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58:11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多孔陶瓷雾化芯作为电子烟常用的雾化组件,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保油性能好,可小型化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
2、但陶瓷芯的孔隙率和力学强度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为保证不掉粉、不开裂等安全使用要求,其孔隙率通常低于60%,同时,刚性的陶瓷与其表面金属加热体的不充分接触,使得在雾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导油速度慢、供油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抽吸口感较差、气溶胶香味偏弱等缺陷,甚至可能出现“干烧糊芯”问题。
3、此外,发热元件在加热雾化过程中,其边缘处温度一般较高,发热元件的边缘较靠近电子雾化装置的各部件,若发热元件的边缘处温度一直较高,易加速电子雾化装置的老化,甚至造成电子雾化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克服多孔陶瓷雾化芯抽吸口感较差、气溶胶香味偏弱等缺陷,改善多孔陶瓷雾化芯易出现“干烧糊芯”、发热元件边缘温度过高易导致雾化装置老化损坏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多孔结构的吸液元件、发热元件和多孔结构的导液元件。吸液元件设置有雾化区开口。发热元件包括发热部和非发热部,吸液元件与非发热部贴合,使发热部露出于雾化区开口。导液元件贴合接触于发热元件的背离吸液元件的一侧。
3、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发热元件背离吸液元件的一侧与导液元件贴合接触,使吸附在导液元件上的溶液与发热元件充分接触,保证雾化区供液充足,以获得较好的抽吸体验和气溶胶香味,避免出现“干烧糊芯”的问题,同时吸液元件与发热元件的非发热部贴合,有利于使发热元件牢固固定且紧贴在导液元件上,不易发生移动,进一步增强导液元件及吸液元件中的溶液与发热元件的接触,且导液元件吸附的溶液一部分传输并吸附在吸液元件上,有利于降低发热元件的非发热部的温度,避免发热元件的非发热部温度过高导致雾化装置老化损坏。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液元件的孔隙率等于或小于导液元件的孔隙率。孔隙率更高的导液元件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溶液,保证雾化时更充分的供液,进一步避免出现“干烧糊芯”的问题。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液元件和导液元件的孔隙率为65%-95%。导液元件材质为柔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使导液元件在不掉粉、不开裂的基础上保持高孔隙率,保证高效的雾化和安全使用的要求。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液元件设置至少一片;导液元件设置一片或重叠的多片,至少一片导液元件与至少一片吸液元件固定连接为一体。多片导液元件的设置,可以灵活调节厚度,方便适配各种规格的电子雾化装置。
7、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导液元件与吸液元件可以通过超声波压合、丝线缝合或胶粘剂粘合固定连接为一体。具体地,可以是一片导液元件与吸液元件在边缘处固定连接为一体;也可以多片导液元件与吸液元件在边缘处固定连接为一体;或者可以是一片导液元件与吸液元件在边缘处固定连接为一体后,余下的导液元件叠层放置。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液元件和导液元件的厚度为0.5-5mm。一片或重叠的多片导液元件的厚度为0.5-5mm。通过设置一定范围的厚度,可以使导液元件和吸液元件具有合适的储液量,同时保证合适的液体传输距离,以确保充足的供液量及高效的雾化。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热元件的厚度为20-120μm。发热元件的厚度避免太厚,可以使发热元件更紧密地接触导液元件,保证加热雾化时吸附在导液元件上的气溶胶前驱体溶液与发热元件更充分接触,不易出现干烧;同时也避免太薄,可以使发热元件保持较好的力学强度,不易发生拉断或折断。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热元件的非发热部包括电极部和固定部,若干固定部分布在发热部四周且与发热部连接,一电极部与一固定部连接;电极部和固定部均贴合夹设在吸液元件和导液元件之间。固定部可以保证发热部在不被覆盖的情况下,发热元件可被固定而不发生翘曲、偏移等现象。
11、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发热部、电极部和固定部一体连接。具体地,发热元件的发热部、电极部和固定部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粘结、焊接等方法连接,优选采用一体成型。发热元件的材质为金属或碳。发热部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为网状或曲折的线状。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部包括两个固定片和多根固定条,两个固定片分别连接于发热部长度方向的两端,一个电极部与一个固定片连接,多根固定条的一端连接于发热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另一端朝向远离发热部的方向延伸。连接于发热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固定片便于连接电级部,且利于固定发热部避免发热部翘曲;多根固定条不仅进一步利于固定发热部避免发热部翘曲,同时多根固定条分布在发热部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吸液元件贴合接触,更利于发热元件的非发热部降温散热,避免发热元件边缘温度过高导致的雾化装置老化损坏问题。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液元件为绝缘刚性件。可以更好地固定加热元件,保持其平直不翘曲,并使装配更简单,整体结构稳定性更高。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液元件的边缘设置有电极开口,发热元件的电极部至少有部分露出于电极开口。电极开口可使电极部与导电元件直接连通,装配简单。
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储液仓、导电元件和第一方面提供的雾化组件;储液仓用于装放气溶胶前驱体溶液,导液元件背离发热元件的一面用于与气溶胶前驱体溶液接触,导电元件与发热元件电连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密封元件、供电电源和控制电路,供电电源、控制电路和导电元件形成电连接,密封元件对储液仓形成密封。
17、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导液元件背离发热元件的一面与气溶胶前驱体溶液接触,吸附气溶胶前驱体溶液并传输至导液元件贴合发热元件的一面和吸液元件,经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经吸液元件的雾化区开口排出。
技术特征: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的孔隙率等于或小于所述导液元件的孔隙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和所述导液元件的孔隙率为65%-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设置至少一片;所述导液元件设置一片或重叠的多片,至少一片所述导液元件与至少一片所述吸液元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和所述导液元件的厚度为0.5-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的厚度为20-1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的非发热部包括电极部和固定部,若干所述固定部分布在所述发热部四周且与所述发热部连接,一所述电极部与一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电极部和所述固定部均贴合夹设在所述吸液元件和所述导液元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固定片和多根固定条,两个所述固定片分别连接于所述发热部长度方向的两端,一个所述电极部与一个所述固定片连接,多根所述固定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热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发热部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元件的边缘设置有电极开口,所述发热元件的电极部至少有部分露出于所述电极开口。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储液仓、导电元件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储液仓用于装放气溶胶前驱体溶液,所述导液元件背离所述发热元件的一面用于与所述气溶胶前驱体溶液接触,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涉及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结构的吸液元件、发热元件和多孔结构的导液元件;所述吸液元件设置有雾化区开口;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部和非发热部,所述吸液元件与所述非发热部贴合,使所述发热部露出于所述雾化区开口;所述导液元件贴合接触于所述发热元件的背离所述吸液元件的一侧。克服多孔陶瓷雾化芯抽吸口感较差、气溶胶香味偏弱等缺陷,改善多孔陶瓷雾化芯易出现“干烧糊芯”、发热元件边缘温度过高易导致雾化装置老化损坏的技术问题。技术研发人员:杨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湖神健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3技术公布日:2024/5/2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61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