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雾化芯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2:00:16
本申请涉及雾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发热体、雾化芯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可以在周向设置并联的两个发热部,以形成柱状发热体。采用这种方案制备发热体时,需要先将平面状的发热部卷圆周后再与电极部焊接连接。但是,发热部的发热图案线路的线宽一般在0.1mm左右,该方案需要将发热部卷圆后再进行焊接,技术难度较大;同时,卷圆后的发热部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发热体、雾化芯及雾化装置,使得平面状的发热部能够直接与电极部连接,然后再形成柱状发热体,工艺步骤少,还能够有效减少焊接导致的变形问题。
2、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的发热体,包括:
3、并列设置的两个电极部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极部之间的发热部;
4、每一所述电极部具有折叠区,每一所述电极部在所述折叠区具有相对弯折形成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电极单元段;
5、两所述电极部在所述折叠区沿第二方向同一侧对应的所述电极单元段连接于同一所述发热部,其中,每一所述折叠区的两个所述电极单元段所连接的所述发热部沿第二方向部分间隔,以形成柱状的围合空间。
6、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电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折叠区,两所述电极部的所述折叠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一一对应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包括弯折部,相邻的所述电极单元段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并环绕所述弯折部折叠以形成所述折叠区。
8、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包括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以形成一所述折叠区的第一电极单元段和第二电极单元段,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段连接有一所述发热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段连接有另一所述发热部。
9、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包括依次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以形成一所述折叠区的第一电极单元段、第三电极单元段和第二电极单元段,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段的一者连接有一所述发热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段和所述第三电极单元中的一者连接有另一所述发热部。
10、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折叠区的两个所述电极单元段所连接的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部分同一位置或部分错位布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包括引线,每个所述电极部均连接有所述引线。
12、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芯,包括如前所述的发热体和与所述发热体连接的导液体。
13、进一步地,所述导液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围合空间内且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
14、所述导液体为柱状结构,所述导液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发热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导液体接触。
15、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如前的雾化芯,还包括储液仓和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储液仓连通。
16、前述的发热体、雾化芯及雾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极部具有折叠区,每一电极部在折叠区具有相对弯折形成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极单元段,两电极部在折叠区沿第二方向同一侧对应的电极单元段连接于同一发热部,每一折叠区的两个电极单元段所连接的发热部沿第二方向部分间隔以形成柱状的围合空间。由此,平面状的发热部可直接与未折叠的电极部连接,然后进行弯折形成柱状发热体,或者平面发热部直接与折叠后的电极部连接,将发热部沿第二方向外撑形成柱状的发热体,相对传统的柱状发热体结构,无需进行卷圆周工序,能够有效减少制备柱状发热体的工艺步骤,降低工艺难度;相较于卷圆后的发热部焊接形成并联的发热体而言本申请的发热体可以在形成柱状结构前就可以实现并联,能够减少发热部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此外,相较于其它并联环状结构的发热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热部在与电极部连接后,通过将位于同一折叠区的两个发热部在第二方向撑开以得到柱状结构的发热体,图案稳定,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17、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折叠区,两所述电极部的所述折叠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包括弯折部,相邻的所述电极单元段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并环绕所述弯折部折叠以形成所述折叠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包括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以形成一所述折叠区的第一电极单元段和第二电极单元段,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段连接有一所述发热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段连接有另一所述发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包括依次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以形成一所述折叠区的第一电极单元段、第三电极单元段和第二电极单元段,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段的一者连接有一所述发热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段和所述第三电极单元中的一者连接有另一所述发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折叠区的两个所述电极单元段所连接的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部分同一位置或部分错位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电极单元段上连接的所述发热部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引线,每个所述电极部均连接有所述引线。
9.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和与所述发热体连接的导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围合空间内且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或,
1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雾化芯,还包括储液仓和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储液仓连通。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体、雾化芯及雾化装置。其中,发热体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电极部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极部之间的发热部;每一所述电极部具有折叠区,每一所述电极部在所述折叠区具有相对弯折形成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电极单元段;两所述电极部在所述折叠区沿第二方向同一侧对应的所述电极单元段连接于同一所述发热部,其中,每一所述折叠区的两个所述电极单元段所连接的所述发热部沿第二方向部分间隔,以形成柱状的围合空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平面状的发热部可直接与折叠或未折叠电极部连接,并沿第二方向撑开形成柱状的并联发热体,无需进行卷圆周、焊接工序,减少发热部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技术研发人员:周涛,刘和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奥陶纪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29技术公布日:2024/6/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64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