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 > 一种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6:51:25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尤其涉及一种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

背景技术:

1、市政道路人行道遇到地块出入口时,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地块出入口区域人行道无障碍设施一般包括缘石坡道、行进盲道、提示盲道等。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缘石坡道底部与出入口路面衔接处,无法真正实现“零高差”,导致非自动车和行人通过不便,甚至产生安全隐患;路缘石按传统方法安装,拼接缝宽不一,安装线形生硬;盲道设置不规范,或与其他设施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应用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交叉出入口,包括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斜坡段的渐变路缘石、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弧线段的弧形路缘石、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直线段的平直路缘石和设置在所述弧形路缘石和平直路缘石之间衔接处的异形卧石,所述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沿着人行道方向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与车行道等高设置,另一端与人行道平直段等高设置,所述渐变路缘石的表面呈与所述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的表面相适应的坡度,所述异形卧石的上表面靠近渐变路缘石一侧呈与何其相邻设置的所述平直路缘石相适应的倾斜面,所述异形卧石的上表面靠近车行道一侧表面呈与车行道等高的水平面。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采用全宽式缘石坡道,其坡脚线退至道口弧形路缘石的弧线段起点处,以避免在道口路缘石弧线段降坡形成高差,实现真正的零高差,同时,渐变路缘石表面设置成斜面,便于与邻近路缘石接平,底部设计成水平面,便于整体调平安装,避免传统倾斜式安装面临的施工难度大,精细化程度低等问题,采用异性卧石可以实现道口处卧石由斜面过渡为平面,实现人行道与道口路面接平,通过所述弧形路缘石可方便安装,保证分缝对齐,宽度一致,整体美观,方便实用,通过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沿着人行道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有第一斜坡段、第二斜坡段和平直段,所述第一斜坡段位于靠近交叉道口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一斜坡段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与车行道等高设置,所述第一斜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的较低一端等高设置,所述第二斜坡段的较高一端与所述平直段等高设置,所述渐变路缘石设置在所述第二斜坡段与车行道的交界处,所述弧形路缘石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与车行道之间的交界处。

6、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斜坡段、第二斜坡段和平直段,可以起到交叉道口与人行道之间的连接过渡,并且所述第一斜坡段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与车行道等高设置,实现真正的零高差,大大提高了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非常方便。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斜坡段和第二斜坡段形成排水坡度,防止路面积水。

7、进一步:所述第一斜坡段的坡比为1:50,所述第二斜坡段的坡比为1:20。

8、进一步:所述渐变路缘石包括沿着人行道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第一渐变路缘石、第二渐变路缘石和第三渐变路缘石,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上表面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设置有与车行道等高的第一平面段,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上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高度逐渐增加的第一渐变段,所述第一渐变段的较低端与所述第一平面段等高设置,所述第二渐变路缘石的上表面为第二渐变段,且所述第二渐变段的上表面较低端与所述第一渐变段的较高端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渐变路缘石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二渐变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渐变段,所述第三渐变路缘石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平面段,且所述第二渐变段的上表面的较高端与所述第三渐变段的较低端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渐变段的较高端与所述第三平面段等高设置,所述第三平面段与标准站石相邻等高设置。

9、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第二渐变路缘石和第三渐变路缘石,可以实现弧形路缘石与标准站石的衔接,保证结构的连续性设计,并且整体外观更加美观,通过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上表面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设置与车行道等高的第一平面段,实现高差的渐变平稳过渡,通过第三平面段与标准站石相邻等高设置,实现第三渐变路缘石与标准站石的匹配衔接。

10、进一步:所述异形卧石包括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平面、第四斜面和第五斜面,所述第四平面和第四斜面设置在所述异形卧石上表面靠近第一斜坡段的一端,且所述第四平面和第四斜面分别靠近所述车行道和渐变路缘石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斜面靠近所述第五斜面的一端呈与所述第五斜面相适应的倾斜状,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平直路缘石共面设置。

11、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第四平面,可以方便与所述异形卧石上表面靠近所述车行道一侧共面设置,从而形成平整面,通过设置所述第四斜面可以与所述渐变路缘石形成排水结构的起始段,并且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平直路缘石共面设置可以保证二者连接的平顺性,便于雨水导流。

12、进一步:所述弧形路缘石包括多组,每组所述弧形路缘石均包括外弧形路缘石和内弧形路缘石,所述外弧形路缘石和对应的内弧形路缘石相邻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之间的弧线段处,所述外弧形路缘石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内弧形路缘石外侧,且所述外弧形路缘石与对应的所述内弧形路缘石弧度相等,位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之间的弧线段两端的所述外弧形路缘石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异形卧石相邻设置,位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之间的弧线段两端的所述内弧形路缘石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相邻设置。

13、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外弧形路缘石和内弧形路缘石二者外内设置,可以方便安装,保证安装时分缝对齐,外观美观。

14、进一步: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还包括车档,所述车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车档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斜坡段靠近交叉道口边缘,多个所述车档呈与所述第一斜坡段靠近交叉道口边缘相适应的弧形分布。

15、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车档可以避免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安全性,也能更好的满足道路的相关规范。

16、进一步: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还包括盲道,所述盲道包括弧线段和直线段,所述弧线段沿着所述车档的内侧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表面,所述直线段沿着人行道方向连续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第二斜坡段和平直段表面。

17、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盲道,且弧线段沿着所述车档的内侧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表面,起到引导盲人在交岔道口的行走,同时直线段沿着人行道方向连续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第二斜坡段和平直段表面,可以方便盲人顺利通过交叉道口的出入口,避免高差带来不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应用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交叉出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1)、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斜坡段的渐变路缘石(2)、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弧线段的弧形路缘石(4)、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直线段的平直路缘石(5)和设置在所述弧形路缘石(4)和平直路缘石(5)之间衔接处的异形卧石(3),所述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1)沿着人行道方向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与车行道等高设置,另一端与人行道平直段等高设置,所述渐变路缘石(2)的表面呈与所述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1)的表面相适应的坡度,所述异形卧石(3)的上表面靠近渐变路缘石(2)一侧呈与何其相邻设置的所述平直路缘石(5)相适应的倾斜面,所述异形卧石(3)的上表面靠近车行道一侧表面呈与车行道等高的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1)沿着人行道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有第一斜坡段(11)、第二斜坡段(12)和平直段(13),所述第一斜坡段(11)位于靠近交叉道口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一斜坡段(11)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与车行道等高设置,所述第一斜坡段(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坡段(12)的较低一端等高设置,所述第二斜坡段(12)的较高一端与所述平直段(13)等高设置,所述渐变路缘石(2)设置在所述第二斜坡段(12)与车行道的交界处,所述弧形路缘石(4)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11)与车行道之间的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段(11)的坡比为1:50,所述第二斜坡段(12)的坡比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路缘石(2)包括沿着人行道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第一渐变路缘石(21)、第二渐变路缘石(22)和第三渐变路缘石(23),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21)上表面靠近交叉道口的一端设置有与车行道等高的第一平面段,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21)上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高度逐渐增加的第一渐变段,所述第一渐变段的较低端与所述第一平面段等高设置,所述第二渐变路缘石(22)的上表面为第二渐变段,且所述第二渐变段的上表面较低端与所述第一渐变段的较高端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渐变路缘石(23)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二渐变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渐变段,所述第三渐变路缘石(23)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平面段,且所述第二渐变段的上表面的较高端与所述第三渐变段的较低端等高设置,所述第三渐变段的较高端与所述第三平面段等高设置,所述第三平面段与标准站石(8)相邻等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卧石(3)包括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平面、第四斜面和第五斜面,所述第四平面和第四斜面设置在所述异形卧石(3)上表面靠近第一斜坡段(11)的一端,且所述第四平面和第四斜面分别靠近所述车行道和渐变路缘石(2)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斜面靠近所述第五斜面的一端呈与所述第五斜面相适应的倾斜状,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平直路缘石(5)共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路缘石(4)包括多组,每组所述弧形路缘石(4)均包括外弧形路缘石(41)和内弧形路缘石(42),所述外弧形路缘石(41)和对应的内弧形路缘石(42)相邻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之间的弧线段处,所述外弧形路缘石(41)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内弧形路缘石(42)外侧,且所述外弧形路缘石(41)与对应的所述内弧形路缘石(42)弧度相等,位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之间的弧线段两端的所述外弧形路缘石(4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异形卧石(3)相邻设置,位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之间的弧线段两端的所述内弧形路缘石(4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渐变路缘石(21)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档(6),所述车档(6)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车档(6)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斜坡段(11)靠近交叉道口边缘,多个所述车档(6)呈与所述第一斜坡段(11)靠近交叉道口边缘相适应的弧形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盲道(7),所述盲道(7)包括弧线段和直线段,所述弧线段沿着所述车档(6)的内侧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11)表面,所述直线段沿着人行道方向连续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坡段(11)、第二斜坡段(12)和平直段(13)表面。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人行道零高差无障碍道口装配式结构,包括退后式全宽缘石坡道、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斜坡段的渐变路缘石、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弧线段的弧形路缘石、设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直线段的平直路缘石和设置在弧形路缘石和平直路缘石之间衔接处的异形卧石。本技术采用全宽式缘石坡道,其坡脚线退至道口弧形路缘石的弧线段起点处,以避免在道口路缘石弧线段降坡形成高差,实现真正的零高差,渐变路缘石表面设置成斜面,便于与邻近路缘石接平,采用异性卧石可以实现道口处卧石由斜面过渡为平面,实现人行道与道口路面接平,通过弧形路缘石可方便安装,保证分缝对齐,整体美观,方便实用,通过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技术研发人员:彭钟,许银行,周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4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51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