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 >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2:42:09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1、伴随着近几年手机市场的兴起,手机的摄像相关功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手机摄像功能正在逐步代替许多专业摄像设备,开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的复杂化,用户对手机上搭载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也是对光学成像镜头品质的考验。现有的光学成像镜头由于使用的透镜数量较多,而且透镜的形态更加多样化,容易由于形态设计不合理导致透镜间出现倾斜、晃动等问题,与镜筒的配合较差,导致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较差。在使用间隔件承靠在透镜之间时,间隔件的大小、形态都会影响与透镜的承靠位置和面积,承靠受力不合理使得透镜倾斜晃动的风险更大。同时为了适配轻薄化的手机,光学成像镜头的高度有限,设计自由度更小,导致光学成像镜头靠近像侧的敏感位置的透镜容易倾斜,组立稳定性难以保证。

2、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容设在镜筒内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多个间隔件,位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一间隔件,位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位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位于第六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六间隔件;其中,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6s、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6m、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5.0<(d6s+d6m)/(r12+r14)<-1.0。

3、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至第四间隔件中至少一个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小于3mm,第i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小于3mm时满足:-40.0<fi/dim<5.0,其中,dim为第i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fi为第i透镜的焦距,i可选1,2,3,4。

4、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镜筒的物侧端面至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01、第一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20.0<(r1+r2)/(ep01+cp1)+(r1+r2)/ct1<30.0。

5、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焦距f6、第七透镜的焦距f7之间满足:|f6|+|f7|<7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第七透镜的焦距f7、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6s、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之间满足:d6s/f6+d6m/f7<6.0。

6、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焦距f2、第一透镜的焦距f1之间满足:|f2|-|f1|<8mm,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12之间满足:10.0<f12/ep12<20.0。

7、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12、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第一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2之间满足:40.0<ep12/[(n1-1)*cp1]+ep12/[(n2-1)*cp2]<100.0。

8、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焦距f4、第五透镜的焦距f5、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45之间满足:50.0<(f4+f5)/t45+(f4+f5)/ep45<80.0。

9、进一步地,镜筒的高度l、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之间满足:(l+td)/f<3.0,镜筒的高度l、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l/[f*tan(fov/2)]<1.5。

10、进一步地,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4m、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之间满足:-80.0mm<π*[(d4m)2-(d4m)2]/(r7-r9)<0mm。

11、进一步地,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23、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之间满足:(ep23+ep34)*(v3+v4)/f34<2.0。

12、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第六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6之间满足:0<(r10+r11)/(cp5+cp6)<70.0。

13、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中任意相邻两个间隔件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的总和σep、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任意相邻两个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σat之间满足:σep/σat<2.0。

14、进一步地,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五透镜的焦距f5、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10.0mm<(d5s+d5m)/(f5/r9+f5/r10)<0mm。

15、进一步地,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1.0<(d5m+d5m)/(r10+r11)<6.0。

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容设在镜筒内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多个间隔件,位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一间隔件,位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位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位于第六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六间隔件;其中,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4m、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之间满足:-80.0mm<π*[(d4m)2-(d4m)2]/(r7-r9)<0mm。

17、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至第四间隔件中至少一个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小于3mm,第i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小于3mm时满足:-40.0<fi/dim<5.0,其中,dim为第i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fi为第i透镜的焦距,i可选1,2,3,4。

1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镜筒的物侧端面至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01、第一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20.0<(r1+r2)/(ep01+cp1)+(r1+r2)/ct1<30.0。

19、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焦距f6、第七透镜的焦距f7之间满足:|f6|+|f7|<7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第七透镜的焦距f7、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6s、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之间满足:d6s/f6+d6m/f7<6.0。

20、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焦距f2、第一透镜的焦距f1之间满足:|f2|-|f1|<8mm,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12之间满足:10.0<f12/ep12<20.0。

21、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12、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第一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第二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2之间满足:40.0<ep12/[(n1-1)*cp1]+ep12/[(n2-1)*cp2]<100.0。

22、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焦距f4、第五透镜的焦距f5、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45之间满足:50.0<(f4+f5)/t45+(f4+f5)/ep45<80.0。

23、进一步地,镜筒的高度l、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之间满足:(l+td)/f<3.0,镜筒的高度l、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l/[f*tan(fov/2)]<1.5。

24、进一步地,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ep23、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至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距离ep34、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之间满足:(ep23+ep34)*(v3+v4)/f34<2.0。

25、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五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第六间隔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6之间满足:0<(r10+r11)/(cp5+cp6)<70.0。

26、进一步地,第一间隔件至第六间隔件中任意相邻两个间隔件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距离的总和σep、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任意相邻两个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σat之间满足:σep/σat<2.0。

27、进一步地,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五透镜的焦距f5、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10.0mm<(d5s+d5m)/(f5/r9+f5/r10)<0mm。

28、进一步地,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之间满足:1.0<(d5m+d5m)/(r10+r11)<6.0。

29、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容设在镜筒内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和多个间隔件,位于第一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一间隔件,位于第二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第三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第四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位于第五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位于第六透镜的像侧且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间隔件为第六间隔件;其中,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6s、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6m、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5.0<(d6s+d6m)/(r12+r14)<-1.0。

30、本方案通过设计一款七片式光学成像镜头,在不影响光学参数前提下,尽量压缩镜头高度,通过合理的透镜优化和结构设计与排布,使得镜头获得更大的像面,同时拥有更高的成像像素,并且更小的镜头高度可使其能够与更多款不同需求场景的整机相互适配,拥有更加全面的应用场景。通过控制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能够直接控制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弯曲程度,从而与镜筒的像侧端面相适配,同时配合d6s、d6m和r12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控制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间的外径段差,使得组立承靠受力传递更加合理,提高了第六透镜至第七透镜位置的组立稳定性,通过对靠近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一端的透镜和间隔件进行合理设计,可以改善或者防止此处敏感位置的透镜倾斜,同时提高此处的组立稳定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87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