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2-26 15:29:40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轻薄化的显示面板倍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轻薄化的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现有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彩膜基板(colorfilter substrate,cf substrate)以及填充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上述显示装置工作时,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像素电极与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分别施加驱动电压或者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分别施加驱动电压,控制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折射出来,从而显示画面。
2、目前,mini led技术越来越受市场欢迎,特别是对于高端车来说,更喜欢在中控上使用mini led技术。现阶段,mini led背光模组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蓝光mini led,蓝光mini led需要搭配qd膜(量子点膜)或者荧光膜使用;另一种采用白光mini led,由于白光mini led采用的是灯珠封装形式,在成本上比蓝光更贵。因此,使用蓝光mini led在成本上更有优势,但是,蓝光mini led搭配qd膜会出现在膜片边缘有漏蓝光现象,而且qd膜在信赖性上容易出现边缘失效,会使蓝边现象加重。
3、现有蓝光mini led背光模组技术中,为了防止蓝光从膜片边缘漏出,且在qd膜边缘失效的情况下不会加重蓝边现象,在做改善蓝边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等:
4、(a)在扩散板边缘贴黑色胶带,黑色胶带虽可防止部分蓝光漏出,但会引起黑边暗带现象;(b)在扩散板边缘涂荧光粉,荧光粉虽可与蓝光结合转化呈白光,以防止部分蓝光漏出,但穿过qd膜后,又会引起膜片边缘泛黄现象;(c)增加相应棱镜片的尺寸,受边框及膜片膨胀空间限制,蓝边改善轻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蓝光mini led背光模组在膜片边缘存在漏蓝光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以及位于所述灯板出光侧的光线色度转换膜,所述灯板上设有第一光源以及位于所述灯板边缘的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围绕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周缘,所述第一光源用于发出蓝光,所述第二光源用于发出白偏蓝光,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用于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4、进一步地,所述灯板的边缘设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灯板形成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5、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光源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有所述第二光源。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源具有上行光源组、左列光源组、下行光源组以及右列光源组,所述上行光源组、所述左列光源组、所述下行光源组以及所述右列光源组中所述第二光源的蓝光色度从一端至另一端呈渐变趋势。
7、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光源组中所述第二光源的蓝光色度从右端至左端呈逐渐增加,所述左列光源组中所述第二光源的蓝光色度从上端至下端呈逐渐增加,所述下行光源组中所述第二光源的蓝光色度从左端至右端呈逐渐增加,所述右列光源组中所述第二光源的蓝光色度从下端至上端呈逐渐增加。
8、进一步地,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包括量子点区以及位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边缘的荧光区,所述量子点区与所述第一光源的分布区域相对应,所述荧光区与所述第二光源的分布区域相对应。
9、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分光膜和扩散膜,所述扩散板设于所述灯板和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之间,所述分光膜和所述扩散膜均设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所述第一棱镜片和所述第二棱镜片均设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11、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增亮膜,所述增亮膜设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灯板的边缘设置用于发出白偏蓝光的第二光源,第二光源围绕于发出蓝光的第一光源的周缘,从而减小灯板边缘处的蓝光含量,以及减轻背光模组边缘漏蓝光的现象,避免显示装置边缘处的画面偏蓝的问题;而白光是能够被显示装置所利用的光线,显示装置的边缘基本不会出现漏白光问题。
技术特征: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板(11)以及位于所述灯板(11)出光侧的光线色度转换膜(13),所述灯板(11)上设有第一光源(111)以及位于所述灯板(11)边缘的第二光源(112),所述第二光源(112)围绕于所述第一光源(111)的周缘,所述第一光源(111)用于发出蓝光,所述第二光源(112)用于发出白偏蓝光,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13)用于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11)的边缘设有反射板(113),所述反射板(113)与所述灯板(11)形成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光源(112)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光源(112)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有所述第二光源(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112)具有上行光源组(112a)、左列光源组(112b)、下行光源组(112c)以及右列光源组(112d),所述上行光源组(112a)、所述左列光源组(112b)、所述下行光源组(112c)以及所述右列光源组(112d)中所述第二光源(112)的蓝光色度从一端至另一端呈渐变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光源组(112a)中所述第二光源(112)的蓝光色度从右端至左端呈逐渐增加,所述左列光源组(112b)中所述第二光源(112)的蓝光色度从上端至下端呈逐渐增加,所述下行光源组(112c)中所述第二光源(112)的蓝光色度从左端至右端呈逐渐增加,所述右列光源组(112d)中所述第二光源(112)的蓝光色度从下端至上端呈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13)包括量子点区(131)以及位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13)边缘的荧光区(132),所述量子点区(131)与所述第一光源(111)的分布区域相对应,所述荧光区(132)与所述第二光源(112)的分布区域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扩散板(12)、分光膜(14)和扩散膜(15),所述扩散板(12)设于所述灯板(11)和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13)之间,所述分光膜(14)和所述扩散膜(15)均设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13)远离所述扩散板(1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棱镜片(161)和第二棱镜片(162),所述第一棱镜片(161)和所述第二棱镜片(162)均设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13)远离所述扩散板(12)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增亮膜(17),所述增亮膜(17)设于所述光线色度转换膜(13)远离所述扩散板(12)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10),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10)的出光侧。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灯板以及位于灯板出光侧的光线色度转换膜,灯板上设有第一光源以及位于灯板边缘的第二光源,第二光源围绕于第一光源的周缘,第一光源用于发出蓝光,第二光源用于发出白偏蓝光,光线色度转换膜用于将蓝光转换为白光。通过在灯板的边缘设置用于发出白偏蓝光的第二光源,第二光源围绕于发出蓝光的第一光源的周缘,从而减小灯板边缘处的蓝光含量,以及减轻背光模组边缘漏蓝光的现象,避免显示装置边缘处的画面偏蓝的问题;而白光是能够被显示装置所利用的光线,显示装置的边缘基本不会出现漏白光问题。技术研发人员:舒贝贝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304技术公布日:2024/12/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59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