外音有明显标志。高低谱号结合的大谱表能够记录较宽音域,但有时也不得不依赖过宽的上下加线,造成一些识读困难。五线谱音高信息大致上形象直观,但并不够十分准确,因为五线谱的任意两个线、间之间,同样的物理距离,但是随着调性改变,音距变化频繁,相当于标尺是经常变动的,难以记忆和快速分辨。传统钢琴键盘布局每个音组单元里五个黑键(甚至个别白键)是与五线谱升降音对应的,没有独立的音名、唱名,给视唱造成很大的困扰。而且,五线谱有高音谱号、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低音谱号四种,各有各的音高基准,互相之间的同一视觉位置音高不呈八度关系,高低八度之间也不处于类似视觉位置,成为识读音高和视奏视唱时的干扰因素。因此,许多音乐爱好者在识读五线谱过程中,对于频繁出现的升降变化音(包括调号内的升降音和调外临时升、降、重升、重降、还原音)和高、低、中音、次中音谱号变化颇感头疼,从识读(区分升降然后翻译成确定的音高)、记忆、到演奏演唱(找到正确的升降音位),这个过程有不小难度,影响读谱演奏演唱效率。本技术较好克服了五线谱的这一缺点。

7、音名唱名法与记谱法息息相关,也是记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通行的音名唱名法是与五线谱息息相关的,是五线谱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五线谱下的蛋。在以五线谱为代表的传统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专业考试中,与五线谱对应的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移动do)唱名法。其中固定唱名法,十二半音里却只有七个音(传统钢琴上的白键)有独立的音名和唱名【音名c、d、e、f、g、a、b,唱名依次为do/re/mi/fa/sol/la/t(也有唱“西”)】。而其他五个音(传统钢琴上的黑键)没有独立的音名和唱名,其音名借用七个白键加上升降号表示,随着所处调式的不同,被称为某一白键音的变化音(或升或降)。甚至在六升六降、七升五降、七降五升的情况下,个别白键也被称为另一个白键的变化音。也就是说,随着调性的改变,升降号的使用,五线谱上一些线或间可能临时变成另外一个音名。而变化音的唱名在视唱练耳实践中则相当混乱。这是七音记谱系统用七音位记录十二音的内在逻辑决定的,也是一种尴尬和矛盾的存在。在实践中,频繁的升降音变化的不确定感实实在在给乐者读谱、视唱造成了很大困扰,“眼-脑-口”很难迅速协调到位。因此也有人尝试给这五个音独立的音名和唱名。网上搜到的信息显示,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唱准半音,黑键音唱为“滴、瑞、非、sei、里”。有的把五个黑键唱名依次命名为“di、me、fi、se、ta”,有的命名为de、me、fo、sa、li。有网友把12个半音唱名分别规定为c刀、#c多、d来、be瑞、m咪、f发、#f飞、g嗦、ba萨、a拉、bb力、b西。不过,个人认为,上述做法都是以七音位记谱为基础的修修补补,是在相邻白键唱名的基础上改变尾韵来命名黑键,与白键唱名发音相近,容易含混不清,实践中并不可取。还有人从十二半音独立记谱出发,把0至11这十二个数字的读音(及简化读音)作为唱名来使用,其优劣笔者暂时不好判定。本技术则从十二半音独立记谱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除了传统七音之外的另外五音赋予了不依赖于七音的独立音名和唱名,使它们摆脱了升降音的不确定感的困扰和拖累,形成一套完整的十二半音独立音名和唱名系统。

8、另外,五线谱系统还存在一个“移调记谱”的致命缺陷,即“移调乐器”不能使用正确的乐谱。由于乐器发展历史、现实限制,很多乐器只是首调为主的乐器。一套同系列乐器一般包括构造相似、大小不同的几支,各自有自己本身最擅长的主调和音阶,兼顾少量近关系调。为了记忆和演奏方便,演奏者采用相同的指法演奏同系列各调乐器,统一借用五线谱上的c/d/e/f/g/a/b位置(即c大调自然音阶)指示各自乐器本调的“do/re/mi/fa/so/la/t”,实际上是把五线谱作为首调记谱法来使用。但五线谱的构造本身并不适合作为首调记谱法。这样就引发了混乱。面对同一份正确的五线谱,不同本调的乐器就会各吹各的调,本调高于c几个音的乐器演奏效果就偏高几个音,本调低于c几个音的乐器演奏效果就偏低几个音。为了使“非c调乐器”能够以正确的实际音高演奏乐曲,实践中形成了“移调记谱”习惯,使用预先反向移调的五线谱(注意不是“等音高改写”)。这虽然方便了移调乐器乐手,但由于“移调记谱”这种“凑合使用”的方式歪曲了原谱音高,而实践中又疏忽和因五线谱本身的原因难以对“移调记谱”与“应该音高谱”进行必要的标记区别,这就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混乱:一则谱务或指挥需要提前核对准备各种“移调乐器”的谱子,需要根据(c调-乐器调高+原谱调高)计算出移调记谱调高,其间调号变换略显复杂,在“移调记谱”转译、分发、排练、指挥各环节,沟通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演出事故。尤其是对于指挥,需要在“真调记谱”和“移调记谱”(假调记谱)之间切换,非常劳神;二则影响乐谱文献流传的准确性,“移调记谱”实际是“假调记谱”(“假”字既表示“非真”,又表示“借用”),极容易以讹传讹超范围流传取代“本谱”。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移调记谱”难题。

9、历史上,十二半音在音乐实践中的使用可能很早,比如中国古代音乐就有五声、七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相当于自然大调七声音阶)、十二律(音高)的概念。历史上世界各国并没有一套成熟的以十二半音为独立记音单位的记谱法发展起来。近些年,个别音乐爱好者进行了同构键盘的尝试,与之相伴同行的是以十二半音为基本记音单位的记谱法的新尝试。

10、目前搜索所知,与本技术记谱法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有两种:

11、专利公开号为cn1965347a(发明名称:同构唱名法音乐记谱法及键盘,法律状态: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的文献提到:“在1764年由rouallede boisgelou提出七条水平平行线的半音阶线谱nota graph系统。”但这个系统只是一个关于以十二半音为基本记音单位的记谱法的粗略构想,没有进行进一步系统的设计和成熟的实践。(参见图2。)上述公开号为cn1965347a的发明人申请了一种以十二半音为基本记音单位的记谱法“新五线谱”,但形态与本技术明显不同。(参见图3。)而且上述两种记谱法仍然都存在着如下缺点:音域音高识别度不够直观明显;音名唱名仍沿用五线谱受其影响和拖累;同谱带多声部记谱区分不够直观明显;未能解决“移调记谱”混乱问题。因此,未能对五线谱形成替代性优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十二半音同构记谱法及其制谱软件或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包括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发明,配套使用。

2、首先涉及一种新型十二半音同构键盘乐器键盘或打击乐器音板组设计(因其音键外形似水晶晶体,故命名为“水晶键盘”),包括:赋予各个八度的c音以黑色(或深色)键面,从而把键盘音板醒目地分隔出多个形状类似的八度音区;赋予f、g音以同样深色或比c音略浅的中等亮度颜色作为邻排的识别坐标,赋予剩余其他键以浅色,全体音键位置布局通过二阶或三阶颜色对比进行区分识别,使十二半音各自均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特征;音键音板之间采用至少两排的直向排列,排与排之间音键音板采用斜向嵌合排布方式;音键音板形状呈水晶状,部分关键音键表面设置凸凹触摸识别点;为了实现键盘布局的改变,对机械钢琴、电钢琴、电子琴的传动方法和传动装置结构也进行了相应变化;新的音键布局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增加了传统钢琴不具备的隔排替换指法,可以灵活和轻易地把反拱形音位形状化为自然拱形,方便演奏者充分利用手掌五指的自然拱形来弹奏,增加弹琴手型指法舒适度;十二个半音的同类调音位形状完全相似,呈互相横向或斜向平移关系,因此可以把传统钢琴十二调互不相同的指法在水晶键盘上统一为上三排、下三排两种舒适手型指法,甚至可以统一为一种,极大降低了学习和演奏难度;另外还新增了传统钢琴电子琴由于黑白琴键高度不一造成的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任意大小调的音阶刮奏,半音音阶刮奏;还新增了此前没有的音名唱名教唱功能。

3、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与前述乐器对应配套的同构记谱法系统及其制谱、唱谱、唱音软件及装置。(根据外观称为“十二半音同构七线k谱记谱法”。)本技术以为乐者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乐谱工具为目标,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视觉触觉识别认知规律和“眼-脑-手”条件反射规律,系统地赋予乐谱多种图案识别细节特征,如刻度均匀的十二半音音高标尺、成系列类似但有区别的九个八度谱号、线间相反的符头符尾方向、弯折小节线、四套音符系统等,力图使乐谱信息尽量直白简明一目了然,采用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乐者在读谱演奏时大脑临机处理的步骤和换算工作量,降低乐者临场处理难度,提高乐者临场反应速度。对于前述十二半音同构乐器,使用本记谱法制作的乐谱,乐器上的音位与乐谱上的音位在外观结构上高度对应,(参见图4)看谱如看琴,谱形如手型,识谱难度大大降低,堪为天然伴侣。与各种现有记谱法相比,“七线k谱记谱法”外观形态明显不同,对音乐信息的标记处理细节有许多差异,还创造性地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四套音符系统,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新的记谱法。其制谱唱谱唱音软件及装置是将声乐记录成乐谱形式和教唱乐谱的有力工具,不仅可以手动输入记谱符号生成七线k谱,而且可以通过文件信息提取重组、图像识别重组、音频识别重组等方式把midi、五线谱、录音等形态的音乐信息高效地转换生成为七线k谱。

4、上述“乐器”“记谱法”两部分共同的发明构思是:乐器上音位与乐谱上音位呈一一对应映射关系:都是给予十二半音以独立音位;都是以每个八度为一个基本单元,首尾呈纯八度关系的两音,在音键颜色或谱线粗细方面都对应做突出显示处理;音键以相对均匀的结构布局排列两排,分别位于虚拟中心线的上下两侧,与之对应的音符符头则分别朝向符干的左右;斜向相邻的音键或音符均相差半音,直向相邻的音键或音符均相差一个全音;键盘或乐谱上,不同八度的同名音位都具有相同的相对位置;在乐器和乐谱上使用共同的自创的音名唱名系统;“乐器”“记谱法”配套使用,共同构成一套生态系统。

5、关于十二半音同构乐器键盘音板组的详细内容:

6、本“十二半音同构乐器键盘或音板组”可以应用在需要使用手指触键弹奏的乐器上(如机械钢琴、电钢琴、电子琴等),也可以应用在不需要使用手指触键弹奏而是使用棒槌敲击音板的打击乐器上(如钟琴、木琴、马林巴、颤音琴等),也可以应用于仅在显示屏上显示的由计算机程序画出的虚拟乐器上。(参见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

7、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介绍本同构键盘或音板组的构造和功能的主要特点:

8、第一.核心特征是:c键赋深色(黑色或暗彩色),f、g键赋中间色,其余键浅色(白色或亮彩色),三阶颜色对比;或者,c、f、g键赋深色(黑色或暗彩色),其余键浅色(白色或亮彩色),二阶颜色对比。把纯八度c、纯四度f、纯五度g键作为坐标点,使十二半音各音位都具有一个各不相同、独特明显的空间相对位置视觉特征,这有效地保证了快速识别。(本技术音位颜色分配布局与传统钢琴键盘、其他同构键盘都有显著区别,属于完全独创。黑色、灰色、白色或者说深色、浅色的相对位置布局方案都是一种能够决定或影响乐器结构、演奏方法的关键技术手段,无论在传统键盘上抑或同构键盘上。)

9、第二.为了便于盲奏和通过触摸快速识别音位(无论对于盲人或者健全人),c、f、g键面上特地设有微微凸凹但清晰可感的暗点。(这一点也显著区别于其他设计。)

10、第三,当应用在需要使用手指触键弹奏的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等)时,优选实施方案为“同构四排键钢琴/电子琴”:视觉上俯视由远及近分四排键。中间两排为主键,主键单个键面基本形态呈水晶状六边形;或者椭变六边形。远侧、近侧各有一排辅键,辅键为把主键截去一角的轴对称五边形。各排音键中间交接处等腰三角突出互相交错、嵌合排列,交界呈一条规整的曲折线,既强化音的识别,又方便手型。所有音键宽度一致,长度以手掌五指可以自然覆盖同排、邻排、隔排区域且可以自如穿指跨指为度(成人钢琴四排前后总宽度推荐参考大约在21厘米左右)。两个相邻音键的音程关系,斜向为半音小二度,横向为全音大二度。主键与隔排的辅键同音等效(联动或不联动)。在水平高度上,根据机械钢琴、电钢琴、电子琴的不同情况可以有多种选择:推荐四排键采取同一水平面;也可以某排音键略低或略高一点,根据音键放松时高度、按下时高度,根据手臂触摸、伸远、抬高、收近、放低、指腕运转划移之间取得最佳肢体感觉来确定。所有音键边缘适当内收弧角,利于界限分明和触觉判断,利于手指触感舒服、移动刮奏顺畅。正常手掌五指自然状态可以同时覆盖三排、一个八度范围。根据五指的自然生理特点,食指、中指、无名指主要负责中上部区域,拇指主要负责中下部区域,小指主要负责右边区域。指法移动穿、跨、扩、缩的基本原则与传统钢琴类似,但又可进行同排、邻排、隔排的细分。相比于传统键盘,水晶键盘上音群的形状更容易记忆。自然大调音阶形状呈现“平三-折-平四-折”循环规律的变化,而通过音分布的形状来识别调性是水晶键盘很重要一个方法,也是显著特征。

11、四排音键的设计,实现了隔排同音替换,即同一个音有隔排两个键可选,乐曲行进通道比两排键的设计多,可以灵活轻易地把两排键(无论是同构两排键或者传统钢琴两排键)上别扭较难处理的音位形状化为舒适的音位形状,以便充分利用指掌最方便舒服的自然拱形、弧状分布来演奏,并且可以及时从辅键回到相对安全的主键区。所谓“安全区”,意思是位于主键区的音,即使不小心没有按照预定最优指法来弹,大多情况下后续的音也仍然有更多的机会灵活应变,不至于进入死胡同被卡死。这意味着相比于传统键盘,水晶键盘指法变通余地大,具有更大的容偏回正挽救能力。

12、本技术键盘布局使条件反射规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水晶键盘上,音程距离与各键位物理距离之间相对稳定有规律,同名音程具有完全相似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而不同的音程,从同度到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增四度/减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纯八度这些基本音程关系(暂不考虑倍增、倍减音程),各有各自特定统一的形状,便于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和统一的体感。尤其是半音关系的小二度嵌合“折”的形状与小二度的乐感、体感非常匹配贴切,也是通过形状识别调性的关键点位。(相比而言,传统钢琴键盘布局违背条件反射规律,同名音程形状却是形状各异,距离忽远忽近,造成体感混乱。)而音程是每一位乐者都需要熟悉的音乐基本概念。熟悉了固定统一的音程形状之后,乐者仅凭音程与指距的固定感觉就能很容易找到正确的音位,非常有利于即兴伴奏和即兴发挥;同时也不必担心在哪一排上会时而出现空缺音键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身心投入音乐表现之中,实现音乐演奏身心合一的最高境界。十二半音的同类调与调之间、同类和弦与和弦之间音位形状完全一样,互相呈横向或斜向平移关系。

13、传统钢琴黑键狭窄而突起,弹奏时手指容易滑落,不如宽平的白键好弹。水晶键盘十二半音键宽一致,且每个键宽都比传统钢琴上白键略宽(水晶键盘6个键宽=传统键盘7个白键宽),每排平面一致,比传统钢琴具有更好的演奏手感。传统键盘由于黑白键凸凹不平,仅能在白键上刮奏出一对c大调/a小调音阶。而在水晶键盘上,演奏者可以使用双指分工轮流划键快速流畅地进行所有十二对自然大小调的音阶刮奏、半音音阶刮奏;如果两排主键都处于同一个平面,还可以使用单指曲线划键快速流畅地进行所有十二对自然大小调的音阶刮奏,大大拓宽了作曲家的创作空间。另外,同音主键与辅键可以进行两指快速交替轮奏。

14、第四,本技术的音板布局方式还可以应用在钟琴、马林巴琴等打击乐器上。因为是使用音槌敲击而不是使用手指触键,所以仅需要两排音板即可,也不必具有上述第二条所述的触摸特征。音板尺寸、音板形状、音板间距根据乐器特点可以做适当变通。

15、第五,采用创新的十二半音独立音名唱名法:对除了传统七音之外的另外五音赋予了不依赖于七音的独立音名和唱名,使它们摆脱了升降音的不确定感的困扰和拖累,形成一套新的完整的十二半音独立音名和唱名系统。本技术人从英文字母及汉语发音中经过筛选,将五线谱里没有独立音名的五个音的音名、唱名分别确定为how(简写为h)、u、k、p、y。(同时,为了避免b的唱名si“西”与c混淆,将b的唱名规范为t,废止si“西”作b的唱名。)在确定这些音名唱名的时候,原则是:不易与其它音名、唱名相混淆,构成音阶和和弦排列后顺口易发,尽量接近字母发音。此方案,声母基本避免了重复及清辅音与浊辅音的近似,以便区分;韵母实际使用时允许各人根据情况变读谐音以便组句记忆。应该说,符合条件的字母和发音并不多,挑选起来很有难度。

16、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音键上可以选择按照本技术音名唱名法印刷标注其音名。在电子琴、电钢琴上可以比现有产品增加一项教唱功能,即:弹奏音键,不仅可以像现有技术通常做的那样按照预先选定的音色发出相对应音高的乐音,而且可以进一步,借助内置唱音程序,按照本技术音名唱名法唱读出其音名或以正确音高唱出唱名。在唱读唱名时,还可以选择以固定唱名法或移动唱名法进行。

17、关于配套“十二半音同构七线k谱记谱法”的详细内容:

18、有两类形态、三种版式,以适应不同乐者的需求:

19、七线k谱第一类形态:【绝对音高版七线k谱】(音高底线固定c,唱名法底线固定do或移动do),其特征包括:

20、第一,其基本单元为一个“八度音组标尺”(参见图5),由七条水平平行线等距排列组成,“线”和“间”由低到高依次对应十二半音音高;第七线为第一线的上方八度音;为了便于识别每一个单元,第一条线与第七条线比中间五条线略粗,称为“c线”;最中间一条线音名为k(相当于五线谱上的#f或bg)。为了便于迅速识别音位,k线画成明显的虚实间断线。

21、第二,每个单元内,由低到高十二半音音名依次规定为:c,h,d,u,e,f,k,g,p,a,y,b。其中h是how的简写,读似“号”;其他读英文字母音。how/u/k/p/y是申请人经过多年反复筛选之后为十二半音中没有独立音名的五个音的独创性命名。音名唱名法与记谱法息息相关,也是记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二半音独立记谱系统的角度出发,本技术人对除了传统七音之外的另外五音赋予了不依赖于七音的独立音名和唱名,使它们摆脱了传统记谱法音名唱名频繁出现升降半音带来的的不确定感的困扰和拖累。这一点,区别于以前所有的记谱法和音名唱名法系统。

22、第三,为了便于识别,通常含有音高信息的乐曲,小节线呈以中线为轴对称的微微向右弯折状,而不采用现有记谱法通常使用的竖直线;只有不含音高信息的组合鼓镲谱的小节线采用竖直线。

23、第四,为了便于识别,同时使七线k谱与水晶键盘中间两排相对应,规定线上音符符头朝右,间内音符符头朝左。这与现有记谱法通常的做法不同。

24、第五,为使乐谱更紧凑,带有符尾的音符,符尾方向也改为同符头一致。在成组音符符尾合并时,长度也需要基本对应符头,以求音符时值一目了然。这与现有记谱法通常的做法不同。

25、第六,对于音域较宽的乐曲或声部,有系统应对方法:

26、底线为小字一组c1、对应钢琴上“中央c”音的八度音组称为“中心音组”,其谱号为经过设计的“k”字形及其艺术变形(参见图11);

27、高一个八度的谱号——在c线上方加一条“腿”,低一个八度的谱号——在c线下方加一条“手臂”,“腿”和“手臂”都指向中心音组。相邻八度标尺可以进行纵向粘接叠加扩展,以半个八度为基本递增单位,叠加成一条谱带,以此可以轻松对应最大钢琴上所有九个八度。最常使用的“中心音组”谱号可以选择突出显示,例如涂灰或加“心形”(寓意“kindness善”)等。不同八度谱中同一位置的音名都是一样的,有效克服了五线谱四种谱号基准不一致带来的混乱和学习负担,音域较宽的和弦、多声部音高的比对变得直观简明,尤其在跨几个八度的乐曲上读谱找音高时,无论前后音之间或者上下各个声部之间,都可以把超过一个或几个八度的超大音程跳跃迅速简化为在一个八度之内比对解决,带来的便利是非常大的。

28、当超出顶线或底线的音较少时也可以灵活采用局部加线的形式,但加线一般不超过三根,超出三根则使用完整八度谱带。

29、对于虽然总体音域较宽但各局部段落较平缓的乐曲或声部,为了节省幅面,可以采用在乐曲中间改变八度谱号的方法,并在新谱号左边立柱上附加一根提示升降谱号的标记“箭头羽尾直线”(参见图12)。如果在换行时改变八度谱号,需要同时在上一行末尾小节线后附加此标记。

30、为节省幅面,偶尔对于个别音符也可以采用“移动八度”记法。但在七线k谱中,记录具体精确的音高变化时,优先使用相对精确的“半音数”距离概念而不是相对模糊的“度”概念。(“度”是七音调性音乐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同一个度数有大小增减之别。)故“升八度演奏”在七线k谱中标记为“↑12”、“降八度演奏”标记为“↓12”,“同奏高八度”标记为“&↑12”、“同奏低八度”标记为“&↓12”。

31、第七,关于调号与变化音:七线k谱里,十二半音各有其独立位置,因此一般无需标注“半音变化音”,这为无调性音乐记谱提供了方便。

32、对于以七音音阶为基础的调性音乐,为了帮助读者快速理解调性乐曲和快速找到关键音的位置,一般推荐在某段乐曲前以及中间调性发生变化的地方,在相应线或间上标注诸如“<e大调>”“<f小调>”“(无调性)”“<羽调式>”等乐理调性提示(参见图14、图15、图18)。图19则示出了【绝对音高版七线k谱上各自然大调调内七音的位置和形状】,根据乐音出现的位置形状也可以容易地判断出调性。如果个人需要对自然调外临时变音作特别提醒,可以自行在旁边做相应的标记。或者,电子版可以把调外音等需要提示注意的地方显示为灰色或中等亮度彩色。

33、有时,作曲家对某些音有更细微的特殊变化要求,尤其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里,把一个全音分为四个等份、一个半音分为两个等份,因此经常会有调式使用微升或微降1/2半音的情况。七线k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兼顾波斯-阿拉伯调式的记谱需要,方法是在需要变化1/2半音的音符前添加微升或微降符号(使用特制的上下箭头,参见图13,图中调式依次为:拉斯特,欧拉格,白雅蒂,哈扎姆,绥巴,希卡)。

34、七线k谱第二类形态:【首调版七线k谱】(音高移动c、唱名法底线固定do)

35、许多首调乐器和歌者习惯使用简谱,而七线k谱恰恰还可以作为类似简谱的、唱名不变但音高可变的首调记谱法来使用,类似于简谱中规定“1=d”“1=g”之类,无论什么调什么音高,【底线/二线/三线/三间/四间/五间/六间/顶线】唱“do/re/mi/fa/so/la/t/do”,do此时未必等于c,可以根据乐曲具体真实的乐理调性临时指定“底线do=f”“底线do=be”等。这时需要一个指针符号来表示“底线do=”。在谱号“k”的立柱柱身标尺上附加一个尖头向外的青松状【升调距离指示符(指针)】后,就产生了“向上移调”效果,指示符处于哪个线或间,就表示底线的绝对音高从c提升到了这里。(注意:青松状升调指示符表示的是调高提升的距离,只是“外貌调号”,未必是真实乐理调高。)

36、但是,因为我们这里需要的不是【移调】而是【等音高改写】,那么,左侧移调距离指示符升高了几个半音距离,右侧音符位置就必须相应降低几个半音距离,k谱号右侧乐理实际调性指示位置也作相应升降,规律就是“左调升,右符降”。理论上,一段乐曲可以有12个这样的等音高版式,分为三类:

37、其中1类1版就是未加升调指示符的原初状态的【绝对音高版七线k谱】。

38、还有1类1版是反映实际乐理规律的真实调性版式,称为【真调版】,如果是规整的自然大小调,则音符会规律出现在“底线/二线/三线/三间/四间/五间/六间/顶线”位置,这时,“底线的绝对音高=升调指示符位置”(相当于简谱1=)。唱谱时底线固定唱作“do”,可以用“do/re/mi/fa/so/la/t/do”轻松视唱,类似于简谱。为了区别,真调版的升调指示符用定位针符号(在青松状指示符尖端再加个三角)。(注:对于真正的c大调/a小调,【绝对音高版】实际就等于【真调版】,可以把定位针符号标在底线上。)

39、而第三类是其他十余个等音高改写版式,是不能反映真正乐理调性的,这些不是优选版式,统称之为【等音高借调记谱版】,一般情况下是弃用的,但是,当需要照顾某一种“移调乐器”的使用习惯时,它却独显优势。当把升调指示符上移到乐器本调位置时,右侧音符相应下降相同距离,正好到达此调乐器需要的指位,这就是仅供此“移调乐器”使用的“等音高借调版”。

40、图15是同一个乐句分别采用上述三种记谱版式的对照,三行自上而下分别为:【绝对音高版】、【真调版】、【仅供be调乐器使用的“等音高借调版”】。这首乐曲真实乐理调性为g小调,对应的大调为y大调(相当于简谱1=bb)。左侧升调指示符与右侧的音符位置及乐理调性提示位置呈此升彼降的关系;谱号后附加的乐理调性提示框坚持提示正确乐理调性内容,内容不因改写版式移调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但提示框位置随改写而上下浮动。

41、“等音高借调版”完美解决了五线谱系统存在的“移调记谱”混乱问题。它与五线谱“移调记谱”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叫“等音高借调版”,从指示符外观可以明确区分提醒,直言“仅供此调乐器使用”,从而防止超范围滥用。但“等音高借调版”又没有歪曲音高信息,谱号左右“调升符降”,左右相加即为绝对音高,规律、简明、直观,可以方便不同版本之间换算、互译、还原,防止真实音高信息走样。七线k谱“等音高改写”时,乐器是什么调,改写谱上的升调指示符就标在什么位置,方便转译、取用。尤其是那些专为某调乐器谱写的同调乐曲,直接用【真调版】即可。

42、七线k谱的多套音符系统:

43、根据具体使用场合、使用目的不同,实践中有时需要详实的一级总谱、次级总谱;有时需要单个乐器的分谱,分谱往往还要兼顾标注演奏法;有时需要多个声部记写在一条谱带上的缩略谱;有时还需要一条谱带包含多个乐器骨干旋律的综合简化骨干谱。在各类记谱法里,尽量记录更多音乐信息与谱面有限始终是一对矛盾;尽量记录更多音乐信息与可使用的符号数量有限也始终是一对矛盾。为了有效使用数量有限的符号,七线k谱对各类符号进行了必要的归纳整理、规范统一,推出了四套音符系统(广义“音符”概念包含休止符)。

44、七线k谱谱面布局,基本形态是一个声部一条谱带,例如钢琴曲的经典形式左右手两个声部两条谱带(参见图16)。但是,在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声部可以有效区分音区、声部交叉不多、节奏表情强弱变化大致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共用一条谱带,以便减小谱面。多声部共用谱带的情形,无论对五线谱或七线k谱都是极端的考验。因此,本技术人特地为七线k谱创制了四套音符(参见图17、图18)。这样,四个声部共用一条谱带时,各个声部可以选择各使用一套音符,以便更容易区分声部。如果出现两个声部有少量音符位置相同“争位”、或符干符尾互相干扰的情况,两个声部对应节拍可以略微错开一点位置而不必上下对齐,符干方向可以灵活安排。各个声部的休止符一般跟在各自旋律后面。

45、另外,鼓镲等乐器往往有击心、击边的区别,为有效区分,特别创制了相应的音符,每套音符都有“符干在边”与“符干在中”两种形态,供记录鼓镲谱时根据情况选用。

46、但是,演奏动作是繁复多样的,而可供使用的符号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七线k谱系统面向未来,持开放态度,允许在特殊情况下使用自定义符号(包括新增自定义符号、临时改变原先通用符号的含义),但是,有一个原则:自定义含义不能与某符号原本常用的含义产生较大冲突造成歧义;并且,这种临时改变含义必须在乐谱前或后以“凡例”的形式明确声明“仅在此特定乐谱有效”。

47、对于其他演奏记号的调整:

48、对于原先五线谱中的省略记号、装饰音记号、演奏法记号等记号,指示明确、又适合七线k谱的,将继续沿用。对指示不够明确直观、或者不匹配七线k谱的,将整理制订新的记号和规则。(由于此部分内容与权利要求关系不大,故不在此赘述。)

49、怎样唱谱:

50、本技术记谱法使条件反射规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与水晶键盘类似,在七线k谱上,同名音程具有完全相似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而不同的音程,从同度到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增四度/减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纯八度这些基本音程关系(暂不考虑倍增、倍减音程),各有各自特定统一的形状,便于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尤其是半音关系的小二度“折”的形状与小二度的乐感非常匹配贴切,也是通过形状识别调性的关键点位。“大n度”与“小n度”、“大调和弦”与“小调和弦”在外形上有明确区分,音程距离直观、明了、规律,看图即可哼音程、哼旋律。而五线谱大小度音程、大小调和弦从外观上则长相一样、“混为一谈”,不便于形成条件反射。在七线k谱里,两条平行起伏的旋律线,唱出来的感觉是类似的,只是调高不同而已;但在五线谱里两条平行起伏的旋律线,唱出来的感觉却是另一首歌。而能够唱准音程是每一位乐者都需要熟悉掌握的基本功。熟悉了七线k谱上固定统一的音程位置关系形状之后,乐者甚至不必思考音名唱名是什么,仅凭前后音之间的音程形状就能很容易地哼出正确的旋律。需要指出的是,即兴视唱时,重要的是拿到乐谱后能迅速在脑中想象出准确音高、旋律(根据首音提示、或标准音提示、或不依赖任何提示仅靠个人绝对音感),随即哼出来,至于唱名唱出或不唱出不是最重要的。例如,对于一个小三度,只需哼唱出小三度的准确音高音程即可,至于它唱名究竟是mi-so、还是la-do、或者ti-re、或者re-fa,暂时不需要搞清楚,无需纠结,一般随着乐曲的进行,调性会逐渐明朗。

51、七线k谱有两种唱谱方式,乐者可以根据场合或习惯使用:

52、【十二半音底线固定do唱名法】:底线/二线/三线/三间/四间/五间/六间/顶线(c/d/e/f/g/a/b/c)固定唱do/re/mi/fa/so/la/t/do,其他5个半音h/u/k/p/y也有独立的唱名,分别唱作how/u/k/p/y(即后四个如英文字母读音)。【首调版七线k谱】必须使用这种唱谱方法,此时相当于改进型简谱唱法;【绝对音高版七线k谱】为可选项。拿到绝对音高的k谱后,可以不管什么调性,只管依靠提示找准首音音高,然后依靠音程关系唱准后续音音高、唱名,或者不唱出唱名仅仅哼准音高即可。熟练之后,十二半音各音之间的相对关系会逐渐产生固定感觉,可以做到“拿谱即哼”“拿谱即唱”。

53、【移动do唱名法】:如果某段曲子的【绝对音高版七线k谱】乐理调性规整清晰、音阶容易理顺,也可选用移动do唱名法。(参见图19。)自然大调音阶调内七音在线、间上的排列呈现“三线四间”或“三间四线”的规律。如果结合符头符尾方向看,就是“三右线四左间”或“三左间四右线”的形态。根据调性提示和音符分布形状,迅速找到真实乐理调性do(相当于简谱里的1)或la(相当于简谱里的6)的位置,按照“do/re/mi/fa/so/la/t/do”“全全半全全全半”顺一下调内音阶的路线。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18/3275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