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喷嘴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38:56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喷嘴。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主要采用电加热的方式雾化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供使用者吸食。如:采用多孔陶瓷或者多孔棉等多孔介质结合电阻丝或电阻膜等对其加热,从而形成气溶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雾化时,由于电加热的温度较高,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容易因为加热而在电阻丝或电阻膜上容易裂解、变性,从而影响口感。在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耗尽后,电阻丝或电阻膜会加热空烧,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同时空烧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喷嘴。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喷嘴,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气流通道、进液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和进液通道的雾化腔;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流通道口,所述气流通道口的轴线位于所述雾化腔轴线靠近进液通道的一侧。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与气流通道口的轴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气流通道口的宽度的一半。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与气流通道口的轴线的距离是所述进液通道远离气流通道口一端与所述气流通道口的轴线的距离。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喷嘴采用微纳加工硅片以及阳极键合玻璃板的方式加工形成。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能通过所述进液通道流至所述气流通道口,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在所述气流通道口被气流雾化形成液体颗粒。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通道包括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远离气流通道口一端能够在所述气流通道的作用下二次雾化所述液体颗粒。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雾化腔具有相同的厚度。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雾化腔和所述进液通道具有相同的厚度。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以及所述进液通道具有相同的厚度δ;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进液通道的厚度δ为0.15mm-0.25mm。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腔的宽度为0.50mm-1.40mm;所述雾化腔的高度为0.60mm-1.30mm,所述雾化腔的高度与所述雾化腔的宽度的比值的范围为1-1.2。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口的宽度为0.15mm-0.25mm。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通道包括连进液前段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液前段的进液末段,所述进液末段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轴向。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末段的长度不小于0.4mm。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连通通道以及连接于连通通道上方的收缩通道,所述收缩通道与所述雾化腔相导通。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通道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为20°~80°,所述收缩通道远离所述雾化腔的一端的宽度为0.8mm-2mm。
17、还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喷嘴。
18、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气泵以及电池组件,所述气泵用于提供高速气流进入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电池组件用于为雾化器供电。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设置于所述雾化喷嘴的出口方向,以雾化所述雾化喷嘴喷出的液滴。
20、实施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喷口结构,使得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实现在非相变的情况下实现雾化,同时,由于喷口结构为非对称式,雾化量大,雾面半径较大,雾化颗粒较小,使用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1.一种雾化喷嘴,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通道、进液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和进液通道的雾化腔;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流通道口,所述气流通道口的轴线位于所述雾化腔轴线靠近进液通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与气流通道口的轴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气流通道口的宽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与气流通道口的轴线的距离是所述进液通道远离气流通道口一端与所述气流通道口的轴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嘴采用微纳加工硅片以及阳极键合玻璃板的方式加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能通过所述进液通道流至所述气流通道口,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在所述气流通道口被气流雾化形成液体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包括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远离气流通道口一端能够在所述气流通道的作用下二次雾化所述液体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雾化腔具有相同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雾化腔和所述进液通道具有相同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以及所述进液通道具有相同的厚度δ;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进液通道的厚度δ为0.15mm-0.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的宽度为0.50mm-1.40mm;所述雾化腔的高度为0.60mm-1.30mm,所述雾化腔的高度与所述雾化腔的宽度的比值的范围为1-1.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口的宽度为0.15mm-0.2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包括连进液前段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液前段的进液末段,所述进液末段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轴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末段的长度不小于0.4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连通通道以及连接于连通通道上方的收缩通道,所述收缩通道与所述雾化腔相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通道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为20°~80°,所述收缩通道远离所述雾化腔的一端的宽度为0.8mm-2mm。
16.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喷嘴。
17.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器、气泵以及电池组件,所述气泵用于提供高速气流进入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电池组件用于为雾化器供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设置于所述雾化喷嘴的出口方向,以雾化所述雾化喷嘴喷出的液滴。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喷嘴,该雾化喷嘴包括气流通道、进液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和进液通道的雾化腔;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流通道口,所述气流通道口的轴线位于所述雾化腔轴线靠近进液通道的一侧。由于采用喷口结构,使得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实现在非相变的情况下实现雾化,同时,由于喷口结构为非对称式,雾化量大,雾面半径较大,雾化颗粒较小,使用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川,林作飘,高椋,杨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41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视觉插咪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