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44:59
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雾化设备包括供电装置与雾化器,供电装置中设有电池、控制模块,雾化器中设有存放有烟液的储液腔和加热烟液的雾化芯,当控制模块向雾化器发出加热信号时,雾化芯对储液腔内的烟液进行加热,得到雾化气体,供使用者吸收。
2、在现有技术中,雾化器通常为封闭式,且在雾化器上设计有注液孔,通过注液孔向雾化器内部的储液腔注入烟液,而雾化器内部存在空气,在注液过程中需要将雾化器内部的空气排出,现有的雾化器中,注液和排气多为共用一个通道,在此情况下当进行注液时,可能会发生气压阻挡烟液补充进入储液腔当中,影响注液效率。
3、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注液效率的雾化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雾化器,解决现有雾化器在注液过程中出现的注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
3、雾化器主体,所述雾化器主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孔和排气孔;
4、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盖装于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一端,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外壳和位于所述吸嘴外壳内的密封件,所述吸嘴外壳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吸嘴外壳上设有与所述雾化器主体相对接的开口,密封件安装于开口处以封盖注液孔和排气孔。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于所述注液孔的外缘抵接于所述雾化器主体;和/或,
6、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于所述排气孔的外缘抵接于所述雾化器主体。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外壳的内壁与所述雾化器主体的外壁其中一者上设有卡接部,其中另一者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接部卡持于所述卡槽中。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外壳的内壁设有所述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处以构成对所述密封件的限位。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沿所述吸嘴外壳的内壁呈周向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中设有将所述卡接部导入的导向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主体上设有气体通道,所述密封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吸嘴外壳上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出气管,所述气体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雾化器主体盖装有所述吸嘴组件的一端,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三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于所述出气口的外缘抵接于所述雾化器主体。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排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出气口的相对两侧。
1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设备,包括如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15、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中,吸嘴组件通过其吸嘴外壳与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而盖装于雾化器主体的一端,密封件则封盖雾化器主体上的注液孔和排气孔,以避免储液腔中的烟液从注液孔或排气孔处泄漏。其中,当用户通过注液孔向储液腔内注液时,储液腔内的气体可从排气孔排出至外界环境以进行泄压,从而避免在注液过程中避免注液与排气泄压共同占用一个通道,可提高注液效率。
技术特征: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于所述排气孔的外缘抵接于所述雾化器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外壳的内壁与所述雾化器主体的外壁其中一者上设有卡接部,其中另一者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接部卡持于所述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外壳的内壁设有所述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处以构成对所述密封件的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沿所述吸嘴外壳的内壁呈周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中设有将所述卡接部导入的导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主体上设有气体通道,所述密封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吸嘴外壳上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出气管,所述气体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雾化器主体盖装有所述吸嘴组件的一端,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气管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三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第三环形密封部与所述出气口的外缘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雾化器主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排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出气口的相对两侧。
10.一种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设备,包括:吸嘴组件,其一端设有出气管212;雾化器主体,与吸嘴组件连接且至少部分雾化器主体设置于吸嘴组件内,雾化器主体上设有通孔、注液孔以及排气孔,通孔对应出气管212的位置设置于雾化器主体上;注液孔,与通孔均间隔设置,雾化器主体的内部还设有储液腔,注液孔和排气孔均与储液腔连通;雾化芯设置于雾化器主体内对应通孔的位置,且雾化芯与出气管212连接。本技术通过雾化器主体上设置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孔和排气孔,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注液孔自行注液,而设置排气孔使得雾化器在注液过程中避免注液与排气泄压共同占用一个通道,提高注液效率。技术研发人员:任万鹏,李兴,请求不公布姓名,董申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09技术公布日:2024/4/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48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