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
- 国知局
- 2024-12-26 15:40:07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为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桩是使用混凝土制成的,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泥土,广泛用于房屋建筑,水工建筑与桥梁的基础工程。传统混凝土桩采用普通钢筋浇筑混凝土制成,使用时容易干燥开裂,土壤松动易造成管桩底柱转动,同时管桩底柱固定不牢,容易造成上下滑动,不利于管桩底柱固定。所以开始采用合金管混凝土方式来改进这一问题,而铝管混凝土型钢桩是一种结合了铝管和混凝土的复合材料桩,它将型钢的承载能力和混凝土的耐久性结合起来,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工程中。铝管混凝土型钢桩通常由钢管(通常是铝合金或其他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内灌注混凝土构成,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既有一定的刚度又能够承受较大荷载的结构;
2、为了提高合金管的硬度和混凝土混合之后粘连程,一般都在主杆两侧安装多个连接板,提高加入混凝土之后的整体硬度和结构性,但是由于连接板都是与主杆呈九十度的安排,就会导致出现连接板之间的空隙很难被混凝土填满,就会导致出现空洞的情况出现,影响整体的强度。因此需要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包括:铝管和主杆机构,所述主杆机构贯穿设置于铝管的内部且通过混凝土浇筑与铝管内部粘连,所述主杆机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端板,通过连接端板将铝管上、下两端封闭,所述连接端板的边缘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
3、进一步的,所述主杆机构包括h型钢、多个横向连接板和多个纵向连接板;所述h型钢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端板固定连接;多个纵向连接板沿h型钢的轴向等间距设置在h型钢的两个翼缘上,所有纵向连接板均与h型钢的翼缘呈30°斜角设置;所述横向连接板设置在翼缘侧面,分别与两个翼缘连接,多个横向连接板沿h型钢的轴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横向连接板与h型钢的腹板垂直。
4、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接板上阵列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连接板上阵列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板焊接在h型钢的两端。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板与铝管两端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板、横向连接板和纵向连接板采用钢材q235制成。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主杆机构以及多个横向连接板和纵向连接板来提高整体的粘连强度和整体的硬度,同时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灌的时候,更好且更快速的将铝管内部灌满,保证横向连接板或者纵向连接板之间不会出现空隙,提高整体的强度。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所有的横向连接板均与h型钢腹板呈垂直设置,纵向连接板均与h型钢翼缘呈30°的斜边设计,可以在本装置受力时,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粘连。
技术特征:1.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管和主杆机构,所述主杆机构贯穿设置于铝管的内部且通过混凝土浇筑与铝管内部粘连,所述主杆机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端板,通过连接端板将铝管上、下两端封闭,所述连接端板的边缘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机构包括h型钢、多个横向连接板和多个纵向连接板;所述h型钢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端板固定连接;多个纵向连接板沿h型钢的轴向等间距设置在h型钢的两个翼缘上,所有纵向连接板均与h型钢的翼缘呈30°斜角设置;所述横向连接板设置在翼缘侧面,分别与两个翼缘连接,多个横向连接板沿h型钢的轴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横向连接板与h型钢的腹板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板上阵列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板上阵列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板焊接在h型钢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板与铝管两端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板、横向连接板和纵向连接板采用钢材q235制成。
技术总结本技术的一种铝管混凝土型钢桩,包括:铝管和主杆机构,所述主杆机构贯穿设置于铝管的内部且通过混凝土浇筑与铝管内部粘连,所述主杆机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端板,通过连接端板将铝管上、下两端封闭,所述连接端板的边缘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主杆机构以及设置的多个横向连接板和纵向连接板来提高整体的粘连强度和整体的硬度,同时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灌的时候,更好且更快速的将铝管内部灌满,保证横向连接板或者纵向连接板之间不会出现空隙,提高整体的强度。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李松林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技术研发日:20240425技术公布日:2024/12/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64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