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10 17:55:06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具体的说是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装配式工程中,尤其是竖向装配式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结构接缝模板处理中,现有支模板技术易造成两者接缝处漏浆、涨模、垂直度差等问题。尤其在提倡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促使下,少用木模板、推广金属模板(铝模板和镁模板等)时,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接缝部位模板加固方式存在缺陷。现浇结构可以设置对拉螺杆,将模板拉紧加固,而装配式构件是工厂中预制的成品,现场施工时无法再在预制墙体上开设孔洞,造成即使模板将现浇结构和预制结构全部包裹,但实际加固紧密的也仅是现浇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解决装配式工程中预制与现浇段的竖向构件接缝质量差的通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装配式竖向构件生产前,找出所有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接缝部位进行标记统计,然后对图纸进行深化;
5、步骤二:在预制墙体上留设出对拉螺杆孔;
6、步骤三:根据不同的构件情况,对接缝处模板进行分类和分别深化,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7、一、当现浇结构与预制结构厚度一致时,将现浇结构部位的模板水平延伸至预制侧,延伸长度200m,并在延伸段中部设置不少于1列的对拉螺栓孔;相邻现浇段对拉螺杆按照正常计算位置设置;
8、二、当现浇结构与预制结构厚度一致、接缝在预制构件转角150-200mm时,在该接缝处的预制构件居中部位设置对拉螺杆孔,模板支设时在接缝距离现浇段200mm处设置对拉螺杆,对侧模板安装时模板延伸至接缝200mm;
9、三、当接缝在转角部位时,转角内侧使用直角模板,直角边长度200mm,在该侧预制构件设置一列对拉螺栓孔;相邻接缝处现浇段,模板支设时距离接缝200mm设置对拉螺杆,对侧模板支设时延伸至预制段200mm、距离接缝100mm设置内埋、只有一侧对拉的螺杆;
10、四、当接缝在构件厚度差别200mm以内时,在预制构件侧100mm设置对拉螺杆孔,现浇段距离接缝200mm处设置对拉螺杆;模板安装时使用金属模板同材质金属背楞进行支垫,保证较厚构件处外模板可以平整顺直延伸至另一侧,将预制和现浇结构完整包裹;模板延伸至预制段不小于200mm;
11、五、当接缝形成的角度为非直角时,使用带有铰接旋转轴、可以调节角度的金属模板;在预制段转角内侧距离接缝100mm处设置螺栓杆孔;在现浇段转角内侧距离接缝200mm处设置螺栓杆;
12、步骤四:所有模板进行统一管理,模板外侧粘贴轴线及构件名、带编号的防水粘纸,便于模板拆除后翻运至下一层时快速识别。
13、所述的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涉水房间、建筑外墙,预制构件上留设的对拉螺杆是可拆卸的三段式止水螺杆;预制厂加工时将可拆卸式对拉螺杆中段埋设,在预制完运到现场模板安装时再安装两端的螺杆配件。
14、所述的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深化后的模板各边宽度满足整体模板的尺寸模数,宽度为50mm的倍数,方便模板的加工和整体配模和安装。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有效解决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竖向接缝容易漏浆、涨模、拼缝不顺直的问题。使用带铰接旋转轴的金属模板不但能使用在接缝部位,平时可以作为普通模板使用。本申请避免了现场对预制构件后开孔的问题,减少了预制构件现场二次加工破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1.一种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涉水房间、建筑外墙,预制构件上留设的对拉螺杆是可拆卸的三段式止水螺杆;预制厂加工时将可拆卸式对拉螺杆中段埋设,在预制完运到现场模板安装时再安装两端的螺杆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深化后的模板各边宽度满足整体模板的尺寸模数,宽度为50mm的倍数,方便模板的加工和整体配模和安装。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工程中提高竖向构件接缝质量的金属模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装配式竖向构件生产前,找出所有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接缝部位进行标记统计,然后对图纸进行深化;步骤二:在预制墙体上留设出对拉螺杆孔;步骤三:根据不同的构件情况,对接缝处模板进行分类和分别深化。本发明避免了现场对预制构件后开孔的问题,减少了预制构件现场二次加工破坏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施群凯,秦磊朋,肖凡,鲁刚,潘鱼荣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54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