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服装饰品,鞋,帽,珠宝,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 > 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5:10:10

本公开涉及服饰领域,更准确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羽绒服。

背景技术:

1、羽绒服是冬季保暖的常用服饰,其内部一般充有羽绒和细小的羽毛。羽绒和细小的羽毛内含有大量的空气,从而使得羽绒服内部能够形成一层空气层,空气层可以有效地阻挡外界的寒冷空气,同时帮助保持体内热量不易散发,以实现保暖效果。

2、现有市面上的羽绒服多数采用统一充绒,羽绒服所有部位按照同一方式、同一填充物、同一充绒系数进行充绒。常见的羽绒服充绒结构为四层充绒结构,即“面布-胆布-胆布-里布”,此外还有三层、二层充绒结构,以四层结构最为常见。常规羽绒服充绒形式按照羽绒服各部位面积大小按比例充绒,羽绒服各部位填充物均为鹅绒或鸭绒,外观厚度均一。

3、但是,人体在穿着羽绒服活动时,人体各部位温度和出汗量其实是不同的,相较于其他部分,人的侧身及腋下部位更加容易出汗。如果采用常规充绒方式,羽绒由于自身排汗透湿性能较差,人体在较高温度环境或者比较剧烈的活动状态下,侧身、腋下等部位较易积汗,羽绒服不能及时地排出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就会给人造成较强的闷热感,穿着舒适感较低;而且,人体皮肤表面湿度以及与空气之间的相对湿度过高,人体的热量会通过羽绒服传导到周边空气,导致人体体感温度降低。而且常规采用的四层充绒结构的羽绒服整体比较厚重,穿着负担感较重,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羽绒服。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羽绒服,包括背部片,所述背部片包括:

3、面层,所述面层被构造为设置于所述背部片的外侧面;

4、充绒部,所述充绒部被构造为设置于所述背部片的内部,且包括第一布层、第二布层和羽绒层,所述第一布层和第二布层之间被构造为利用绗线分隔成至少两个充绒腔,所述羽绒层被构造为处于所述充绒腔内;

5、其中,所述面层的背部位置设置有透气口,所述充绒部对应所述透气口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充绒部内侧的空气被构造为经过所述透气孔、所述透气口排出至外界。

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层的背部内侧对应所述透气口的位置设置有透气网布。

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口上覆盖设置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下方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透气口连通;所述遮挡部被构造为在所述背部片呈平整状态下与所述透气网布贴合,并封闭所述通风口,在处于活动状态下至少与所述透气网布部分分离,并开放所述通风口。

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充绒腔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合区,所述压合区的对应第一布层和面层被构造为成一体结构;所述透气孔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压合区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充绒部内侧的空气被构造为至少经所述第一通孔流动至所述充绒部与所述面层之间的缝隙。

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区被构造为呈圆形;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压合区的中心区域。

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充绒腔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压合区,且各个所述压合区上的第一通孔被构造为关于所述羽绒服的背部中线对称分布。

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区的直径范围为10mm-40mm;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范围为0.5mm-2mm。

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绒部包括多个充绒腔,各个所述充绒腔之间被构造为通过绗线分隔;

13、所述充绒部的背部和/或肩部的至少一个所述绗线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透气孔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密封条上的第二通孔,所述充绒部内侧的空气被构造为至少经所述第二通孔流动至所述充绒部与所述面层之间的缝隙。

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条宽度范围为5mm-20mm;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范围为0.5mm-2mm。

1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绗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密封条,且各个所述密封条上的第二通孔被构造为关于所述羽绒服的背部中线对称分布。

1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羽绒服,包括背部片,背部片包括面层和充绒部,面层被构造为设置于背部片的外侧面;充绒部被构造为设置于背部片的内部,且包括第一布层、第二布层和羽绒层,第一布层和第二布层之间被构造为利用绗线分隔成至少两个充绒腔,羽绒层被构造为处于充绒腔内;面层的背部位置设置有透气口,充绒部对应透气口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孔,充绒部内侧的空气被构造为经过透气孔、透气口排出至外界。

17、这样,在本公开的羽绒服的穿着过程中,当用户在较高温度环境或者比较剧烈的活动状态下,背部、侧身及腋下等各部位出汗之后,混合有汗液的空气能够穿过充绒部上的透气孔和面层上的透气口排出至外界,从而能够及时排出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减少人体的闷热感,从而有效提升用户的穿着舒适感。而且,由于穿着本公开的羽绒服能够及时排出皮肤表面的汗液,能够有效降低人体皮肤表面湿度,避免在用户脱离较高温度环境或停止剧烈运动后,体表大量热量通过羽绒服传导到周边空气,避免人体体感温度快速降低,造成用户着凉等情况发生。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片,所述背部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的背部内侧对应所述透气口(31)的位置设置有透气网布(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口(31)上覆盖设置有遮挡部(51);所述遮挡部(51)下方设置有通风口(52),所述通风口(52)与所述透气口(31)连通;所述遮挡部(51)被构造为在所述背部片呈平整状态下与所述透气网布(32)贴合,并封闭所述通风口(52),在处于活动状态下至少与所述透气网布(32)部分分离,并开放所述通风口(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充绒腔(2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合区(43),所述压合区(43)的对应第一布层(21)和面层(1)被构造为成一体结构;所述透气孔(4)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压合区(43)上的第一通孔(41),所述充绒部(2)内侧的空气被构造为至少经所述第一通孔(41)流动至所述充绒部(2)与所述面层(1)之间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区(43)被构造为呈圆形;所述第一通孔(41)设置于所述压合区(43)的中心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充绒腔(24)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压合区(43),且各个所述压合区(43)上的第一通孔(41)被构造为关于所述羽绒服的背部中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区(43)的直径范围为10mm-40mm;所述第一通孔(41)的孔径范围为0.5mm-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绒部(2)包括多个充绒腔(24),各个所述充绒腔(24)之间被构造为通过绗线(25)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4)宽度范围为5mm-20mm;所述第二通孔(42)的孔径范围为0.5mm-2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绗线(2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密封条(44),且各个所述密封条(44)上的第二通孔(42)被构造为关于所述羽绒服的背部中线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羽绒服,包括背部片,背部片包括面层和充绒部,面层被构造为设置于背部片的外侧面;充绒部被构造为设置于背部片的内部,且包括第一布层、第二布层和羽绒层,第一布层和第二布层之间被构造为利用绗线分隔成至少两个充绒腔,羽绒层被构造为处于充绒腔内;面层的背部位置设置有透气口,充绒部对应透气口的位置设置有透气孔,充绒部内侧的空气被构造为经过透气孔、透气口排出至外界。当用户在较高温度环境或者比较剧烈的活动状态下出汗之后,混合有汗液的空气能够穿过充绒部上的透气孔和面层上的透气口排出至外界,从而能够及时排出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减少人体的闷热感,从而有效提升用户的穿着舒适感。技术研发人员:余晓岚,刘浩,吴小明,刘亚震,赵小平,李京蔚,王科晓,梁彦,王嘉梁,魏语宸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天空人服饰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508技术公布日:2024/12/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47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