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纺织皮革,织造制品制作工具,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技术处理方法 > 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及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及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25 15:35:24

本技术属于洗涤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及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1、洗衣机作为一种便捷的衣物清洗设备,已经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中。现有的洗衣机分为滚筒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其中,波轮洗衣机由于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2、波轮洗衣机内通常包含有洗涤内桶和波轮,波轮设置在洗涤内桶的底部。在波轮洗衣机工作时,通过波轮的转动带动内桶内的洗涤水转动,实现对内桶内待清洗衣物的洗涤。现有的波轮通常是扁平的圆形波轮,洗涤时衣物上的污垢和线屑等杂质容易积存在波轮的底面与内桶之间的间隙里,单纯通过冲洗的方式无法有效清理。并且,污垢和线屑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里便容易滋生细菌,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如果想要彻底清理,就需要将波轮拆下来对间隙内的污垢进行刷洗,这种操作比较复杂,使用户体验进一步变差。

3、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搅拌式洗衣机,采用沿洗涤内桶轴向具有一定尺寸的搅拌器代替波轮洗衣机中的波轮。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搅拌式洗衣机中的搅拌器1往往成“倒t”型,由轴向搅拌器2和径向搅拌器3组成,其中径向搅拌器3设置在洗涤桶4的底部且沿径向具有较大尺寸,衣物y只能在桶内径向搅拌器3上方的区域进行洗涤,仍然无法解决搅拌器1与桶底之间的缝隙容易藏污纳垢,难以清理的问题。另有部分搅拌式洗衣机则是直接将柱状的搅拌棒安装在桶底的波轮上,波轮与桶底之间仍然容易积累污垢、滋生细菌。

4、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底部波轮的洗衣机,洗涤时衣物大面积地覆盖在波轮表面,洗涤时波轮与衣物摩擦带动衣物在洗涤水中运动,会增加衣物的缠绕和磨损。同时,衣物与波轮之间的摩擦力还会导致驱动电机驱动波轮转动所需的能耗增大。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及洗涤设备,一方面避免搅水构件与洗涤桶底面之间藏污纳垢,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用于驱动搅水构件的电机能耗。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包括洗涤桶,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洗涤桶内部的搅水构件,所述搅水构件在距离洗涤桶底面一定距离处具有沿洗涤桶径向的最大直径,在该处形成由靠近轴线区域向外周延伸的第一引导面,用于在洗涤时引导该处下方的衣物沿所述第一引导面向外周运动。

4、进一步地,所述搅水构件在直径最大处下方形成向上延伸的第二引导面,用于在洗涤时引导衣物沿所述第二引导面向搅水构件的直径最大处运动。

5、进一步地,所述搅水构件包括与洗涤桶同轴设置的支撑柱,以及与所述支撑柱的轴线垂直设置的搅水盘;

6、所述搅水盘的外周形成搅水构件的直径最大处,所述第一引导面形成于所述搅水盘下侧,由靠近搅水盘中心的区域向外周水平或倾斜向上延伸。

7、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形成向上延伸的第二引导面,洗涤时,部分或全部衣物沿洗涤桶的桶底向中心区域运动,再沿所述第二引导面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引导面。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连接处的直径小于所述搅水盘的直径;所述第一引导面至少包括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部分区域,所述第二引导面至少包括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位于搅水盘下方的区域。

9、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与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相连接处设置用于平滑过渡的过渡曲面,所述第一引导面还包括所述过渡曲面。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侧壁由洗涤桶底面向上延伸至低于搅水盘下侧表面的位置,形成第二引导面,洗涤时,衣物沿洗涤桶的桶底向中心区域运动,再沿所述第二引导面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由所述第二引导面的上端向外周倾斜向上延伸至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延伸末端与所述搅水盘的外周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搅水构件还包括凸设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的搅水筋;所述搅水筋设置在第一引导面的下方,沿洗涤桶的轴向具有一定延伸长度,搅水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相连。

13、一种洗涤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将搅水构件的直径最大处设置在距离洗涤桶底面一定距离处,并在该处形成第一引导面,一方面,衣物可以在搅水构件的直径最大处下方洗涤,并与引导面及周围的搅水构件外表面产生接触和摩擦,防止线屑或其他污垢在搅水构件外表面附着,进而避免搅水构件与洗涤桶底面之间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另一方面,衣物可以沿第一引导面向外周运动,增强了洗涤过程中搅水构件转动带动衣物向外周运动并发生翻转的效果,进而可以改善洗涤效果,同时防止衣物向中心聚集而发生缠绕。另外,由于衣物能够在搅水构件直径最大处的下方洗涤,而不会大面积地覆盖在搅水构件上,可以降低用于驱动搅水构件的电机能耗。

16、本实用新型中,搅水构件包括搅水盘,并在搅水盘的下侧形成第一引导面,第一引导面与洗涤桶底面直接相对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使得衣物可以在搅水盘与洗涤桶底面之间的空间内洗涤,与支撑柱侧壁位于搅水盘下方的区域接触,进一步避免了搅水构件外表面存在线屑及污垢附着的可能。通过设置过渡曲面或是将第一引导面设置为朝向外周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更进一步地防止了搅水构件上存在无法与所洗衣物接触而容易藏污纳垢的死角。

17、本实用新型中,凸设于支撑柱侧壁上的搅水筋用于加强搅水构件转动时对桶内衣物及水流的搅动力度,从而增强洗涤效果。通过设置搅水筋与第一引导面相连,以及搅水筋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变化,避免了搅水筋的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面和洗涤桶底面之间存在死角,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搅水构件的清洁程度。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包括洗涤桶,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洗涤桶内部的搅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水构件在距离洗涤桶底面一定距离处具有沿洗涤桶径向的最大直径,在该处形成由靠近轴线区域向外周延伸的第一引导面,用于在洗涤时引导该处下方的衣物沿所述第一引导面向外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水构件在直径最大处下方形成向上延伸的第二引导面,用于在洗涤时引导衣物沿所述第二引导面向搅水构件的直径最大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水构件包括与洗涤桶同轴设置的支撑柱,以及与所述支撑柱的轴线垂直设置的搅水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形成向上延伸的第二引导面,洗涤时,部分或全部衣物沿洗涤桶的桶底向中心区域运动,再沿所述第二引导面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连接处的直径小于所述搅水盘的直径;所述第一引导面至少包括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部分区域,所述第二引导面至少包括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位于搅水盘下方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与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相连接处设置用于平滑过渡的过渡曲面,所述第一引导面还包括所述过渡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由洗涤桶底面向上延伸至低于搅水盘下侧表面的位置,形成第二引导面,洗涤时,衣物沿洗涤桶的桶底向中心区域运动,再沿所述第二引导面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由所述第二引导面的上端向外周倾斜向上延伸至所述搅水盘的下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延伸末端与所述搅水盘的外周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水构件还包括凸设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的搅水筋;所述搅水筋设置在第一引导面的下方,沿洗涤桶的轴向具有一定延伸长度,搅水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相连。

10.一种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洗涤设备的洗涤桶组件及洗涤设备,所述洗涤桶组件包括洗涤桶,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洗涤桶内部的搅水构件,搅水构件在距离洗涤桶底面一定距离处具有沿洗涤桶径向的最大直径,在该处形成由靠近轴线区域向外周延伸的第一引导面,用于在洗涤时引导该处下方的衣物沿第一引导面向外周运动。本技术中,衣物可以在搅水构件的直径最大处下方洗涤并沿着第一引导面向外周运动,通过衣物与第一引导面的接触避免了搅水构件与洗涤桶底面之间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另外,能够加强洗涤过程中带动衣物向外周运动翻转的效果,进而增强洗涤效果并减轻缠绕;同时由于减少了衣物与搅水构件之间的相对作用力可以降低用于驱动搅水构件的电机能耗。技术研发人员:许升,吕艳芬,舒海,郝兴慧,吴迪,郝世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5技术公布日:2024/11/2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5/3383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