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计算推算,计数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服务器及其硬盘托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服务器及其硬盘托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25 15:07:40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及其硬盘托架。

背景技术:

1、当服务器采用全液冷散热时,需要去除风扇,无需风扇制冷,因此,可以降低整柜能耗和噪音并提高整柜的散热能力。由于服务器整体去除了风扇,因此,服务器内的硬盘也需要采用液冷散热。然而,目前的服务器的全液冷散热方案对硬盘的散热效果不好,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及其硬盘托架,能够提高硬盘的散热能力,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托架,所述硬盘托架包括若干液冷板和若干隔板,若干所述液冷板间隔排列,若干所述隔板间隔排列,若干所述液冷板和若干所述隔板用于形成若干收容槽,每个所述收容槽由至少一所述液冷板和若干所述隔板共同围绕形成,每个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一硬盘,所述液冷板的表面用于在所述收容槽安装所述硬盘时与所述硬盘的至少一个主面接触,其中,所述主面为所述硬盘的所有表面中最大面积的表面。

3、从而,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板与硬盘的大面积表面即硬盘的主面接触,由于硬盘的主面为器件面,是硬盘发热量最大的表面,液冷板的表面与硬盘的主面接触,可以提高液冷板对硬盘的散热能力;此外,由于液冷板的表面与硬盘的主面接触,相较液冷板的表面与硬盘的侧面接触,可以大大增加液冷板与硬盘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液冷板对硬盘的散热能力。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若干所述液冷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若干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每相邻两个所述液冷板之间间隔安装有若干所述隔板,每个所述收容槽由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液冷板和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围绕形成。

5、从而,若干液冷板沿同一方向设置,若干隔板沿同一方向设置,方便设计安装。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若干所述隔板包括若干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若干所述第一隔板和若干所述第二隔板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为结构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为滑道隔板。

7、从而,每个收容槽由两块横向的液冷板以及竖向的第一隔板和竖向的第二隔板共同围绕形成。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插销和第一连接孔;所述液冷板对应所述第一插销的位置设有第一插销孔,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第一插销与所述液冷板上的所述第一插销孔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以允许一紧固件穿过而将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液冷板连接。

9、从而,当将液冷板安装到第一隔板上时,可以先通过第一隔板上的第一插销与液冷板上的第一插销孔插接,使得第一隔板和液冷板首先进行初定位,然后紧固件可以更容易的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与第一连接孔连接,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销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插销与一块所述液冷板插接,所述连接部与另一块所述液冷板连接。

11、从而,可以简化安装过程。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为l形连接部,所述液冷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隔板的l形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l形连接部对应设置,且开口相反,而形成一个十字形连接结构。

13、从而,可以增加连接稳定性,增强硬盘托架的结构强度。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和液冷管道,所述液冷板本体设有安装槽,所述液冷管道位于所述液冷板本体的安装槽内。

15、从而,相较槽本身形成液冷管道,在安装槽内铺设液冷管道,可以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避免漏液。

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槽在所述液冷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开口,所述液冷管道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液冷管道延伸到每个所述收容槽内。

17、从而,安装槽设于液冷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液冷管道具有从安装槽露出并直接接触硬盘的主面的接触面,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液冷管道的换热效率。

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管道呈扁平管状,所述液冷管道包括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的形状相适应且与所述液冷板本体的表面平齐。

19、从而,可以增加液冷管道与硬盘的主面的接触面积。

2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管道呈s形状,所述液冷管道包括圆弧部和直线部,所述圆弧部和所述直线部交替设置。

21、从而,通过圆弧部实现液冷管道的转向,转弯比较平滑,流阻比较小,液冷工质在液冷管道内流的比较快,带走的热量更多,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2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硬盘托架还包括若干隔板,若干所述液冷板和若干所述隔板共同围绕形成若干所述收容槽;所述硬盘托架包括进液口、进液分液件、出液集液件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分液件连接于所述硬盘托架的一侧隔板上并连接所述液冷管道的一端,所述出液集液件连接于所述硬盘托架的另一侧隔板上并连接所述液冷管道的另一端,所述进液口连接进液分液件,所述出液集液件还连接所述出液口。

23、从而,硬盘托架通过进液口、进液分液件、出液集液件和出液口实现液冷工质在液冷管道内的循环流道,而且,通过进液分液件和出液集液件,使得多个液冷板共同一个进液口和一个出液口,方便进出液管理。

2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若干所述液冷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若干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每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间隔安装有若干所述液冷板,每个所述收容槽由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液冷板和两块相对设置的隔板围绕形成。

25、从而,即使硬盘立式安装,液冷板的表面仍然与硬盘的主面接触,可以保证液冷板对硬盘的散热能力,而且,丰富了硬盘的安装方式,可以应用于更多种类的服务器上。

2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硬盘托架和若干硬盘,所述硬盘托架为第一方面所述的硬盘托架,若干所述硬盘分别安装于若干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液冷板的表面用于在所述收容槽安装所述硬盘时与所述硬盘的至少一个主面接触,其中,所述主面为所述硬盘的所有表面中最大面积的表面。

27、从而,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中,由于硬盘的主面为器件面,是硬盘发热量最大的表面,液冷板的表面与硬盘的主面接触,可以提高液冷板对硬盘的散热能力;此外,由于液冷板的表面与硬盘的主面接触,相较液冷板的表面与硬盘的侧面接触,可以大大增加液冷板与硬盘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液冷板对硬盘的散热能力。

28、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硬盘保护壳,所述硬盘保护壳包括扳手部、保护壳上盖和保护壳下盖,所述保护壳下盖和所述保护壳下盖分别连接于所述扳手部的同一侧的相对两端,所述保护壳上盖相对所述扳手部可转动,所述保护壳上盖和所述保护壳下盖之间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收容所述硬盘,所述硬盘保护壳还包括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位于所述保护壳上盖和所述硬盘的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导热层位于所述保护壳下盖和所述硬盘的下表面之间。

29、从而,所述第一导热层填充了所述保护壳上盖和所述硬盘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更好的将硬盘产生的热量散出去,所述第二导热层填充了所述保护壳下盖和所述硬盘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可以更好的将硬盘产生的热量散出去。

30、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壳上盖镂空,所述第一导热层从所述保护壳上盖露出并与所述液冷板的表面接触,和/或,所述保护壳下盖镂空,所述第二导热层从所述保护壳下盖露出并与所述液冷板的表面接触。

31、从而,所述第一导热层从所述保护壳上盖露出并与所述液冷板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导热层从所述保护壳下盖露出并与所述液冷板的表面接触,增加了导热能力,散热效果更好。

32、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壳上盖和保护壳下盖均呈u形状,所述保护壳上盖包括两条第一侧壁,所述保护壳下盖包括两条第二侧壁,两条所述第一侧壁插接于两条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或者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弹性卡持件,所述硬盘托架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弹性卡持件与所述卡孔卡持时,所述硬盘保护壳卡接于所述收容槽内。

33、从而,硬盘能够通过硬盘保护壳卡接于收容槽内。

34、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卡持件包括悬臂和楔形臂,所述悬臂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或者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楔形臂连接于所述悬臂上。

35、从而,硬盘保护壳插接于收容槽内时,弹性卡持件与卡孔卡接。当需要将硬盘保护壳从收容槽内拉出时,通过扳手部向硬盘保护壳施加向外牵拉的力,所述楔形臂与所述卡孔抵接,所述卡孔施加给所述楔形臂的反向作用力迫使所述楔形臂连同所述悬臂一起向靠近收容槽的一侧弹性变形,使得弹性卡持件脱离与卡孔的卡接。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5/3362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