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烟草加工设备的制造及烟草加工技术 > 一种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2:00:03

本申请涉雾化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雾化装置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排雾件、主体,排雾件和主体之间形成一条供雾气流通的通道,雾气经过该通道流出雾化装置供使用者吸入。为避免雾气在不使用的时候泄漏,现有技术常采用拆卸主体中的雾化组件的方式,以避免雾气产生的方式来避免雾气泄漏。但该操作复杂,且多次拆卸易影响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者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雾化装置控制雾气流通的方式复杂。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主体、排雾件,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气道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用于产生雾气,所述气道用于引导所述雾气流通出所述主体;

3、所述排雾件内设置有容纳腔、连通孔和出气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气道和所述容纳腔,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环境;

4、所述排雾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能够转动以控制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气道连通或分离。

5、进一步地,所述排雾件还包括底板,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底板,所述排雾件的转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6、所述排雾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气道连通;

7、所述排雾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气道分离,所述底板密封所述气道。

8、进一步地,所述排雾件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9、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吸附连接,用于引导所述排雾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排雾件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排雾件的转轴之间的距离;

11、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

12、所述主体包括两个雾化组件,其中一个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气道,另一个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第二气道。

1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出气孔包括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一连通孔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均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插接件;

15、所述排雾件设置有第一插接槽,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二插接槽;

16、所述插接件一端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另一端可转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用于连接所述排雾件和所述主体。

17、进一步地,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横截面为圆形;

18、所述第一连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其横截面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插接槽适配;

19、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其横截面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二插接槽适配。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还包括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壁设置有凸起;

21、所述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配合以连接所述插接件和所述主体。

22、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吸收气体以产生所述雾气,包括雾化主体和调节件;

23、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雾化主体;

24、所述雾化主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孔;

25、所述调节件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孔;

26、所述调节件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或分离,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进入所述雾化组件的流量。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或所述第二进气孔具有多个,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或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大小沿所述雾化主体的周向逐渐增大。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29、当需要排出所述雾气时,可通过转动排雾件,使连通孔连通容纳腔和气道,此时雾气能够从气道穿过连通孔进入容纳腔,再经由出气孔进入外界环境。当不需要所述雾气时,可通过转动排雾件,使连通孔与所述气道分离,此时雾气无法进入容纳腔。综上,本申请通过可转动的排雾件,实现了对雾气流通的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排雾件,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气道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用于产生雾气,所述气道用于引导所述雾气流通出所述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雾件还包括底板,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底板,所述排雾件的转动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雾件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排雾件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排雾件的转轴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出气孔包括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一连通孔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均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插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横截面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还包括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壁设置有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吸收气体以产生所述雾气,包括雾化主体和调节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或所述第二进气孔具有多个,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或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大小沿所述雾化主体的周向逐渐增大。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主体、排雾件,主体内设置有气道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用于产生雾气,气道用于引导雾气流通出主体;排雾件内设置有容纳腔、连通孔和出气孔,连通孔连通气道和容纳腔,出气孔连通容纳腔和外界环境;排雾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主体,能够转动以控制连通孔与气道连通或分离。当需要排出雾气时,可通过转动排雾件,使连通孔连通容纳腔和气道,此时雾气能够从气道穿过连通孔进入容纳腔,再经由出气孔进入外界环境。当不需要雾气时,可通过转动排雾件,使连通孔与气道分离,此时雾气无法进入容纳腔。综上,本申请通过可转动的排雾件,实现了对雾气流通的控制。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7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64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