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烟草加工设备的制造及烟草加工技术 > 加热不燃烧烟支及红外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加热不燃烧烟支及红外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57:27

本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及红外雾化系统。

背景技术:

1、加热不燃烧(hnb,heat not burning)技术是指通过加热烘烤使得固体雾化介质(如烟支)中的尼古丁等物质析出,形成可供抽吸的气溶胶的一类雾化技术。加热不燃烧烟支在使用时不会产生(或减少产生)因燃烧而生成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焦油、一氧化碳等),因而其被视为传统卷烟的良好替代品。

2、采用红外加热的加热不燃烧烟具在对加热不燃烧烟支进行加热时,其具有热传导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两种加热方式。目前加热不燃烧烟支的发烟段一般包括可雾化材料(例如烟草)及包裹于可雾化材料外部的烟纸,一方面,由于烟纸的导热系数较低,故加热不燃烧烟具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烟纸快速传导至内部的可雾化材料上;另一方面,由于烟纸对红外波具有吸收和阻隔的作用(烟纸一般采用植物纤维制成,而红外波的波段范围恰好处于植物纤维的吸收波段内),导致加热不燃烧烟具产生的红外波无法有效地透过烟纸入射至可雾化材料上,因此使得采用红外加热的加热不燃烧烟具对加热不燃烧烟支的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使其具有较高的热传导加热效率和红外辐射加热效率,进而大幅提高加热效率。

2、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包括发烟段,所述发烟段包括雾化部及包裹于所述雾化部外的金属网,所述雾化部包括加热后产生气溶胶的可雾化材料;所述发烟段外部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金属网传导至所述雾化部上,且所述发烟段外部的红外波能够穿过所述金属网的网孔后入射至所述雾化部上,以同时对所述雾化部进行热传导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

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金属网的网孔的孔径为10μm~1mm;和/或,所述金属网的厚度为0.05mm~1mm。

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沿所述雾化部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金属网分为多个依次排列的区段,各所述区段的网孔的孔径不同,和/或各所述区段的孔隙率不同。

5、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加热不燃烧烟支还包括过滤段,所述过滤段包括烟壳,所述烟壳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网固定连接;所述烟壳中设有过滤腔和冷却腔,所述过滤腔位于所述冷却腔远离所述发烟段的一侧;所述过滤腔内设有滤嘴,所述冷却腔为空腔,或者,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材料。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外雾化系统,包括加热不燃烧烟具和以上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支,所述加热不燃烧烟具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红外加热组件,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内设有用于供所述加热不燃烧烟支插入的加热通道;所述红外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金属网传导至所述雾化部上,且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发出的红外波能够穿过所述金属网的网孔后入射至所述雾化部上,以同时对所述雾化部进行热传导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

7、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包括外管、内管和碳纤维发热体,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采用透波材料制成,所述加热通道设置于所述内管中;所述碳纤维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

8、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内管的上端与所述外管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密封部进行密封,所述内管的下端与所述外管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二密封部进行密封。

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外管的内壁和/或外壁上设有用于反射红外波的反射层。

10、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组件、控制模块及用于对所述金属网进行感应识别的金属识别感应器,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对应所述加热不燃烧烟支的插入路径设置,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和所述电源组件电信号连接,所述红外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感应识别到所述金属网时,控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导通,并在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无法感应识别到所述金属网时或者再次感应识别到所述金属网时,控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红外加热组件断开。

1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通道内的底部;所述止挡件上设有与所述加热通道连通的通气孔,或者,所述止挡件为多孔结构。

12、本发明提供的加热不燃烧烟支,通过在雾化部外设置金属网,一方面,由于金属网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金属网能够将热量快速地传导至雾化部上;同时,由于金属网上具有多个网孔,能够极大减少对红外波的屏蔽作用,发烟段外部的红外波能够穿过金属网的网孔后入射至雾化部上,从而大大增加热传导加热效率和红外辐射加热效率,实现对雾化部的高效加热。同时,当该加热不燃烧烟支运用于具有金属识别感应器的加热不燃烧烟具时,金属网能够与金属识别感应器相配合,实现加热不燃烧烟具的自动加热开闭功能,无需用户手动打开按键开关,从而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包括发烟段(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段(11)包括雾化部(111)及包裹于所述雾化部(111)外的金属网(112),所述雾化部(111)包括加热后产生气溶胶的可雾化材料;所述发烟段(11)外部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金属网(112)传导至所述雾化部(111)上,且所述发烟段(11)外部的红外波能够穿过所述金属网(112)的网孔(1121)后入射至所述雾化部(111)上,以同时对所述雾化部(111)进行热传导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112)的网孔(1121)的孔径为10μm~1mm;和/或,所述金属网(112)的厚度为0.05mm~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雾化部(11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金属网(112)分为多个依次排列的区段,各所述区段的网孔(1121)的孔径不同,和/或各所述区段的孔隙率不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不燃烧烟支(1)还包括过滤段(12),所述过滤段(12)包括烟壳(121),所述烟壳(121)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网(112)固定连接;所述烟壳(121)中设有过滤腔(121a)和冷却腔(121b),所述过滤腔(121a)位于所述冷却腔(121b)远离所述发烟段(11)的一侧;所述过滤腔(121a)内设有滤嘴(122),所述冷却腔(121b)为空腔,或者,所述冷却腔(121b)内设有冷却材料(123)。

5.一种红外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不燃烧烟具(2)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不燃烧烟支(1),所述加热不燃烧烟具(2)包括壳体(21)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的红外加热组件(22),所述红外加热组件(22)内设有用于供所述加热不燃烧烟支(1)插入的加热通道(220);所述红外加热组件(22)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金属网(112)传导至所述雾化部(111)上,且所述红外加热组件(22)发出的红外波能够穿过所述金属网(112)的网孔(1121)后入射至所述雾化部(111)上,以同时对所述雾化部(111)进行热传导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组件(22)包括外管(221)、内管(222)和碳纤维发热体(223),所述内管(222)设置于所述外管(221)内,所述内管(222)采用透波材料制成,所述加热通道(220)设置于所述内管(222)中;所述碳纤维发热体(223)设置于所述内管(222)和所述外管(221)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22)的上端与所述外管(221)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密封部(228)进行密封,所述内管(222)的下端与所述外管(221)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二密封部(263)进行密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21)的内壁和/或外壁上设有用于反射红外波的反射层(22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内设有电源组件(23)、控制模块(24)及用于对所述金属网(112)进行感应识别的金属识别感应器(25),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25)对应所述加热不燃烧烟支(1)的插入路径设置,所述控制模块(24)分别与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25)和所述电源组件(23)电信号连接,所述红外加热组件(22)与所述电源组件(23)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4)用于在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25)感应识别到所述金属网(112)时,控制所述电源组件(23)与所述红外加热组件(22)导通,并在所述金属识别感应器(25)无法感应识别到所述金属网(112)时或者再次感应识别到所述金属网(112)时,控制所述电源组件(23)与所述红外加热组件(22)断开。

10.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内设有止挡件(26),所述止挡件(26)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通道(220)内的底部;所述止挡件(26)上设有与所述加热通道(220)连通的通气孔(261),或者,所述止挡件(26)为多孔结构。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包括发烟段,发烟段包括雾化部及包裹于雾化部外的金属网,雾化部包括加热后产生气溶胶的可雾化材料;发烟段外部的热量能够通过金属网传导至雾化部上,且发烟段外部的红外波能够穿过金属网的网孔后入射至雾化部上,以同时对雾化部进行热传导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该加热不燃烧烟支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使其具有较高的热传导加热效率和红外辐射加热效率,进而大幅提高加热效率。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李雪,林云燕,孔哲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61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