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2-06 12:31:25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是一种评估不同因素(营销资源位、广告投放、页面/功能模块等)对结果(如销售结果、转化率、用户行为等)影响大小的重要方法,其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数字营销、用户体验优化等领域。
2、现有用户行为归因分析通常依赖于数据开发人员开发固定的归因分析报表或者人工取数,其主要方式是预先确定目标转化事件,按照最终点击来对最终目标转化事件的达成进行归因分析,通过找到距离目标转化事件最近的待归因事件进行贡献度计算。由于目标事情和/或待归因事件固定,无法根据具体业务场景灵活调整归因分析的算法模型,即不能根据具体场景灵活选择需要评估的的目标转化事件和需要归因的待归因事件;如果需要按其他目标事情和/或待归因事件进行归因,则需要重新根据新的规则编写新的算法模型,且重新调整目标事情和/或待归因事件,编写新的算法模型少则花费两周多则一两个月,效率很差,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节奏。而且现有归因分析单纯根据时间序列确定“待归因事件”对“目标转化事件”的贡献度,缺少对转化中间事件的关联,会导致归因准确性比较差。除此以外还存在归因窗口期设置不灵活、交互及数据展示的局限等问题,在数据展示和导出功能上存在不足,用户在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利用时受到限制,用户使用门槛较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归因分析算法不灵活,不能根据具体业务场景灵活调整归因分析的算法模型的问题,提供更高效、更灵活、更准确的归因分析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收集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按时间序列构建用户行为路径;
4、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
5、根据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计算每一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各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度;
6、合计全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各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度总和,获得归因分析结果。
7、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包括点击事件数据、浏览事件数据、搜索事件数据和交互事件数据。
8、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获得事件数据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9、收集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
10、对收集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为每一行为事件数据标记时间戳;
11、根据时间序列构建用户行为路径。
12、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13、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
14、根据目标转化事件,向前遍历出关联目标转化事件的用户行为路径;
15、从关联目标转化事件的用户行为路径中筛选出具有待归因事件的用户行为路径,即为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
16、进一步地,在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的步骤中,还包括设置窗口期,获得窗口期内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
17、进一步地,在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的步骤中,还包括设置关联事件,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关联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
18、进一步地,所述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包括首位触点归因模型、末位触点归因模型、线性归因模型、位置归因模型。
19、进一步地,所述首位触点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确定第一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占比,其余待归因事件平分剩余的贡献占比;或所述末位触点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确定最后一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占比,其余待归因事件平分剩余的贡献占比;或所述线性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多个待归因事件平均分配此次贡献;或所述位置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确定第一个待归因事件和最后一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占比,其余待归因事件平分剩余的贡献占比。
20、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系统,应用上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包括
21、采集模块,用于收集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按时间序列构建用户行为路径;
22、分析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并根据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匹配有效用户行为路径;
23、贡献度计算模块,基于归因分析参数中选择的归因分析模型,依次计算每一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各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度;
24、贡献度合计模块,用于合计全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各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度总和,获得归因分析结果。
25、进一步地,还包括可视化模块,用于可视化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和/或可视化输出归因分析结果。
2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其主要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类型的归因分析模型类型,其中每一归因分析模型类型中不同位置归因事件的贡献占比不同;以使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归因模型;再根据业务场景和需求选择分析的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以及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以提高待归因事件对目标转化事件贡献度归因分析的效率、灵活性和准确性,适用于电子商务、数字营销、网站和应用程序用户体验优化等领域。
技术特征:1.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包括点击事件数据、浏览事件数据、搜索事件数据和交互事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获得事件数据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的步骤中,还包括设置窗口期,获得窗口期内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的步骤中,还包括设置关联事件,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关联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包括首位触点归因模型、末位触点归因模型、线性归因模型、位置归因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位触点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确定第一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占比,其余待归因事件平分剩余的贡献占比;或所述末位触点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确定最后一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占比,其余待归因事件平分剩余的贡献占比;或所述线性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多个待归因事件平均分配此次贡献;或所述位置归因模型为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存在多个待归因事件对同一个目标转化事件作出贡献时,确定第一个待归因事件和最后一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占比,其余待归因事件平分剩余的贡献占比。
9.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系统,应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行为归因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视化模块,用于可视化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和/或可视化输出归因分析结果。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户行为归因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用户的行为事件数据,按时间序列构建用户行为路径;接收输入的归因分析参数,所述归因分析参数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和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获得包括目标转化事件和待归因事件的有效用户行为路径;根据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计算每一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各个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度;合计全部有效用户行为路径中各待归因事件的贡献度总和,获得归因分析结果;采用以上技术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和需求选择分析的目标转化事件、待归因事件以及归因分析模型的类型,以提高待归因事件对目标转化事件贡献度归因分析的效率、灵活性和准确性。技术研发人员:汪强,高佩裕,潘铭铭,吴永霞,程伟松,张昀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朴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2/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04/3419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