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墨揿动笔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4:14:30
本技术涉及书写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防积墨揿动笔。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揿动笔相较于常规插盖笔具有优越的使用便捷性,同时具有体积小,笔帽不易丢失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但是由于揿动笔在现有结构中揿动出芯和揿动回缩时笔芯与笔身始终是统一角度,在书写时,手握笔身的位置受限于笔夹位置也基本固定,在这种情况下笔头球珠受到的书写按压力方向始终相同,会造成球珠的不均匀磨损,极易出现笔头积墨现象。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防积墨揿动笔以防止在书写时笔头球珠集中受力而不均匀磨损导致的积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积墨揿动笔,实现防止在书写时笔头球珠集中受力而不均匀磨损导致的积墨现象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防积墨揿动笔,包括笔杆、笔颈、具有笔头的笔芯部件、揿动组件;笔颈与笔杆连接而用于作为执笔者的手持部分以便在书写面上进行书写,揿动组件适于沿揿动笔的轴线方向驱动笔芯伸出或缩回笔颈,揿动组件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笔芯部件连接并设置成适于响应执笔者在书写过程中的下笔和抬笔动作驱动笔芯部件绕轴线转动,转动机构包括沿轴线延伸设置有揿杆,揿杆包括设置在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处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其中,与第一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一棘齿部和与第二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二棘齿部,
4、第一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
5、第二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相邻第二齿状部之间存在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
6、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
7、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笔芯部件持续受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二齿状部与第二棘齿部配合连接;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笔芯部件失去来自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一齿状部和第一棘齿部配合连接;通过笔芯部件反复地受到和失去书写面的反作用压力,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的配合作用使笔芯部件绕轴线沿同一方向反复地转动预定角度,从而使笔芯部件能在360度方向上绕轴线以分度方式转动。
8、进一步的,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在揿杆上对称分布。
9、进一步的,第一齿状部与第二齿状部在轴线上分别以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为中心轴对称分布,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设置在第一齿状部相邻的齿峰轴线中间,从而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限定笔芯部件绕轴线反复转动的预定角度;
10、在下笔动作过程中,揿杆适于由第二齿状部驱动以带动笔芯部件绕轴线转动第一角度;在抬笔动作过程中,揿杆由第一齿状部驱动以带动笔芯沿第二齿状部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和等于笔芯部件绕轴线反复转动的预定角度。
11、进一步的,第二棘齿部设置在弹簧限位部上,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第二齿状部与第二棘齿部相配合以驱动揿杆并带动笔芯部件绕轴线转动,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第二齿状部在弹簧限位部的弹性作用下与第二棘齿部脱离配合;
12、第一棘齿部设置在套管内部,揿杆进入套管内部,第一齿状部在套管内部与第一棘齿部配合或者脱离配合连接,套管远离第一棘齿部的一端连接有伸缩弹簧,在下笔动作过程中,第一齿状部与第一棘齿部脱离配合,而在抬笔动作过程中,第一齿状部在伸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与第一棘齿部相配合以驱动揿杆并带动笔芯沿第二齿状部驱动的方向接续转动。
13、进一步的,套管包括弹簧定位槽,弹簧限位部表面有与弹簧定位槽配合连接的定位筋。
14、进一步的,弹簧限位部包括缓冲弹簧和内塞部,内塞部以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方式设置在弹簧限位部的内部,缓冲弹簧设置在弹簧限位部内部,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弹簧限位部和内塞部,在抬笔动作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解除第二齿状部与第二棘齿的配合。
15、进一步的,内塞部包括第一定位面,弹簧限位部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向内凹陷,第二定位面向外凸起,使得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配合限定内塞部和弹簧限位部沿轴线的环向移动。
16、进一步的,弹簧限位部还包括限位槽,内塞部表面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从而将内塞部设置在弹簧限位部内部。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积墨揿动笔,通过转动机构中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结构的离散设置,减少齿峰轴线错开设置的生产制造难度的同时还能节约生产成本,并且形成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使得第二齿状部在转动配合时产生的屑物质逐步转移到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防止磨损产生的屑物质过多存在于转动配合连接处导致的卡顿,增加了揿动笔使用的流畅性和使用寿命。
18、本实用新型利用在书写时执笔者根据字体结构或者是疲惫度进行的反复下笔和抬笔的动作状态,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笔芯绕揿动笔轴线的360°旋转,避免了笔芯球珠因揿动笔固定不变的书写取向导致的不均匀磨损,消除因此造成的笔头积墨现象,提高揿动笔的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1.一种防积墨揿动笔,包括笔杆、笔颈、具有笔头的笔芯部件、揿动组件;所述笔颈与所述笔杆连接而用于作为执笔者的手持部分以便在书写面上进行书写,所述揿动组件适于沿所述揿动笔的轴线方向驱动所述笔芯伸出或缩回所述笔颈,其特征在于,所述揿动组件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笔芯部件连接并设置成适于响应所述执笔者在书写过程中的下笔和抬笔动作驱动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转动,转动机构包括沿所述轴线延伸设置有揿杆,所述揿杆包括设置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处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其中,与所述第一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一棘齿部和与所述第二齿状部配合设置有第二棘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部和所述第二齿状部在所述揿杆上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部与所述第二齿状部在所述轴线上分别以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为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齿状部相邻的齿峰轴线中间,从而所述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所述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限定所述笔芯部件绕所述轴线反复转动的所述预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弹簧定位槽,所述弹簧限位部表面有与所述弹簧定位槽配合连接的定位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限位部包括缓冲弹簧和内塞部,所述内塞部以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部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部内部,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弹簧限位部和所述内塞部,在所述抬笔动作过程中,通过所述缓冲弹簧解除所述第二齿状部与所述第二棘齿的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部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弹簧限位部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向内凹陷,所述第二定位面向外凸起,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配合限定所述内塞部和所述弹簧限位部沿所述轴线的环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积墨揿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限位部还包括限位槽,所述内塞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台,从而将所述内塞部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部内部。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墨揿动笔,第一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第二齿状部离散地设置多个,相邻第二齿状部之间存在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第一齿状部的齿峰轴线与第二齿状部的齿峰轴线错开设置。本技术通过转动机构中第一齿状部和第二齿状部结构的离散设置,减少齿峰轴线错开设置的生产制造难度,并且形成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使得第二齿状部在转动配合时产生的屑物质逐步转移到第二磨损屑容纳空间,防止磨损产生的屑物质过多存在于转动配合连接处导致的卡顿,增加了揿动笔使用的流畅性和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姚波,陈晓平,乔威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23技术公布日:2024/6/1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368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投影式灯箱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